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在1958年7月中旬开始,我们按照自己制定的培养基和常规方法,对地段、人民医院、附层医院儿科和本院保健室等单位的患者,疑似患者和接触者进行了病原的检查。现仅就其中2个月内所做结果作一初步骤报告。  相似文献   
82.
将112名健康人(20~79岁),按10岁为一年龄组,分6个年龄组,检测其血清Ⅲ型胶原自身抗体。结果:20~49岁组抗体相对含量均值为4.82~5.79μg/ml,变化不明显;50岁以后为9.41~39.82μg/ml,上升趋势明显。在50岁以下各组间比较,Ⅲ型胶原自身抗体含量差异无显著性,50岁以上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50岁以上与50岁以下年龄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表明Ⅲ型胶原自身抗体有随增龄而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83.
长叶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曾从长叶榧分得化学成分β—谷甾醇和(一)扁柏脂素,现又分离出六个成分,经鉴定其中四个成分为豆甾-4-烯-3-酮,普路维托内酯,铁杉树脂,Parabenzlactone,其余两个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4.
免疫异常可分成免疫应答的①过度——变态反应性疾病,②缺陷——免疫缺陷病和③异常——自身免疫病。免疫异常的出现,可以说成是与免疫应答有关细胞的数量异常,功能异常或调节异常所致。  相似文献   
85.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一种危害极大,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的急性传染病,至今尚缺乏特效方法。我们近年来以中西医合方法治乙脑66例,轻型13例,普通型20例,重型33例。治愈者59例,治愈率为89.3%。本文仅谈谈中医辨证论治的体会。乙脑属祖国医学暑温范畴,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领,但由于乙脑病情传变迅速,临床上很少见卫气营血症状单独出现,往往多见“卫气”或“气营”同病,“营血”症状  相似文献   
86.
耳蜗电极是人工耳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外界声音信号经刺激器转换成电信号后经电极传至听神经纤维使耳聋患者获得音感。耳蜗电极在材料的选择,结构形式和制作方法上有着特殊的要求。本文就人工耳蜗电极的金属材料,绝缘材料和载体材料的选择以及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作了简要的探讨。此外,对不同类型的电极结合不同的手术途径作了分析。我们制作的耳蜗电极经过扫描电镜,绝缘耐压,阻抗等方面的测试以及动物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87.
用电鳗等放电鱼类放电器官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由分子量分别为40,000、50,000、60,000和65,000的α、β、γ和δ亚单位按2∶1∶1∶1比例结合而成)或用由哺乳类动物肌肉提取的AChR免疫小鼠或大白鼠,获得能产生抗AChR抗体的细胞.用这种细胞再和小鼠或大白鼠的骨髓瘤细胞  相似文献   
88.
巨噬细胞(Mφ)广布于内。固定Mφ存在于结缔组织内,游走Mφ存在于体腔中,鉴于这些细胞首先与异物接触,在炎症早期起重要作用,故统称为留住巨噬细胞(resident macrophage)。此外,伴随炎症过程,巨噬细胞从血中游走至炎症局部,通过吞噬和消化异物,释放有关的酶类,产生抗菌物质、热原质而排除异物,修复损伤组  相似文献   
89.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在于自我耐受的破坏以致于自身抗体或/和致敏淋巴细胞损伤含有相应自身抗原的器官组织而引起临床症状.针对其发病机制,采用相应的免疫学方法来控制自身免疫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一些最新进展的免疫治疗方法在自身免疫病中的应用作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是否可导致菌血症。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 0例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的外周血和胃黏膜组织进行幽门螺杆菌DNA检测,并对胃黏膜组织进行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结果 在2 0个病例中,9例胃黏膜组织分离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15例胃黏膜组织PCR扩增出幽门螺杆菌DNA ;2 0份外周血标本中有3份PCR扩增出幽门螺杆菌DNA ,其16SrRNA、cagA基因为阳性,该3例患者的胃黏膜组织也扩增出了幽门螺杆菌DNA ,并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结论 幽门螺杆菌不仅存在于胃黏膜组织中,也可存在于血液中,提示幽门螺杆菌可引起菌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