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近地面臭氧(O3)是一种具有高反应性和强氧化性的气体,被认为是重要的呼吸系统毒物之一。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哮喘患者是O3暴露的易感人群,并且O3暴露与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存在显著关联,其潜在机制可能包括氧化应激、炎症、自主神经损伤和免疫功能紊乱等。本文总结归纳了O3暴露对哮喘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旨在提高人们对O3污染的重视,并为后续开展O3暴露与哮喘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软腭肥厚对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肥大患儿术后通气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腺样体肥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10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检出是否有软腭肥厚情况,分为观察组(软腭肥厚)22例和对照组(无软腭肥厚)78例。记录患儿年 龄、性别、病程、手术时间、临床疗效、护理满意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监测氧减指数(oxygen depletion index,ODI)、吸紊乱指数(respiratory disturbance index,RD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ongest apnea time,LAT)、最低夜间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手术时间等的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在ODI、RDI、LAT、LSaO2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2.73%(16/22)低于对照组的80.77%(6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LSaO2较对照组增长少,在ODI、RDI、LAT方面较对照组降低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未出现鼻痒、鼻塞、流涕、头晕、嗜睡等情况,行多道睡眠图监测无结果异常。结论 软腭肥厚对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患儿术后通气功能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ODI、RDI、LAT、LSaO2方面,需要注意定时监测。  相似文献   
83.
代谢重编程是促进肿瘤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多项研究表明,对于代谢重编程的重要靶点进行干预,可以抑制肿瘤进展和预后。相比糖代谢在肿瘤中的重编程现象,脂肪酸代谢在肿瘤中的重编程现象目前少有报道。肉碱棕榈酰转移酶家族(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fattyacids, CPT)通过介导长链脂肪酸(Long-chain fattyacids, LCFA)穿过线粒体双层膜,进行β-氧化为细胞提供能量,因此它们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守门员”。其中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fattyacids1c, CPT1C)是该家族中最近发现的成员,在脑组织与肿瘤中特异性表达,因此在肿瘤研究领域也备受关注。目前研究揭示CPT1C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在低糖、低氧、衰老等代谢应激状态下表现出对癌细胞的保护作用。文章主要通过描述CPT1C的分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癌细胞中的作用及上游调控机制,探讨其作为抗癌细胞药物新靶点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T3、T4期喉癌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0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32例T3、T4期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策略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A组57例)、单纯放化疗组(B组32例)和手术联合放化疗组(C组43例)。比较三组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三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并将132例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并构建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性。结果 C组肿瘤低分化、淋巴血管侵犯、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患者比例及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132例患者3年生存率为68.94%(41/132);肿瘤低分化、N2~N3期、淋巴血管侵犯、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手术联合放化疗是保护因素(P<0.05);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区分度较好,准确性较高。结论 肿瘤低分化、淋巴血管侵犯、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的患者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可显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手术方法及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11年期间非侵袭型真菌性鼻及鼻窦炎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6个月按海口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治愈:症状消失,鼻内镜下创面愈合,窦口开放良好,窦腔粘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全部病例均治愈.随访两年,其中有1例患者1年后复发,其余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可以有效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及鼻窦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