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PNET)的影像表现,以期提高对其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的pPNET10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4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2例行PETCT检查,4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1例发生于鼻腔,2例发生于骨骼,8例发生于软组织,肿块密度及信号欠均匀,其内可见囊变坏死区,但未见钙化。CT表现为不均质软组织密度,MRI信号混杂,T2WI、DWI、T2脂肪抑制以高信号为主,T1WI以高信号为主,所有病灶周围均未见肿大淋巴结。其中发生于鼻腔及腹盆腔者表现为分叶样软组织肿块,呈浸润性生长,压迫被侵犯临近组织。发生于胸壁及骨骼者,破坏临近骨质,破坏区未见硬化边、骨膜反应及瘤骨形成。2例行PET-CT检查者,见异常放射性浓,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分别为5.4、11.7。增强扫描后除1例发生于胸壁者轻度强化,其余病灶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部分病灶内可见不成熟血管影。结论 pPNET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但能较好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范围和发现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自然组织谐频成像(NTHI)技术在腹部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NTHI技术对200例不同患腹部脏器的二维图像与常规基频成像(FI)进行对比分析。NTHI成像探头发射频率为2.5MHz,接收频率为5.0MHz,FI成像探头频率为3.5MHz。结果 NTHI技术的二给图像其回声更加细腻。病灶及管道管的边界回声更加清晰,液体内的细小点状回声更易显示,NTHI对深部结构的显示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结论 NTHI可提高二维图像的质量,提高信噪比,尤其是提高各种病灶界面及病灶本身的回声强度。提高判断液体是否粘稠的敏感性。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均有一定帮助。但深部结构的图像质量并非均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3.
目的 通过超声测量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腹盆腔6个部位(子宫前方、子宫直肠窝、右侧髂窝、左侧髂窝、肝肾隐窝、脾肾隐窝)腹腔积液深度,建立腹腔积液量预测模型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 选取经超声测量腹盆腔6个部位的腹腔积液体积并于测量6 h内实施经阴道腹腔积液穿刺引流术的患者50例作为测算组,分别绘制引流腹腔积液量(Y;ml)与腹腔积液深度和(X;mm)、身高相关腹腔积液系数、体表面积相关腹腔积液系数的散点图,建立3个回归方程。采用相关性较好且更简单、实用回归方程为拟验证公式,追踪100例患者作为验证组,根据上述回归方程获得预测腹腔积液量,将其与实际引流腹腔积液量进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 测算组XY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256.554+10.452XR2=0.577),相关性较好且更简单,并简化为Y=10.5X-250.0。验证组推测腹腔积液量与实际腹腔积液量的一致性界限为(-1 314.02,1 560.48)ml,偏倚为123.23 ml,且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4,P=0.096)。结论 可采用简化公式Y=10.5X-250.0预测OHSS患者的腹腔积液量,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排卵日卵泡大小对冻融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冻融单囊胚移植患者, 采用hCG诱导排卵的自然周期方案共42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 根据hCG诱导排卵日最大卵泡直径分为15~16 mm组(≥15且≤16 mm, n=66), 16~17 mm组(>16且≤17 mm, n=101), 17~18 mm组(>17且≤18 mm, n=125), 18~20 mm组(>18且≤20 mm, n=109), >20 mm组(>20 mm, n=26), 比较各组的hCG诱导排卵日雌二醇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 并对比各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 hCG诱导排卵日雌二醇及LH水平5组患者总体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组(15~16 mm组至>20 mm组)hCG诱导排卵日雌二醇水平逐渐升高;15~16 mm组雌二醇水平(中位数为1 002.3 pmol/L)明显低于17~18 mm组、18~20 ...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与非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后临床结局相关指标差异,阐明PCOS不孕人群接受IVF-ET治疗后的流产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1年4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行IVF-ET助孕后实现临床单胎妊娠 PCOS 患者 655 例,并分析同期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根据年龄以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1∶1匹配,比较两组人群的相关助孕指标和流产率差异,并根据BMI 对纳入人群进行亚组分层分析。结果:与非PCOS组相比,PCOS组IVF周期需要更多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用量及更长的使用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扳机日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 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均低于非PCOS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早期及晚期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BMI区间进行亚组分析,不同的BMI水平并未对患者流产率产生影响,两组患者流产率在各BMI亚组中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首次接受IVF-ET辅助生殖治疗并获得单胎妊娠不孕患者而言,PCOS对其流产情况并无影响;对于首次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PCOS患者倾向进行新鲜同期单囊胚移植,可获得较为稳定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