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117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泵嘎日-17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采用迪马-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120~1.200μg,r=0.999,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0.35%。结论:该方法便捷、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以控制该药的质量。  相似文献   
52.
急性酒精中毒致窦室传导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窦室传导的机制.方法 通过一例罕见的急性酒精中毒导致的窦室传导病例的分析.结果 急性酒精中毒可导致心电图异常,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可以作为判定中毒程度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DSE)在预测非心脏开胸手术患者心脏风险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从肺、食道肿瘤患者中选择具有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或有心肌缺血表现者共33例,于开胸手术前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DsE)检查,DSW阳性者再行冠脉造影,开胸手术中及术后早期均予心电监护等,并详细记录术后经过及各种并发症。结果 32例顺利完成了DSE试验,检查过程中除一过性的早搏等心律失常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0例结果为阴性,2例结果阳性,均系高龄女性(65岁及70岁)食管癌患者。随后的冠脉造影显示与DSE结果相对应的冠脉狭窄病变。29例患者接受了开胸手术,术后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者8例、但均非在DSE 试验中出现房、室性早搏者。术中及术后无心肌缺血及其他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无手术死亡发生。4例未行开胸手术,2例系DSE阳性者自动放弃手术改行放疗,2例为阴性者因肺功能极差不具备手术条件。结论 DSE能准确评估非心脏胸部手术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对食道等具有高风险术式的高龄患者尤应加强术前心脏的评估,但对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无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4.
梁佳乐  韩男男  陆静  周德兰  韩素萍 《江苏医药》2021,47(11):1128-1131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EEC)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EAH)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采用LNG-IUS治疗的10例EEC患者及31例EA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治疗后妊娠及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12个月时的完全缓解(CR)率为100%;治疗3、6、9、12个月时的EEC患者及EAH患者CR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CR的EAH患者的月经紊乱比例高于治疗3个月CR者(P<0.05).治疗后,妊娠并活产率为20.6%,复发率为7.3%.结论 LNG-IUS治疗EEC及EAH安全、有效,治疗后应积极助孕,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TEE引导下经胸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50例接受TEE引导下经胸介入封堵治疗的CHD患者的资料,包括29例室间隔缺损(VSD)、12例房间隔缺损(ASD)、1例ASD合并VSD及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前均经TEE再次明确诊断并观察心脏缺损情况,术中超声实时监测并引导导丝、鞘管等到达指定位置及封堵伞放置,术后超声观察有无残余分流、瓣膜功能障碍评以价封堵效果,并通过心电图监测患者有无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结果 49例介入封堵成功,其中11例术后即刻TEE可见残余分流;术后1、3、6个月复查TEE,49例均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及封堵术导致的瓣膜反流,复查心电图未见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1例VSD介入封堵失败。结论 TEE用于引导经胸介入封堵治疗CHD安全、有效且创伤小、无辐射、无需对比剂,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489例慢性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情况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元月至2003年12月,荆门市血防所共收治慢性血吸虫病人489例,住院期间,作肝功能及HBV检查,测得HBV阳性56例(大三阳18例,小三阳38例),合并HBV感染率为11.4%。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孔伟  陆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128-129
中医认为便秘是人体阴阳、脏腑、气血、情志失调的一种局部表现,根据病因不同分为三型:①津液不足型。②气机郁滞型。③脾肾双虚型。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采用润肠通便中药辨证治疗便秘1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30例,女128例,年龄17~83岁,平均51岁,病程1~15年。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初步筛选适合封堵的VSD患者150例,术前TEE明确VSD位置、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然后在TEE引导下完成整个封堵过程,并在术后即刻评价封堵效果,确认是否有残余分流或并发症.术后3~4 d复查TTE.结果:147例患者封堵成功;3例患者未成功,行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术.术后3~4 d随访TTE,无室水平残余分流,无新出现的主动脉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反流,原有的瓣膜反流未加重.结论:在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中TEE在选择合适患者、选择封堵器大小、指导封堵器的释放以及疗效评价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HPLC法测定穿心莲滴丸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溶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英  陆静冉  沈鸣  王建新 《中成药》2012,34(1):178-180
目的 建立穿心莲滴丸中脱水穿心莲内酯溶出度的测定方法,以有效的控制其内在质量.方法 建立溶出介质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C溶出度测定第一法,测定穿心莲滴丸和穿心莲片中的脱水穿心莲内酯在不同时间的累积溶出百分率.结果 脱水穿心莲内酯在6.056 ~ 121.12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23%,RSD为1.48%.滴丸与片剂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在10 min时溶出百分率分别超过80%和5%,说明制成滴丸后可加速有效成分的溶出.结论 将穿心莲提取物制成滴丸剂,可显著改善难溶性成分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溶出速率;通过测定穿心莲滴丸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溶出度,可有效控制滴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60.
目的: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探讨互动式头针治疗、头针后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康复治疗及单用PNF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PNF组、互动式头针组与头针组,每组30例,各组均采用内科基础治疗与PNF康复治疗。互动式头针组于头针治疗期间进行肢体PNF康复训练,头针组于头针治疗结束后行PNF康复训练。头针穴取病灶同侧(肢体偏瘫对侧)顶颞前斜线上1/5、中2/5,顶颞后斜线上1/5、中2/5,每日1次,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干预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记录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分级、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各组患者上肢MAS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互动式头针组上肢MAS分级优于PNF组与头针组(均P0.05);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各组患者FMA及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互动式头针组FMA及治疗3个月、6个月后BI评分均高于PNF组与头针组(均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可有效改善缺血性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状态,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头针后采用PNF及单用PNF康复治疗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