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新疆某三甲医院2006—2010年HIV抗体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2006—2010年174 784例门诊及住院患者HIV感染情况。方法分析5年HIV阳性率情况、构成情况及感染途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抗体,HIV抗体阳性者再次复检,同时为阳性者送确认试验。结果 174 784例患者,HIV阳性患者1 510例(0.86%),2006年与2007—2010年每年的HIV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播途径以静脉吸毒和性传播为主。结论近年来HIV感染者在我区逐渐增多,应加强就医患者的HIV抗体检测,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咨询服务及关怀,同时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8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32%,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满意,具有疗效强、显效快、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8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32%,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满意,具有疗效强、显效快、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4.
小细胞肺癌(SCLC)是最常见的易伴发副瘤综合征的恶性肿瘤.SCLC相关性副瘤综合征包括内分泌副瘤综合征与神经系统副瘤综合征.通常由源于肿瘤细胞的异位激素分泌或神经抗原介导的免疫性组织破坏导致,并与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本文着重对小细胞肺癌中最常见的副瘤综合征如低钠血症、Lambert-Eaton综合征及抗Hu抗体介导的副瘤综合征等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诊治进展及预后进行述评.深入探讨副瘤综合征的病理机制与SCLC临床特点和预后的内在联系,为SCLC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5.
何伟  齐东江  徐阿曼  袁笑  陆震 《安徽医药》2016,20(6):1054-1060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omeprazole, ome)是否会增加小鼠胃癌的发病率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单纯对照组、ome低剂量组(6mg/kg)、ome高剂量组(30mg/kg)、甲基硝基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 MNNG)组、MNNG ome低剂量组、MNNG ome高剂量组,MNNG加入饮用水中(100mg/L)小鼠自由饮用。每组7只小鼠,常规饲养24周后处死小鼠收集标本并计算小鼠脾脏重量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胃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及脾脏中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C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 NAG)含量; 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胃P21、P53、mTOR表达。结果:ome组与对照组相比及MNNG组与ome 组相比,小鼠脾重指数、血清及脾脏中溶酶体酶活性明显下降;与MNNG组相比ome 组小鼠胃癌发生率明显增加,尤其是MNNG ome高剂量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53表达增加,p21表达减少,mTOR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e可以促进胃癌发生,其机制可能是和抑制小鼠体内溶酶体及其水解酶的活性,从而降低小鼠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6.
对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思考。讲述目前医学检验专业本科阶段教学中的三个主要环节,如何把握并处理好这三个教学环节。做好医学检验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值得从事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的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相关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临床分型、手术修复的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医附属医院200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1例胆囊切除术导致医源性胆管损伤行手术修复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电话随访预后。结果 31例患者年龄M (P25, P75)为44 (37, 57)岁,男性11人,女性20人。行开放胆囊切除术11人,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20人(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4例在行胆囊切除术中发现胆管损伤;非术中发现胆管损伤的27例患者中21例首发症状表现为黄疸,19例在行内引流手术前明确受伤部位。中华医学会胆道损伤临床分型:Ⅱ1、Ⅱ2、Ⅱ3的比例分别是74.2%、22.6%、3.2%;临床分类:a、b、c、d的比例分别是35.5、9.7、35.5、19.3;2例合并血管损伤。即时处理、早期处理(≤2周)、延迟处理(2周)的比例分别是12.9%、19.4%、67.7%。干预方式上胆总管端端吻合、桥式内引流+Y管外引流、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外引流管置入的比例分别是3.2%、3.2%、25.8%、67.7%。修复术后30天内并发症(Clavien-Dindo Classification≥3)发生率是35.5%,长期并发症发生率是41.9%。延期修复术后胆肠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即时修复(P=0.043),延期手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Clavien-Dindo Classification≥3)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即时手术和早期手术组(P值分别为0.017、0.044),但三者间的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存在胆管组织缺损的胆管损伤是远期胆管炎反复发作的预测因素。结论胆肠吻合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胆道损伤的手术方式,延期手术可能有利于患者的预后,胆囊切除相关医源性胆道损伤中存在胆管组织缺损的损伤类型与修复手术后远期发生胆管炎反复发作明显相关,行确定性修复手术应注意胆管的整形。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以及联合检测对肝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期间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肝转移分为肝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通过卡方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进一步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并通过ROC曲线确定CEA、CA19-9的临界值及评估CEA、CA19-9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血便、乙肝、分化程度、肝功能指标、NLR、PLR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无相关关系(均P0.05),而体重下降、原发灶位置、CEA、CA19-9与结直肠肝转移具有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体重下降和CEA5 ng/ml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得到:CEA和CA19-9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8.6和16.86(敏感度:67.4%和63.0%,特异度:90.0%和80.0%)。CEA以及CEA联合CA19-9检测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效能较高(AUC=0.787,P=0.000;AUC=0.777,P=0.000)。结论 CEA和体重下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单独CEA或者联合CA19-9检测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效能较高,可作为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评价各型胆肠内引流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2~2001年手术治疗的1232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资料,对其中的334例胆肠内引流术病例的适应证、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总结。结果胆肠内引流组发生术后并发症57例(发生率17.1%)。死亡5例,分别死于腹腔内出血、吻合口瘘及肝功能衰竭等。近5年中因肝内胆管结石而行胆肠内引流术者无1例死亡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胆肠内引流术在肝内胆管结石的处理上有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肝切除在临床上推广,胆肠内引流术逐步减少,其适应证亦愈来愈严格;它对不能切除的胆管狭窄有重要意义;胆总管十二指肠内引流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应摒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