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本文对87例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2组,用氨苯蝶啶(25mg)和氢氯噻嗪(12.5mg)制成复方胶囊和片剂对比治疗。胶囊组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龄52±8yr),片剂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51±8yr),疗程4wk;2组剂量均以1粒bid开始,最大剂量为每天6粒。结果显示,2组降压幅度均较大(P<0.01),但胶囊组总有效率为82%,片剂组为91%,2组比较P>0.05。治疗后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生化检查?影像学和选择性肾上腺静脉取血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分型诊断方法的价值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124例原醛患者的临床相关检查?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91.1%的原醛患者血钾< 3.5 mmol/L;81.5%的患者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ARR)> 50;②与结节样增生组比较,醛固酮腺瘤(APA)组的激发血浆肾素活性显著降低?血醛固酮和ARR显著增高(P < 0.05);APA和结节样增生组的血醛固酮和ARR均显著高于增生组(P < 0.05);③肾上腺B超诊断APA的敏感性14.3%,特异性23.1%;肾上腺CT诊断APA的敏感性85.7%,特异性21.7%;④APA手术治愈率为40.9%,有效率为50.0%;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手术治疗有效率8.3%?结论:ARR可用于原醛的筛查;结节样增生可能是APA和IHA之间的中间型;肾上腺CT是原醛定位诊断的主要方法,但对APA诊断的准确性并不高;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不同肾功能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给予缬沙坦单次口服,研究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方法根据服药前血肌酐水平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分成肾功能正常与肾功能受损两组,单次予以缬沙坦160 mg口服,以服药后血药浓度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研究缬沙坦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结果肾功能受损组的Cmax显著升高,而肾功能正常组的Tmax则较长,两组病人的T1/2无显著差异.两组病人服药后最大降压疗效则出现在服药后2~6 h.两组病人服药后降压效果均显著(P<0.05).缬沙坦血药浓度与降压疗效呈正相关,而与服药前血肌酐水平无相关性.结论缬沙坦160 mg单次口服后在体内的清除过程不受肾功能影响,而吸收则受到影响.但降压疗效均显著. 相似文献
4.
厄贝沙坦单用及合用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国产厄贝沙坦单用以及与非洛地平或雷米普利合用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 :6 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 ,经 2wk安慰剂导入期后 ,单服厄贝沙坦 15 0mg ,qd。 4wk后随机分 2组 ,分别联合服用非洛地平 5mg ,qd ,或雷米普利 5mg ,qd ,均为 4wk。治疗前及治疗后 4wk和 8wk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并测治疗前后坐位血压。结果 :厄贝沙坦单用 4wk后 ,坐位血压和2 4h动态血压均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为 0 .82和 0 .86。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或雷米普利合用 4wk后 ,坐位血压总有效率从 4 0 %增加为 89%和 70 % ;动态血压显示联合用药降压作用较明显。结论 :厄贝沙坦单用有长效的降压作用 ,与非洛地平或雷米普利联合用药有叠加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创性检查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临床上怀疑肾血管性高血压(RVH)的患者所进行核素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螺旋CT(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肾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67例病人中经腹主动脉-肾动脉造影确诊肾动脉狭窄34例,腹主动脉狭窄3例,正常者30例。肾血流图的敏感度约为67.4%,特异度为53.1%;肾动态显像的敏感度约为67.3%,特异度为36.6%;肾脏超声的敏感度约为30%,特异度在91.9%以上;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83.7%;CTA或MRA的诊断结果与造影相符。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核素检查可用于肾动脉狭窄的初步筛查,如果异常,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肾功能状况选择CTA或MRA。肾动脉狭窄程度及下一步治疗方法的选择仍需依靠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不同肾功能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给予缬沙坦单次口服,研究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方法根据服药前血肌酐水平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分成肾功能正常与肾功能受损两组,单次予以缬沙坦160 mg口服,以服药后血药浓度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研究缬沙坦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结果肾功能受损组的Cmax显著升高,而肾功能正常组的Tmax则较长,两组病人的T1/2无显著差异.两组病人服药后最大降压疗效则出现在服药后2~6 h.两组病人服药后降压效果均显著(P<0.05).缬沙坦血药浓度与降压疗效呈正相关,而与服药前血肌酐水平无相关性.结论缬沙坦160 mg单次口服后在体内的清除过程不受肾功能影响,而吸收则受到影响.但降压疗效均显著.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运用24小时ABPM测压法.结果两药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彼此间降压幅度无显著差异.两药均能降低24小时平均、白天平均及夜间平均血压,均能有效控制清晨高峰期血压.结论国产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均能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及清晨后的高峰期血压.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学初探——血压影响因素的多因子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多因子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致病因素进行了分析,综合性地考察了诸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并区别其主次,探查了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其结果与临床及流行病学调研相吻合,此外,还求出了适用于不同群体的多元回归方程,可用于早期予报。 相似文献
10.
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给予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非洛地平5-10mg/d,口服,疗程为3个月。应用非洛地平胶后各查1次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糖,血脂,血钾,血钠,血氯。每周测血压和心率。结果:30例患者服用非洛地平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血肌酐,血尿素氮明显下降,而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排泄率和清除率无明显变化。结论: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