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9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197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15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006篇
内科学   403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144篇
外科学   259篇
综合类   1638篇
预防医学   714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760篇
  20篇
中国医学   436篇
肿瘤学   99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苓桂术甘汤乃仲景为治疗痰饮而设,笔者以其为基本方,辨证治疗心室率较慢的各种心律失常,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2.
左旋精氨酸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左旋精氨酸(L-Arg)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12例风湿性心脏病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对照组(A)和治疗组(B)。常规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体外循环前,A组经颈内静脉注射泵泵入单纯10%葡萄糖注射液,B组泵入含L-Arg10%葡萄糖注射液,两组分别在麻醉前,心肺转流(CPB)前,CPB后30min、1h、2h通过Swan-Ganz导管监测右房压(RAP)、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排血量(CO)。结果A组RAP、PAMP和PCWP较CPB前明显升高,MAP和CO明显降低;B组RAP、PAMP和PCWP较CPB前明显降低,MAP和CO明显升高。A、B两组组间RAP、PAMP、PCWP、MAP及C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rg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年龄增加对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的影响及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血管环张力测定法,在15例不同年龄段(51~83岁)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网膜动脉上,测定0.001~10 μmol/L乙酰胆碱(ACh)诱发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和内皮依赖性超级化因子(EDHF)样血管舒张作用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观察不同年龄人血管中的内皮型NO合酶(eNOS)、环氧合酶(COX)、胱硫醚γ裂解酶(CSE)以及C-型利钠肽(CNP)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相同剂量下,ACh诱导出人动脉内皮依赖性的舒张作用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弱(P<0.05),其EDHF样血管舒张作用也明显降低(P<0.05);qRT-PCR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血管eNOS、CSE和CNP mRNA表达降低(P<0.05),而COX mRNA表达的年龄趋势不明显。结论随年龄的增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和EDHF样舒张作用降低,可能与内皮合成的NO和CNP等舒血管物质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94.
肝肾综合征(HRS)是终末期肝病的严重并发症,其总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生存时间短,预后差。肾脏替代治疗是目前主要的非移植治疗手段之一,但其疗效仍然存在争议。叙述了HRS的概况及肾脏替代治疗在治疗HRS临床疗效的最新进展。认为肾脏替代治疗不应作为HRS的常规治疗措施,但可用于计划性肝移植患者的移植前过渡性治疗,以及对血管收缩药物无效的非肝移植患者的短期治疗。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改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34例成年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在神经内科常规用药及护理基础上进行。于入院时及第12周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评估。试验组根据入院时的评估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健康教育,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将两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第12周时在总体生活质量、情绪健康、发作担忧及药物影响方面的评分提高,与其入院时及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两种不同的他汀类药物后的治疗效果,并且分析患者在用药后体内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8(IL-18)、基质蛋白酶-9(MMP-9)以及血脂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本院共计收治的80例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首先对两组患者开展常规治疗,之后对观察组使用阿托伐他汀开展治疗,对对照组则使用氟伐他汀开展治疗,并且开展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IL-18、MMP-9其水平均低于治疗之前的检测水平(P0.05),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G、TC、LDL-C、HDL-C的指标水平均优于接受治疗之前(P0.05),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指标水平进行对比,TG、LDL-C、HDL-C的指标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仅在TC指标方面,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氟伐他汀以及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均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尽管在治疗之后有着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但是其发生率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因此此两种他汀类药物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97.
目的将护理干预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理状况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9月的溃疡性角膜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5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对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疗效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高于参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溃疡性角膜炎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能有效将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改善,对减少复发率以及提高临床疗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在模拟低氧环境下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及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变化。方法:将白血病细胞株分为低氧处理组和常规对照组。对常规对照组细胞株进行常氧培养;对低氧处理组用二氯化钴(CoCl_2)50、200、400、800μmol/L进行处理;在24、48和72 h后收集两组细胞,并在倒置相差显微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在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K562细胞形态在模拟低氧环境下随CoCl_2的浓度的增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形甚至细胞破裂等变化。MTT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增殖在低氧环境下受到抑制,并且抑制作用随CoCl_2的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r浓度=0.8712,r时间=0.6785)。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细胞株的HIF-1αmRNA表达水平在CoCl_2模拟低氧环境中均有上调,并且对低氧时间和浓度呈依赖性,与CoCl_2的处理浓度及处理时间呈正相关(r=0.954,r=0.895)。结论:低氧环境可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并且使细胞中的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上调,但未导致细胞发生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法(FQ-PCR)和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差异性,为医院开展医院感染监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578例住院受血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法(观察组)和微粒子酶免分析法(对照组)分别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以及梅毒抗体,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标志物阳性率的表达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HIV抗体的阳性例数分别为6、4例,阳性表达率为1.04%、0.69%;HCV抗体阳性例数及表达率分别为7、5例,1.21%、0.86%;梅毒抗体分别为4、6例,0.69%、1.04%;观察组在HIV抗体、HCV抗体标志物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检测精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梅毒抗体的检测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对行输血的患者进行输血前血液传染性疾病的检测,减少了医源性感染,两种检测方法配合应用,可以提高对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率,提高了判断受血患者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0.
糖尿病足在糖尿病患者群中的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糖尿病足难治但可以预防,因此,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长时间以来都是国内外众多专家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早期临床表现、护理检查及预防护理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