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是目前辅助生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严重男性不育症的治疗.不同来源的精子对ICSI结局及安全性是否存在影响是目前众多学者所关心的问题.文中从不同参数的射出精子、睾丸和附睾精子、冻融精子等几个方面,详述了不同源性精子ICSI后的结局及后代安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与自然流产史的相关性及治疗亚甲减对降低自然流产率的作用。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浙江省绍兴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就诊的210例早孕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复发性流产史患者50例作为A组,有1次自然流产史患者80例为B组,无自然流产史患者80例为C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用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进行治疗。结果A组、B组、C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28.5±4.7)岁、(27.9±3.9)岁和(29.2±4.1)岁,3组年龄均符合正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46,P〉0.05)。亚甲减患病率A组为26.00%,B组为18.75%,C组为5.00%。A组和B组亚甲减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亚甲减患病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 x2=11.740,P〈0.05)。经过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治疗后,A组流产率为23.08%,B组13.33%,而C组无1例流产。C组流产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提示亚甲减与妊娠不良结局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亚甲减与自然流产有明显相关性,但亚甲减经过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后可降低再次流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正>外科感染主要特点是皮肤和黏膜屏障有了破损,多种内外源性致病微生物从破坏部位入侵致病[1]。骨科骨外露感染性伤口采用常规换药方法,具有治疗时间长、难以控制感染、治疗效果差等缺点,不仅不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延长住院时间。湿性疗法是英国动物学家Winter博士提出"湿性愈合环境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疗法[2],即采用湿性愈合敷料和保湿措施为伤口营造一种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情况及其病原体分布。方法对1462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原发不孕组和继发不孕组,分别对其阴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及血清进行生殖道感染相关病原体的检测。结果1462例不孕妇女中,原发不孕477例,继发不孕985例。共检出生殖道感染者655例,总体感染率为44.80%。原发不孕组中共检出生殖道感染者186例,感染率为3899%;继发不孕组中共检出生殖道感染者469例,感染率为47.61%。总体病原体检出率:依次为解脲支原体(25.72%)、阴道加德纳氏菌(15.87%)、假丝酵母菌(11.08%)、沙眼衣原体(506%)、人型支原体(2.33%)、阴道毛滴虫(075%)、梅毒螺旋体(055%)、淋球菌(0.3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0.07%)。两组中衣原体感染率继发不孕组明显高于原发不孕组。其余病原体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不孕妇女中常规进行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检测及血清梅毒螺旋体、HIV的检测非常重要。继发不孕妇女尤其要重视衣原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阴道微生态的特征,以利于临床精细化治疗,并为助孕创建良好的生殖环境。方法选取绍兴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生殖科收治的317例育龄期PCOS患者(研究组)和200例育龄期非内分泌疾病患者(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阴道分泌物的pH值、菌群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炎症情况、假丝酵母菌及乳杆菌等情况并作比较,结合细菌培养结果,分析阴道微生态失调情况。将PCOS患者根据病情进一步分为普通PCOS组144例、高雄激素血症(HA)组70例和胰岛素抵抗(IR)组103例,结合细菌培养结果,对比菌群检出情况,分别进行阴道微生态分析;并通过对比各亚组Nugent评分的差异,分析其阴道微生态失调程度;同时测定并比较IR组95例与普通PCOS组94例患者的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分析IR组细菌性阴道病(BV)发病率高的原因。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pH值、优势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研究组白细胞>10个/HP占比、阴道微生态失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各PCOS亚组中,普通PCOS组与对照组菌群检出情况和阴道微生态失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HA组和IR组的阴道微生态失调率明显高于普通PC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组非特异性炎症率、IR组BV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普通PCOS组,HA组和IR组的混合感染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普通PCO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R组Nugent评分低分段(0~3分)患者占比最少(61.17%),与普通PCOS组(74.3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ugent评分高分段(≥7分)者占比最多(27.18%),与普通PCOS组(16.67%)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水平显著低于普通PCOS组(P<0.05),而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组患者阴道分泌物炎症明显,白细胞出现聚集,基底旁上皮细胞可见;IR组患者阴道分泌物乳杆菌缺如,厌氧菌增多,Nugent评分高者较多见。HA合并IR患者可同时具备上述两者特征。结论育龄期PCOS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调率高于非内分泌疾病患者,且严重程度随激素紊乱程度加重而不断加剧,易发展成难治性阴道炎。熟悉PCOS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征,能为PCOS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帮助,同时也利于助孕。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36例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CT3D))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36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病例资料。结果:所有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3D成像后均能立体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类型,关节面碎裂程度及关节面塌陷等信息。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有助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正确诊断和分型,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对血管集束征显示及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血管集束征的显示及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周围型肺癌和18例其他孤立肺结节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然后按层厚1.25mm重组,并按血管走行方向作多平面重组,重点观察肿块外周血管集束征的CT表现。结果:血管集束征在周围型肺癌的出现率为94.8((55/58)比其他孤立肺结节50%(9/18)高。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后薄层重组结合多平面重组能良好地显示血管与肿瘤的关系,血管集束征对周围型肺癌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非PCOS排卵障碍患者中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排卵障碍者,其中PCOS196例,非PCOS排卵障碍152例,同期因男方因素就诊而卵巢排卵正常者104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与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PCOS组、非PCOS排卵障碍组、正常对照组中AIT的发生率分别为19.9%、7.9%及6.7%,PCOS组与其他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PCOS排卵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各组间超声阳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T在PCOS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于非PCOS排卵障碍者及正常者;PCOS可能是一种与AIT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成像技术对胆系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的经手术病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临床随访证实的胆系梗阻性病变62例,行MSCT检查作图像处理后进行分析,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恶性病变21例,胆管癌6例,胆囊癌侵犯或转移累及胆管6例,胆囊并胆管癌1例,胰头癌累及胆管2例,壶腹部癌6侧。良性病变41例,胆管结石32例,胆管炎8例,其中4例伴胆管结石,十二指肠绒毛腺瘤1例。胆道梗阻性病变诊断定位准确率、定性符合率分别为98.39%和83.87%;恶性病变定位准确率和定性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5.24%。良性病变定位准确率和定性符合率分别为97.56%和78.05%。比较增强后常规横断面图像和后处理图像的价值,结果表明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增强诊断信心、补充信息、纠正诊断。结论:MSCT成像技术是胆系梗阻病变检查的有效手段,尤其对恶性病变能直观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和程度,为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含银敷料预防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临时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方法将留置股静脉临时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96例,按住院号尾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3M伤口敷贴覆盖穿刺点,观察组予含银敷料覆盖穿刺点,再覆盖3M伤口敷贴。结果观察组股静脉临时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局部皮肤变态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银敷料预防股静脉临时导管相关感染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