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3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130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38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517篇
内科学   316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231篇
外科学   494篇
综合类   1297篇
预防医学   479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449篇
  11篇
中国医学   388篇
肿瘤学   12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分析深圳市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和分布情况,为政府制定恶性肿瘤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分类,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对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深圳市常住居民恶性肿瘤10 612例死亡病例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等.结果 2017年-2019年间...  相似文献   
82.
目的 了解日平均气温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影响,为降低气温导致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深圳市2013-2017年气象监测数据和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监测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日均气温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以及对循环系统主要疾病死亡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以日均气温中位...  相似文献   
83.
细胞周期调节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当抑癌基因缺失、突变、易位而失活时,可引起基因转录和翻译功能的异常,使细胞恶性增殖,最终引起肿瘤的发生。因此检测肿瘤抑癌基因的表达对研究肿瘤发生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59例胶质瘤手术标本抑癌基因p19,和p53蛋白表达,以探讨二者与胶质瘤的相关性及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84.
本文发展一个实用改进方法以合成具有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天然产物的类似物11-去甲胡桐素A[(±)-1],方法改进包括以间苯三酚为起始原料与正丁酰乙酸乙酯在饱和氯化氢甲醇存在下,经过Pechmann反应生成5,7-双羟基-4-正丙基香豆素(3),再与巴豆酸用多聚磷酸作溶剂及催化剂进行酰化,同时分子内环合得到收率为70%关键中间体苯并二氢吡喃酮(4),并与缩醛1,1-二乙氧基-3-甲基-2-丁烯用微波辅助催化得到苯并吡喃(6), 最后用Luche还原以CeCl3·7H2O作催化剂, 在低温下经NaBH4选择性还原化合物(6)得到目标产物即消旋11-去甲胡桐素A (±)-1。上述4步反应总收率32%, 比原方法提高1倍。体外研究表明(±)-1对HIV-1(野株)及耐药株均有明显抑制逆转录酶和P24抗原的活性, (±)-1在细胞培养内分别与作用机制不同的3种治疗艾滋病药物(AZT、 T-20、 Indinavir)都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小鼠急性毒性, (±)-1的LD50灌胃给药为735.65 mg·kg-1, 腹腔给药为525.10 mg·kg-1。小鼠灌胃给与(±)-1血浆峰浓度(Cmax)与药时曲线面积AUC0-∞分别为0.54 μg·mL-1及1.08 (μg·mL-1)·h。为了初步观察(±)-1的体内药效,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小鼠腹腔注射1次(±)-1或临床有效对照药奈韦拉平,30 min和60 min后血清有相似的抑制HIV-1逆转录酶活性。实验结果提示去甲11-胡桐素A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对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意义;进一步探讨心电图V1导联中P波双向和P波负向对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是否有所不同。方法入选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史大于6个月的患者185例,在医院进行过冠脉造影检查并随访。PTFV1≥40mm×ms为PTFV1异常组,PTFV1<40mm×ms为PTFV1正常组,心电图PTFV1异常组再分为V1导联P波负向组和V1导联P波双向组,分别比较2组无主要事件发生率。结果与PTFV1正常组相比,心电图PTFV1异常组无主要事件发生率降低(P<0.01)。心电图PTFV1异常而V1导联P波负向的患者和心电图PTFV1异常而V1导联P波双向的患者,无主要事件发生率无差别。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PTFV1异常(HR2.721,95%CI1.237~5.987,P=0.013)是主要终点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心电图PTFV1异常是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性死亡或因心力衰竭住院的独立预测因子。心电图PTFV1异常中V1导联P波负向的患者和V1导联P波双向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没有差别。分析心电图PTFV1为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有用的预后信息。  相似文献   
86.
黑骨藤镇痛抗炎作用活性部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苗药黑骨藤镇痛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阿司匹林组及黑骨藤水、正丁醇、氯仿、醋酸乙酯、石油醚提取部位的低、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各组ig给药,空白组ig生理盐水。采用扭体法观察记录给药后15 min内小鼠扭体次数。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痛觉反应时间。采用耳廓肿胀法检测小鼠耳廓肿胀度。采用棉球肉芽肿法:观测小鼠肉芽湿质量和干质量。结果 黑骨藤各提取部位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中黑骨藤正丁醇提取部位高剂量组效果最好,其疼痛抑制率为80.2%。黑骨藤正丁醇提取部位对热板法致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与空白组比较,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P<0.05、0.01)。黑骨藤水、醋酸乙酯、石油醚提取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急性炎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明显减少小鼠耳廓肿胀度。黑骨藤各提取部位对小鼠肉芽湿质量和干质量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正丁醇提取部位效果最好。结论 黑骨藤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其中,正丁醇部位镇痛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87.
浅谈病案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案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报告等资料的总和,是患者人出院记录的全部过程,病案质量的高低,可直接反映出医疗质量水平的高低,而医疗质量又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病案质量,增加病案的内涵质量,本文就病案质量管理方面提出几点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88.
了解2006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特征有。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我院临床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对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根据CLSI2006年标准判定药敏结果,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离出细菌1215株(非重复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30株,  相似文献   
89.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急性眼内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后眼内炎的发生、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8眼)经临床和/或微生物检查证实为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经临床诊断和房水、玻璃体涂片,并做细菌及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8例中有6例房水及玻璃体微生物检查阳性(球菌5例,杆菌1例)。1例玻璃体腔注药病情控制;5例行玻璃体切除等手术联合注药,术中同时行人工晶状体摘出术者3例;1例行眼内容摘除术;1例保守治疗无效放弃治疗。治疗后视力2眼0.5,1眼0.2,3眼手动。术后随访6~24个月,随访到6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视力呈正相关。结论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控制炎症,保留部分有用视力。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对附子大黄药材配伍前后大黄蒽醌类组分的研究,探讨附子大黄配伍在临床使用中大黄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醋酸镁染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附子大黄不同比例配伍样品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结果大黄与附子配伍后总蒽醌和游离蒽醌均有所降低,从而降低其苦寒之性。结合蒽醌是大黄起泻下作用的关键成分,在配伍后略有增加,故配伍较好保持了其泻下作用。结论附子大黄配伍符合传统配伍理论,既有利于抑制寒性,又能保持大黄的泻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