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11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子明  陆舜  廖美琳 《循证医学》2004,4(4):247-251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20%,其自然中位生存期仅2~4个月。与其他类型肺癌相比,小细胞肺癌较易发生远道转移,但对化疗和放疗较敏感。通常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联合化疗带有根治的目的。有2项汇萃分析的结果提示:联合化疗较单药化疗对提高生存期更有帮助,已经成为标准治疗手段。但是对于最佳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时间的安排以及治疗周期仍然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62.
肺淋巴管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是一种罕见的特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病症,病因不明,绝大部分发生于育龄妇女,我们于2004年初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肺癌多学科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舜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7):381-384,380
肺癌为高发肿瘤,其本质为全身性疾病。即使为早期肺癌,仍有存在微转移灶的可能;手术时因挤压、出血可促使癌细胞在局部种植或循血管、淋巴道扩展;同时,创伤可使免疫力暂时低下,这些均有利于转移的形成。肺癌的治疗方法从作用范围看可以分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前者以手术、放疗为主,后者有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和  相似文献   
64.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患者的一线化疗总的缓解率不是很高,很多患者在化疗中或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需进一步治疗。最近,对晚期NSCLC的二线化疗的临床研究显示,二线化疗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而且可以改善肿瘤相关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且使患者对止痛药及姑息性放疗的需求减少。本文对最近晚期NSCLC的二线化疗的研究进行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65.
告知患者病情是肿瘤科医生不可避免的一项任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医患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治疗关系,更好的收集患者的情况,最后制定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不仅仅需要医患之间相互信任,还需要注意交流技巧。目前缺乏一个明确的章程来指导肿瘤科医生规范的告知病情。就此作综述以提高肿瘤科医师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66.
陆舜  艾星浩 《中国肿瘤》2004,13(10):619-624
该文以循征医学观点,分析肺癌二线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提示二线化疗对一般情况良好的病人有效:并对新的生物靶向治疗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抗PD-L1单抗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PD-L1及PD-1表达高低与疗效的相关性,探讨其在疗效预测中的潜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了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接受一线(15例)和二线(22例)PD-L1单药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流式细胞术分析了37例患者的治疗前(基线)和治疗后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PD-L1及PD-1动态表达水平,回顾性分析其与疗效和外周主要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一线治疗患者基线CD14+PD-L1+及CD14+PD-1+在CD14+单核细胞中的百分比在有效组中均明显高于无效组,其中基线CD14+PD-L1+和CD14+PD-1+高百分比的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显著延长;而在二线治疗组中,基线CD14+PD-L1+及CD14+PD-1+在CD14+单核细胞中的百分比在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中均无显著差异;但第一次治疗后,以及治疗前与第一次治疗后的比值在不同疗效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外周IL-6、IL-8、IL-13的水平仅在二线PD-L1治疗中与单核细胞表面PD-L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一线治疗患者组基线CD14+单核细胞表达PD-L1水平在有效组显著高于无效组,并在PFS中获益;二线治疗患者组在治疗后PD-1+单核细胞的百分比与疗效相关,有效组患者的PD-1表达低于无效组患者的结果提示抗PD-L1二线治疗后单核细胞的活性有所增强。本研究结果表明一线和二线抗PD-L1治疗NSCLC患者存在免疫应答的时相差异。  相似文献   
68.
摘 要: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恶性肿瘤,近20年来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恶性胸膜间皮瘤高风险人群及患者的早诊早治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至关重要。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治共识指南,将促进中国恶性胸膜间皮瘤早期诊断的同质性和规范性。《恶性胸膜间皮瘤(MPM)诊治共识(2022,杭州)》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发起,联合多学科专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的原则和方法,整合近年来国内外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同时结合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实践经验。针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流行病学、病理学、辅助检查、手术、放疗、内科治疗、电场治疗、姑息支持治疗等关键问题给出了详细的循证推荐。旨在规范恶性胸膜间皮瘤筛查与早诊早治实践,进一步提升中国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9.
T790M突变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靶向治疗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研究表明,T790M突变在靶向治疗前即存在并具有一定预测疗效和预后的作用。本文就T790M在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0.
2010年肺癌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展迅速.联合化疗可改善老年肺癌患者预后,化疗联合早期姑息治疗可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期,新药crizotinib治疗ALK阳性晚期肺癌效果显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在晚期EGFR突变患者中的一线治疗地位得到确认,立体定向放疗(SBRT)成为早期不可手术患者的首要选择.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