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开发和验证一种新型列线图模型预测进展期胃腺癌患者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32例及青海大学附属医院45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胃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基于新辅助化疗前CT影像组学评分(CT-RS)构建列线图模型(RS-CN),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Time-ROC曲线,Cindex评估RS-CN的预测能力。结果:训练队列中,RS-CN预测胃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C-Index为0.72,AUC显著优于TRG分级(P=0.019),且与ypTNM分期相当(P=0.786)。Time-ROC曲线显示在各个时间段RS-CN预测总体生存能力始终优于TRG分级及ypTNM分期。外部验证队列中得到相同的结果。进一步分析,低风险组(RS-CN<288.4)患者3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均显著优于高风险组(RS-CN≥288.4),但高风险组进行术后辅助化疗3年DFS显著提高(P<0.05),3年OS (P=0.099)...  相似文献   
82.
孙传喜  郭娟  陆俊伶  张维  周晓霞 《西部医学》2019,31(9):1355-1358+1363
【摘要】 目的 探讨ADAM17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及其对NOTCH1/Hes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shRNA ADAM17抑制肝癌HepG2细胞中ADAM17的表达。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hRNA scrambled组(阴性对照组)和shRNA ADAM17组(干预组)。使用MTT法测定在不同时间点(0、24、48h)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水平。在干预4h后,使用qPCR法对HepG2细胞中ADAM17、NOTCH1和Hes1 mRNA水平进行检测,并对ADAM17、NOTCH1和Hes1蛋白水平采用western blot进行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干预的HepG2细胞活性呈时间依赖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性对照组干预的HepG2细胞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干预4h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干预的HepG2细胞ADAM17、NOTCH1和Hes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较,阴性对照组干预的HepG2细胞ADAM17、NOTCH1和Hes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 结论 ADAM17主要是通过NOTCH1/Hes1信号通路调控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提示ADAM17可能是治疗肝细胞癌的潜在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和高脂喂养对SD大鼠附睾脂肪组织、肝脏和肌肉SIRT6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C)、单纯高脂饮食组(HF)、高脂+吡格列酮组(FP)。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附睾脂肪组织、肝脏和肌肉SIRT6表达。结果 (1)与NC组相比,HF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下降(P<0.01)。与HF组相比,FP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F组大鼠附睾脂肪组织、肌肉和肝脏SIRT6 mRNA及蛋白表达轻度下降。吡格列酮治疗后,上述组织SIRT6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糖脂代谢紊乱,轻度降低SIRT6的表达,吡格列酮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可能通过上调SIRT6的表达。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7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13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78例)在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利水汤剂内服治疗,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分析糖代谢相关指标对"胰岛素瘤"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以"低血糖症"收治的31例患者.入院后进行连续动态血糖监测(CGMS)并取血样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白蛋白(GA),次晨进行延迟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及同步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分为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组、功能性低血糖组,胰岛素瘤组.结果 (1)胰岛素瘤组中Hbalc(4.49±0.63)%、行OGTT时的空腹血糖(3.44±0.78)mmol/L及CGMS检测到的最低血糖(2.31±0.24)mmol/L均低于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组、功能性低血糖组[Hbalc分别为(5.60±0.25)%,(5.28±0.48)%,P=0.002];空腹血糖分别为[(4.82±0.35)mmol/L,(4.70±0.49)mmol/L,P=0.001];CGMS检测到的最低血糖分别为[(3.28±0.45)mmol/L,(3.28±0.99)mmol/L;P=0.015].而胰岛素瘤组中胰岛索释放指数(IRI)(0.38±0.07)、C肽指数(CPI)(0.03±0.01)高于糖耐鼍受损或糖尿病组、功能性低血糖组(IRI分别为0.11±0.06,0.16±0.03,P=0.002;CPI分别为0.02±0.01,0.02±0.01;P=0.023).(2)ROC曲线分析:Hbalc、行OGTT时的空腹血糖、IRI、CPI及CGMS检测到的最低血糖作为诊断指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5、0.955、0.974、0.848、0.916.结论 Hbalc、行CGTT时的空腹血糖、IRI、CPI及CGMS检测到的最低血糖均对胰岛素瘤定性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6.
高通量血液滤过在严重脓毒血症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通性血液滤过(HVHF)在严重脓毒血症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危重病医学科32例严重脓毒血症患者进行HVHF[流量80ml/(Kg·h)]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炎性介质(TNF-a、IL-6、IL-8、IL-10)、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TFC的变化。结果32例患者经HVHF首次治疗后氧合指数改善,APACHE-Ⅱ、MODS评分和TNF-a、IL-6、IL-8也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IL-10无明显下降。经多次治疗后,最终患者TFC、APACHE-Ⅱ、MODS评分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VHF可以改善严重脓毒血症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能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乳酸(LA)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肾功能正常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455例,用酶电极法测定空腹静脉血浆LA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等指标,用锝99-DTPA同位素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静脉全血LA水平为(1.16±0.47)mmol/L,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P>0.05),但21例(4.62%)患者存在高LA血症.血LA水平随着血肌酐(Cr)水平升高而增加,在Cr>90 μmol/L后更明显;相反,随着GFR的降低而升高,在总GFR<80 mL/min后更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血LA水平与Cr、谷丙转氨酶、BMI呈正相关.引起血LA水平增高的Cr截点是95.35μmol/L.结论 糖尿病患者基础血LA水平与正常人相似,其水平主要受肝肾功能和BMI的影响.血Cr超过95μmol/L时易出现高LA血症.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减少样本数的微小模型(MMM12)方法是否适用于伴有明显代谢异常的高血压患者.方法以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Clamp)和MMM12方法对伴有明显代谢异常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胰岛素敏感性检测,观察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应用MMM12方法对118例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SI)进行测定,比较不同代谢异常状态高血压患者的SI和胰岛素抵抗(IR)的伴发情况.结果 Clamp和MMM12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r=0.70,P=0.012).以IR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腰臀比(WHR)增加、糖耐量异常(IGT)和甘油三酯(TG)升高最终进入方程,三者对高血压患者IR与否的判别准确率为80.5%,合并三者之中的一项、两项、三项的高血压患者,伴发IR的百分比分别为64.3%、84.1%、100%.无代谢异常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I无显著差异,随代谢异常的程度加重,SI逐渐减低.体重指数(BMI)增加的高血压组及WHR增加的高血压组,SI均明显减低,但以WHR增加组更为显著.TG在1.1~1.7 mmol/l的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I已有明显减低.结论 1.MMM12方法能够可靠地检测伴代谢异常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2.上身性肥胖、高TG和IGT对高血压患者IR与否均有独立的判别价值.高血压本身与IR的关系并不密切,高血压伴发IR的比例随着的代谢异常的程度加重而增加.3.上身性肥胖较全身性肥胖更易导致IR.4.对高血压患者TG水平的控制应该更加积极.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糖尿病病理生理变化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按照精氨酸刺激试验的结果,将32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一相胰岛素分泌正常组和低下组,将前者随机分配至瑞格列奈、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治疗组,后者随机分配至瑞格列奈、罗格列酮及格列吡嗪治疗组。结果(1)各药物治疗组,用药后3个月、6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均较基线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后6个月HbA1C控制理想的总体达标率为63.5%。(2)在一相胰岛素分泌正常组,罗格列酮治疗后血糖校正后的精氨酸试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增加,胰岛素原显著减少(P〈0.01),二甲双胍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基线显著降低(P〈0.05)。(3)在一相胰岛素分泌低下组,瑞格列奈或格列吡嗪治疗后的精氨酸试验的2、4、6min真胰岛素均值与空腹真胰岛素的差值(△TI)、血糖校正后精氨酸试验的结果(ATI/PG)、AUC及真胰岛素(TI)明显增高(P〈0.05或P〈0.01),罗格列酮组治疗后的ATI/PG与AUC显著增加,而HOMA—IR及胰岛素原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P〈0.01)。结论(1)基于糖尿病病理生理变化正确评估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2)瑞格列奈及格列吡嗪可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相胰岛素分泌及真胰岛素水平。(3)罗格列酮不仅可以增加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原的分泌,尚可改善一相胰岛素分泌低下者的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4)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有效控制,主要与机体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改善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0.
高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在国内建立检测胰岛素 (Ins)分泌功能的精确方法 :高葡萄糖钳制技术。 方法 对 2 5名居住上海地区的正常中国人 (男 16名 ,女 9名 )进行高葡萄糖钳夹实验。空腹平卧后两侧上肢静脉埋管。一侧持续输注 2 0 %葡萄糖溶液 ,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血糖始终维持在较基础血糖升高 7.9mmol/L的水平。另一侧静脉定时取血测定Ins水平 ,以获得双相Ins分泌值 ,评价胰岛 β细胞功能。 结果  (1)受试者血浆葡萄糖浓度在钳夹开始后的指定时间内 (14min)能达到实验所要求的高糖平台 [(12 .86± 0 .11)mmol/L] ,并能维持此水平至实验结束 ;(2 )在维持高糖平台期间 ,每 5min检测的血糖变异系数为 4.2 % ;(3 )可观察到持续高糖水平下双相Ins的分泌形态 ,第一时相Ins分泌为 (2 47.8± 2 3 .5)mU/L ,第二时相为 (72 .8± 6.1)mU/L。 (4)高糖钳夹可同时获得个体的Ins敏感性 (ISI) 19.9± 2 .4,但较正糖钳夹值为高。 结论  (1)成功建立了高葡萄糖钳夹技术 ,评价了正常个体的双相Ins分泌及最大Ins分泌。 (2 )高葡萄糖钳夹能同时了解机体的胰岛素抵抗 (IR)情况 ,反映不同人群ISI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