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陆信武  黄英  蒋米尔 《上海医学》2003,26(2):121-123
目的 初步探讨人海绵状血管瘤的形成机制。方法 收集 16例经病理证实的海绵状血管瘤组织标本 ,及 10例正常大隐静脉标本。采用DDRT PCR方法分析人海绵状血管瘤和人正常静脉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 人海绵状血管瘤在 70 0bp左右cDNA相对应的mRNA表达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该基因可能对血管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缺乏该基因的表达可能是人海绵状血管瘤形成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2.
<正>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疾病呈增高的发病趋势,目前,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因没有完全阐明、疾病未得到有效预防的情形下,动脉重建术(血管腔内和开放性手术)是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措施[1]。  相似文献   
73.
<正>下肢静脉疾病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疾病群,在美国约有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可能受到该类疾病的困扰。受该类疾病困扰,轻者可影响其生活质量,重者有致残的可能,每年因此全世界将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和耗费巨额的医疗费用[1,2]。近年来,随着对下肢静脉疾病病理生理和病因认识的逐渐深入,下肢静  相似文献   
74.
静脉高压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但CVI的发病机制较复杂,至今仍未完全明确.随着"白细胞捕获"假说的提出,静脉血液成分及相关因子的变化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就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5.
血小板高敏性对疾病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学者们重视.本文着重讨论了血小板内源性活性氧对血小板高敏性的调控机制,以及该研究对相关药物的作用靶点、相关疾病的易感性及病因防治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6.
例1,患者男,58岁,因"阵发性腹痛4d"于2011年3月9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10年余,入院前4d出现下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无呕吐及腹泻,给予禁食、抗炎、对症治疗后,腹痛缓解,但夜间自觉腹痛症状明显,2d前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后腹痛再次加剧。查体: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3~5次/min,未闻及气过水声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治疗肢体严重缺血症(CL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6月42例施行静脉动脉化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7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5例。术前踝/肱指数(ABI)0~4.5(平均3.2)。本组术式:采用高位深组10例,低位深组23例,浅组9例(其中双向血流组6例;直接转流组3例)。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100%。随访1~58个月,38例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无静息痛存在,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或跛行距离大于500m。1例行高位深组患者,在术后1年4个月移植物闭塞,症状复发而行截肢处理。随访期内,经临床或超声检查,有3例患者出现移植物闭塞,但无症状复发。总救肢率95%(40/42);有效率92.6%(39/42);移植物长期通畅率88.1%(37/42)。结论静脉动脉化术是应用于下肢动脉广泛性闭塞,远端无良好流出道而无法进行常规动脉重建,肢体濒临坏死患者的手术方法;该术式是一种非常规的救肢手术,如适应证选择恰当,手术操作规范,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8.
目的评价腔内技术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24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DSA下行下肢深静脉内导管溶栓治疗,19例同时行球囊扩张并支架置入治疗,5例3~6个月后球囊扩张并支架置入治疗。以健、患肢周径差及静脉血栓溶解率来评价疗效。结果经导管溶栓治疗后静脉通畅度评价:Ⅰ级(0~50%溶解)4例(16.7%),Ⅱ级(50%~99%溶解)15例(62.5%),Ⅲ级(完全溶解)5例(20.8%)。经球囊扩张并支架置入治疗后肢体肿胀评价:治愈10例(41.7%),有效14例(58.3%)。7例患者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静脉腔内导管溶栓结合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是治疗继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9.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patency and outcomes of subintimal angioplasty (SIA) for treatment of the 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cclusions. Method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December 2003 to August 2008, 122 lower extremities with arteriosclerosis occlusions (median length, 10.25 cm;range, 4.5 to 28 cm) were treated on an intention-to-cure basis with SIA. Twenty-three lower extremities had disabling claudication and ninety-nine had limb-threatening ischemia. Patient history, demographics, procedural details, complications, and follow-up information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Patency, limb salvage, sustained improvement in claudication was determined by Kaplan-Meier analysis. Results The technical success rate of SIA was 83%. Following successful SIA, the mean ankle-brachial index increased from 0.19±0.11 to 0.67±0.29 (P<0.01). Primary patency at 12 and 24 months was 54%±5% and 45%±4% respectively, 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s (rates of limb salvage and improvement in claudication) at 12 and 24 months were 82%±5% and 79%±4% respectively.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Conclusion In a selected group of patients, SIA is feasible with a high technical success rate and 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s are satisfactory, there were no severe complications. SIA is a good treatment alternative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hronic ischemia with arteriosclerosis occlusions in the lower extremity.  相似文献   
80.
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是影响血管通畅率的重要因素 ,因此明确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有利于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的防治。本文将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纤溶系统三方面与血管重塑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