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输尿管下段结石取石成功率为98.4%(120/122);中段成功率为86.8%(33/38);上段为75.0%(12/16),手术失败11例。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4例,发生率2.3%(4/176),其中穿孔2例、假道2例。8例术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成功,2个月内结石均排净。结论只要熟练掌握技术,该方法安全有效,损伤小,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作为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2.
输尿管支架在泌尿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述输尿管支架的临床研究进展,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9/2009)和Medline(1989/2009)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输尿管、生物相容性、支架、治疗、并发症"和"Ureter,biocompatibility,bracket,treatment,complications",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共检索到51篇,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21篇.从输尿管支架治疗进展和输尿管支架并发症的防治2方面进行总结,对输尿管支架的临床应用进展、生物相容性和防治并发症3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输尿管支架主要包括多聚物材料、金属材料和可降解材料输尿管支架,各有其优缺点.输尿管支架作为上尿路疾病治疗中最常用的置入材料,具有支架和内引流双重作用,可缓解输尿管梗阻、防止置入后漏尿和输尿管狭窄.输尿管支架置入并发症有支架管移位,尿液返流,膀胱刺激症,结垢与结石形成和感染等,但经过积极对症治疗都可缓解症状.结论:输尿管支架置入是临床治疗泌尿系疾病有效手段,各种输尿管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均有待提高.支架置入时应严格操作,出现并发症时进行积极对症治疗,可有效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佐剂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凋亡因子Fas/FasL及Bc 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青蒿琥酯I组(高剂量组)、青蒿琥酯Ⅱ组(低剂量组)、青蒿琥酯加甲氨喋呤组及甲氨喋呤组。除空白组外,各实验组用完全弗氏佐剂制备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记录用药干预后各组关节肿胀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Fas/FasL,Bc l-2及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各实验组关节肿胀指数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滑膜组织中Fas/FasL及Bax被上调,Bc l-2被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证实了青蒿琥酯有诱导佐剂性关节炎病情缓解的作用,上调滑膜组织中Fas/FasL及Bax,下调Bc l-2的表达而诱导滑膜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KAI1基因的表达与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屎路上皮癌组织及其正常尿路上皮黏膜中KAI1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KAI1基因平均模板量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正常尿路上皮黏膜的表达(P<0.01),且随着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KAI1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KAI1蛋自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尿路上皮黏膜(P<0.01);随着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的升高,KAI1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少(P<0.05或P<0.01);KAI1在浸润性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表浅性癌病例(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KMI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下调与尿路上皮癌分化、浸润及淋巴转移有关,有望成为评判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改良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阴茎型尿道下裂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常规阴茎下曲矫正术后,在残端尿道口与阴囊中隔皮瓣之间皮下分离出一个隧道,将阴囊中隔皮瓣经隧道拖至阴茎腹侧形成新尿道,使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可应用于阴茎型尿道下裂.结果 全部患者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0~3.2(2.3±0.7)h,术中出血量20~80(46.5±15.0)ml,住院时间15~19(16.5±1.5)d.术后随访1~36个月,所有患者阴茎外观满意,无尿道瘘,1例出现尿道外口狭窄,经尿道扩张后痊愈,余患者无尿道狭窄.结论 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通过改良,使其可应用于阴茎型尿道下裂治疗,取得了更高的成功率,更少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更满意的外观.  相似文献   
76.
双氢青蒿素诱导前列腺癌DU145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annuin,DHA)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作用并对其抗癌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进行前列腺癌DU145细胞培养,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和时间DHA对DU145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U145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DHA作用48 h凋亡蛋白caspase-3、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MTT法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DHA可显著抑制DUl45细胞增殖(P<0.01);FCM检测表明DU145细胞凋亡率各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Westem blot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DHA可显著下调DU145细胞survivin的表达(P<0.01),而caspase-3的表达增加(P<0.01).结论:DHA可能通过下调survivin的表达,上调caspase-3而诱导DU145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和N-cadherin在中低危前列腺癌和高危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差异,以及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血清PSA水平、肿瘤组织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前列腺癌分为高危组27例和中低危组15例。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并比较两组有无差异;同时分析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阳性率与血清PSA值、肿瘤Gleason评分及患者年龄的关系。结果:E-cadherin在中低危组的表达水平高于高危组(6.1±0.51 vs 4.2±0.37,P0.01),并且在中低危组中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高危组(73.3%vs 25.9%,P0.01),E-cadherin在PSA20μg/L的患者中表达阳性率高于PSA≥20μg/L的患者(66.7%vs 29.6%,P0.05),在Gleason评分5~7分的患者中,其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Gleason评分8~10分的患者(60.9%vs 21.1%,P0.05)。N-cadherin在中低危组的表达水平低于高危组(3.7±0.32 vs 7.5±0.58,P0.01),并且在中低危组中的表达阳性率低于高危组中(13.3%vs 59.3%,P0.05),在Gleason评分5~7分的患者中,其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Gleason评分8~10分的患者(26.1%vs 63.2%,P0.05),N-cadherin在PSA20μg/L和PSA≥20μg/L的患者中表达阳性率没有差异(P0.05)。E-cadherin和N-cadherin在年龄≥70岁和70岁的患者中表达阳性率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E-cadherin和N-cadherin在高危前列腺癌和中低危前列腺癌表达阳性率及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即两者与前列腺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并且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Glesaon评分、血清PS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