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DSA室(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室)在医院和放射科工作中的重要性已日趋明显,工作量逐年增加,技术工作和护理工作的好坏已直接影响到介入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得顺利与否。我们本着抓管理、重质量,从小处着手,以人为本的原则,从1998年成立DSA室以来,共检查和治疗了病人1500多人,从未因技术和护理工作而影响介入手术的开展和进行,得到了医生和病人的好评,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脑部异常钙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伴颅内异常钙化的MRI资料,结合解剖及病理分析影像表现。结果 15例颅内异常钙化呈对称性分布,钙化位于豆状核15例、尾状核及小脑齿状核及丘脑各14例、白质半卵圆中心10例、皮质下区6例、脑桥3例。钙化形状与钙化沉着解剖形态相似。核团钙化T1W均呈稍高信号,而T2W呈稍高信号9例、等信号3例、稍低信号3例。皮质下区钙化T1W呈稍高信号、T2W呈等信号,而白质半卵圆中心钙化T1W呈等信号、T2W呈稍高信号,两区域钙化呈分水岭样分布。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所致脑部钙盐沉着的特征,特别是钙化信号的多样表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钙盐沉着与解剖及病理有关。  相似文献   
63.
病例女,4岁,因“阑尾炎术后伴尿潴留23天”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下腹见一长约7cm手术切口,局部皮肤无红肿,轻微压痛。患儿带尿管入院,引流通畅。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复杂性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1例接受DSCTCA检查,提示至少有1支冠状动脉病变(CAL)患者,并于3周内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对比分析DSCTCA与CCA显示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复杂性冠状动脉病变,包括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o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开口病变、弥漫性长病变结果。结果 DSCTCA对每支冠状动脉及每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价,与CCA比较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SCTCA检出95支冠状动脉有钙化,CCA仅发现12支冠状动脉有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27,P0.01);DSCTCA检出53支血管有弥漫性长病变,CCA仅检出32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1,P=0.014);DSCTCA检出61处分叉病变,按照Lefevre分型,Ⅰ型20处、Ⅱ型25处、Ⅲ型7处、Ⅳ型3处、Ⅳa型4处和Ⅳb型2处,与CCA对比,DSCTCA诊断分叉病变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患者计算均为100.0%,以血管计算分别是100.0%、99.3%、90.2%、100.0%;DSCTCA检查11处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5处开口病变,与CCA比较,DSCTCA诊断CTO及开口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患者和血管计算均为100%。结论 DSCTCA能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对钙化病变、弥漫性长病变DSCTCA的诊断价值优于CCA,对分叉病变、CTO、开口病变的诊断与CCA有极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5.
外伤性脑干损伤的CT诊断陈加源杨向进赵世煜外伤性脑干损伤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确诊困难。CT检查具有较高的价值[1,2]。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我们将我院近年来脑干损伤20例的CT表现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20例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16~61岁...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脑动脉造影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对138例脑血管造影(CTA)病例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138例脑血管造影检查中,图像质量理想,均符合诊断要求,阳性检出率为29%。结论: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是一种检查结果可靠,能够全方位显示颅内血管病变的检查方法,它安全、无创、简便、快速,为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脓毒性肺栓塞(SPE)的高分辨CT(HR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1例SPE患者的胸部HRCT表现。结果11例SPE的HRCT表现为实变及磨玻璃影、结节、楔形阴影、空洞、胸膜改变(如胸腔积液)等征象。其中52%结节影及37%楔形阴影可见滋养血管。7例经治疗后肺部改变消失。结论周围性分布的结节影、楔形阴影,结节影、楔形阴影内空洞形成以及与结节影及楔形阴影相连的血管影是SPE较为特征性的HRCT表现,对早期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Hydrocoil联合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经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51例。其中Hyclrocoil组25例:使用水凝胶弹簧圈(Hydrocoil)联合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铂金弹簧圈组26例:仅使用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1)HydrocoiI组与铂金弹簧圈组动脉瘤致密栓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ydrocoil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铂金弹簧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15.3%,P〉0.05);(3)HydrocoiI组的动脉瘤复发率67%低于铂金弹簧圈组的复发率21.4%,但由于样本量不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ydrocoif联合铂金弹簧圈治疗脑动脉瘤安全、有效,其并发症发生率与铂金弹簧圈组相似。  相似文献   
69.
病例 男,3岁2月,因“反复呕吐1+周”入院.1+周前患儿进食半小时后出现呕吐,伴腹痛、发热,呕吐后腹痛缓解.查体:右上腹深部扪及大小约6 cm×4 cm梭形囊性包块,表面光滑,可推动,无触痛及波动.彩超示腹主动脉右侧右肾前方囊性占位,大小约6.1 cm×3.7 cm×4.8 cm,壁较厚,厚薄较均匀,其内液体欠清亮,囊壁未探及血流信号.腹部CT(图1a~1d):下腔静脉右前方见一类圆形囊性低密度影,大小约5.7 cm×4 cm,向前推移胆囊及胰头钩突,向右推移肝右叶后下段,向后压迫右肾,向前内方推移肠系膜上静脉,与十二指肠降段及水平段关系密切,增强后,部分囊壁稍强化.关键词:十二指肠疾病;畸形;儿童;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分类号:R574.51;R656.64;R814.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062(2013)12-0853-01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脑内各期血肿的高场强MRI表现,提高对脑内血肿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37例脑内血肿患者均经临床结合GE 1.5 T Signa MRI或/和CT检查确诊并对血肿进行分期,其中超急性期4例,急性期10例,亚急性期17例,慢性期6例。结果 4例超急性期血肿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DWI高信号;10例急性期血肿T1W等信号,T2WI低信号,DWI低信号;7例亚急性早期T1WI外周环状高信号,中心等信号,T2WI仍呈稍低信号,DWI呈低信号;10例亚急性晚期T1WI、T2WI均呈较均匀高信号,DWI呈高信号;6例慢性期血肿由T1WI、T2WI高信号逐渐演变为呈长T1长T2信号的液化灶。结论脑内血肿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各期及慢性期MRI表现较具特征性。MRI能较好反应脑内血肿各期血肿成份的演变过程,在与其它占位效应的病变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