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6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间充质细胞与骨组织共培养条件下的成骨特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在与骨组织间接共培养的条件下,观察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特性。方法:通过间接共培养模型的建立,将新鲜兔骨碎粒及骨块与BMSCs间接共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及矿化能力,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骨钙素。结果:共培养的BMSCs同期ALP活性及细胞的矿化能力均显著高于普通培养组(P&;lt;0.01);经过共培养的BMSCs,其Ⅰ型胶原、骨钙素免疫组化阳性;对照组Ⅰ型胶原免疫组化弱阳性、骨钙素免疫组化阴性。结论:体外建立的共培养模型部分模拟了体内成骨环境,经过共培养的BMSCs呈现向成骨细胞转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2.
Internet作为医学教学和远程会诊的一种手段,Internet网站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国际互联网正在对现代医学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多种教学手段相互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建立学科教学网站是实现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最佳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3.
动态监测组织工程软骨的体外构建及三维静态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对组织工程软骨的体外构建及三维静态培养进行连续观测,从而确定适宜的体外培养时间。方法将人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荧光蛋白标记,以2×107个/ml的细胞密度与可吸收性软骨支架材料在体外构建细胞材料复合体,再进行三维静态培养,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对于接种后4d、1、2、3和4周的培养物,分别进行荧光强度观察和细胞数量分析。结果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成功标记种子细胞;采用沉淀法构建细胞材料复合体时,容易出现细胞在材料内分布不均匀的缺陷;连续培养复合体时其整体荧光强度会逐渐降低,单个复合体内的细胞数量在4d时为(1.90±0.12)×106,到第4周时降至(0.70±0.06)×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外静态培养组织工程软骨在4~7d时其中的细胞数量最高,适时翻转培养物有助于稳定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24.
25.
不同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不同荧光蛋白标记方法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兔骨髓中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采用逆转录病毒和质粒转染两种方式进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标记,G418筛选培养3周后,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和贴壁率的变化。结果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真核表达载体pDsRed2-C1均可以成功标记骨髓基质干细胞,G418筛选培养后,细胞表达明显的荧光蛋白,其阳性率增加。pLEGFP-N1标记组细胞倍增时间为(34.9±1.2)h,pDsRed2-C1组为(36.1±1.4)h,未标记组为(33.8±0.5)h,3组数据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荧光蛋白标记对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增殖无明显影响,合理应用不同荧光蛋白及其表达载体将成为深入研究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6.
陈光兴  陈媛  彭自力 《河北医学》2012,18(2):216-218
目的:通过89例临床病例观察分析,探讨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手术的89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病例资料.结果:89例患者中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52例,其中行Ⅰ期肿瘤切除吻合术33例,肿瘤切除、结肠造口28例,先行双筒结肠造口、Ⅱ期再肿瘤切除再吻合术5例.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23例,均行Ⅰ期肿瘤切除吻合术.直肠癌Melis手术9例,其中4例不能保肛而行肿瘤切除加结肠造口术,5例行Ⅰ期肿瘤切除吻合术.结论:根据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的病情需要,合理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法,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外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病程与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0-2011年于本中心关节镜下诊断为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患者376例,根据病程长短,参照Keene时间划分法将患者分为3组:急性期组(≤2个月),亚急性期组(>2 ~12个月),慢性期组(>12个月).统计患者病程及软骨损伤程度,分析病程与软骨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 有软骨损伤者共129例(34.31%),其平均病程长于无软骨损伤患者(P<0.05).Ⅰ~Ⅳ级软骨损伤患者分别为7例(5.43%)、42例(32.56%)、59例(45.74%)、21例(16.28%);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患者软骨损伤发生率依次递增,分别为23.64%、30.59%、42.38%,慢性期患者软骨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急性期与亚急性期(P<0.05);其中急性期软骨损伤以Ⅰ~Ⅲ级为主,亚急性期、慢性期软骨损伤以Ⅱ~Ⅲ级为主并有部分Ⅳ级损伤.结论 膝关节软骨损伤发生率随外侧半月板损伤病程延长逐渐增加,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8.
张黎  陈光兴  邓姝  彭旭 《重庆医学》2011,40(10):975-977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对35例髋关节结核进行微创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康复要点。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关节镜下治疗髋关节结核共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8~42岁,平均23岁,病史为3~10个月。所有患者术前明确诊断后均采用抗结核治疗,且血沉降至40 mm/h以下或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关节镜辅助下行髋关节镜探查、关节腔结核病灶清除术。术后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及康复,同时遵循全身支持疗法和抗结核药物原则,促进伤口愈合及功能康复,最后做好出院指导及康复锻炼指导。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12个月门诊随访无关节结核复发,Harris评分平均为87.5分。通过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关节功能均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结论髋关节结核是一种具有严重破坏性的疾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下,通过关节镜下行髋关节结核病灶清除,创伤小、成功率高且基本无关节结核复发,另外,早期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康复锻炼在髋关节结核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微创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强直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13例(21髋)髋关节强直患者在微创入路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年龄20~66岁(平均46岁),病因为:强直性脊柱炎5例(10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6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继发严重骨性关节炎2例(3髋),髋关节感染后遗强直畸形2例...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使用坐式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为该疾病的治疗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本院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的24例患者为研究组,进行坐式旋转复位法治疗。并随机抽取24位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即对照组。治疗后使用评价方法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和Matta功能评分结果均显示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适宜的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情缓解会更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