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6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解剖测量和MRI测量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晓宇  杨柳  陈伟  唐康来  陈光兴  郭林 《重庆医学》2006,35(13):1171-1173
目的明确膝关节前交叉韧带MRI测量的意义。方法将中国成人新鲜离体膝关节标本分别同时进行解剖测量和MR测量,将两组测量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分析发现二者显著相关,除部分MRI测量值呈显著偏小趋势外.具体数据上MRI测量值比较接近解剖测量值,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组织的MRI测量值能够反映其真实解剖值。结论MRI是对膝关节软组织结构和骨组织结构进行精确测量的重要手段,对某些数据(如角度)的测量其基本可以替代解剖测量。  相似文献   
32.
关节镜下陈旧性胫骨髁间棘骨折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云鹏  杨柳  唐康来  戴刚  陈光兴  郭林 《重庆医学》2006,35(13):1159-116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陈旧性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治疗。方法对2001年1月~2004年12月10例陈旧性胫骨髁间棘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成人骨折8例,儿童骨折2例,按Meyers-Mckeever骨折分型:Ⅱ型1例,Ⅲ型8例,ZaricznylⅣ型1例。固定方法:单枚空心拉力螺钉固定6例,交叉克氏针固定3例,其中2例为儿童,交叉韧带重建1例。随访时间:10~36个月。结果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6周。术后3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0.7±2.1,术后6个月评分:93.4±2.6,所有患膝恢复健侧活动度。结论陈旧性胫骨棘骨折多由新鲜骨折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演变而来;对伴有轻度前叉韧带挛缩或松弛的骨折可以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制定膝关节半月板及股骨髁软骨损伤标准化分区图,探讨其对膝关节镜手术病人病情评估和术后疗效评价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186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中膝关节分区图记录资料汇总分类,统计分析半月板及股骨髁软骨损伤部位。结果 186例病人中,膝关节损伤总数242膝,其中左膝关节损伤110膝(45.4%),右膝损伤132膝(54.5%)。在192膝半月板损伤中,外侧半月板损伤116膝(60.4%),内侧半月板损伤76膝(39.6%)。股骨髁软骨损伤75膝,内侧髁软骨损伤45膝(60%),外侧髁软骨损伤30膝(40%)。半月板损伤的好发部位为6区(38膝)和2区(37膝),股骨髁软骨损伤的多发部位为4区(20膝)、5区(21膝)。结论 外侧半月板损伤多于内侧半月板,其体部和后角为损伤好发部位。股骨髁内侧区软骨损伤多见。膝关节标准化分区图对膝关节镜手术中病情的评估和术后疗效评价具有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4.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制备骨关节炎动物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经关节镜建立猪双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及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监测骨关节炎骨软骨损害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4只小型猪经关节镜切除双膝外侧部分半月板,术后12周,行大体、组织学和MRI观察与切除半月板相对股骨髁的骨软骨变化.结果 大体观察结果显示,局限性软骨表面纤维化,股骨髁间切迹骨赘形成;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软骨细胞数量和蛋白多糖含量减少、成簇排列细胞数量增加;MRI检查结果显示,软骨厚度变薄和骨软骨信号强度改变.结论 经关节镜半月板部分切除能有效建立猪双膝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MRI能灵敏地监测到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骨软骨变化.  相似文献   
35.
目的应用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对组织工程骨体外构建过程进行细胞示踪。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pLEGFP-N1对种子细胞进行荧光蛋白标记,以羟基磷灰石为支架材料,体外构建细胞-材料复合体,测定细胞的粘附率。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定期观察种子细胞在支架材料内的分布。结果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成功标记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并对组织工程骨的体外构建和4周的体外培养进行了良好示踪;标记细胞的粘附率为(90.3±2.1)%,无标记处理细胞的粘附率为(92.0±1.5)%,两组数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36)。结论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方式对种子细胞进行荧光蛋白标记后,细胞在材料内仍维持较高的粘附能力,这有利于对体外构建和长期培养组织工程骨时进行种子细胞示踪。  相似文献   
36.
目的介绍并评价关节镜辅助下经皮Kessler缝合法修复新鲜闭合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6例均为闭合性新鲜跟腱断裂,关节镜证实均为跟腱完全断裂,首先在关节镜下清理跟腱断端间的瘢痕组织和凝血块,使跟腱断端对合整齐,然后在关节镜监视下采用由内向外的穿针技术,经皮Kessler缝合修复断裂的跟腱。所有患者均得到了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6-36个月)。随访包括常规的临床评价和MRI检查,并按Amer Lindholm评分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定。结果按Amer Lindholm评分标准,本组优18例,良8例,优良率100%。全部患者无神经损伤,术后无感染,随访期内无跟腱再次断裂发生。MRI显示全部患者跟腱均得到了良好的修复且塑形好。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经皮Kessler缝合法修复新鲜闭合跟腱断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具有术后疗效优良、功能恢复迅速、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37.
三种培养条件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三种培养条件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成骨分化特性。方法 比较BMSCs在普通培养基培养、诱导培养基培养和新鲜兔骨碎粒的共培养三种条件下的成骨分化特性,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素水平,并检测Ⅰ型胶原表达。结果 共培养及诱导培养的BMSCs同期ALP活性及细胞内骨钙素均显著高于普通培养组(P〈0.01),诱导培养最高;经过诱导培养及共培养的BMSCs,其Ⅰ型胶原、骨钙素免疫组化阳性;对照组Ⅰ型胶原免疫组化弱阳性,骨钙素免疫组化阴性;普通传代的BMSCs 1周及2周的Ⅰ型胶原表达条代灰度均明显低于同期共培养及诱导培养的BMSCs。结论 共培养条件及诱导培养均呈现促BMSCs向成骨方向转化的特点,诱导培养短期能使ALP、骨钙素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8.
关节镜下病灶清除并半环槽加压外固定治疗全踝关节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踝关节结核病灶清除并半环槽加压外固定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全踝关节结核的临床经验。方法6例全踝关节结核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28-44岁,平均33岁。病程8-23个月,平均13个月;均为单踝关节发病。其中1例伴踝部窦道形成患者曾在外院行切开引流术。术前均行至少3周的抗结核治疗。手术采用踝关节镜前外侧及前内侧入路进行结核病灶清除和胫距关节融合,并用半环槽外固定架固定。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皮肤感染及窦道形成等并发症。患者于术后2-7d,平均4d即可下地活动。术后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21.3个月。6例患者于术后9-17周,平均12.5周达到骨性愈合,其中3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其余3例有轻度疼痛及跛行,均无结核复发。结论对没有严重骨破坏的全踝关节结核采用关节镜下病灶清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病灶清除彻底等优点。半环槽加压外固定,可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融合愈合。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离心管诱导培养条件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成软骨分化,从而为应用该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扩增兔骨髓MSCs和关节软骨细胞,采用离心管内聚集培养技术诱导培养:MSCs,用含转化生长因子-β1的DMEM培养液换液,以相同培养条件下的软骨细胞为阳性对照组,以常规培养液换液的MSCs为阴性对照组;分别于培养1、2、3、4周后,收集培养物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结果MSCs诱导培养1周后开始表达Ⅱ型胶原,随时间延长而表达增强,并逐渐产生细胞外基质,但4周内表达强度始终弱于软骨细胞组(P<0.01)。阴性对照组中部分MSCs死亡,培养物崩解。结论采用离心管诱导培养技术可以促进MSCs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该技术方法操作简单、诱导确切,适宜于鉴定干细胞的软骨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Workshop结合PBL教学在关节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传统的LBL教学组、PBL教学组及Workshop结合PBL教学组,每组20名。通过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匿名教学质量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采用SPSS 25.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Workshop结合PBL教学组学员的理论知识(86.40±9.76)分、临床技能(92.15±4.49)分及总评成绩(88.70±5.75)分均高于PBL教学组的(78.45±10.40)分、(85.80±10.00)分、(81.39±7.27)分及LBL教学组的(80.10±6.77)分、(85.20±8.12)分、(82.14±6.14)分。Workshop结合PBL教学组学员教学质量问卷调查对自我能力评价、教学满意度均优于PBL教学组及LBL教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orkshop结合PBL教学可有效提高学员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成绩,可获得更好的自我能力评价和教学满意度,值得在关节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