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应用PDCA循环提升我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提高临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比较2020年2月至4月(改善前)和2020年5月至8月(改善后)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例数及申请到报告TAT时间的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 经过PDCA循环后,新冠病毒核酸报告的检测量由28例/月提...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外周血中的比例改变,并探讨其在疾病进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活动期及稳定期RA患者,采用细胞内染色的流式细胞术及定量PCR的方法,分别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检测FoxP3表达,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RA患者CD4和CD25双阳性细胞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而活动期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和CD4 CD25 FoxP3 细胞明显低于稳定期和对照组(P<0.05).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相一致.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时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细胞明显减少,这群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53.
目的采用自行设计的颈环结构引物,建立外周血检测microRNA-34a(miR-34a)的检测方法,并初步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s)样品的检测。方法用TRlzol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总RNA,以颈环结构的RT引物逆转录出相应的cDNA,然后以miR-34a的PCR引物进行PCR检测,电泳观察结果。结果建立的颈环RT—PCR能正确检测miR-34a。在RA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miR-34a的表达,其中初发者栓出率较高(2/6),复发者检出率为(1/9);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和治疗好转者未见表达。结论成功建立检测miR-34a的方法,miR-34a检测可能对RA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荚膜厚度不同的鲍曼不动杆菌激活鼠巨噬细胞Raw 264.7炎症复合体能力的差异。方法: 采用刚果红染色法观察鲍曼不动杆菌荚膜,筛选出荚膜厚度差异显著的两株菌株。将两株菌分别感染Raw 264.7,以实时定量 PCR法分析感染6 h的细胞NOD样受体家族3(NOD like receptors, NLRP3)、Caspase 1和IL 1β基因表达量;流式细胞术分析感染1、3和6 h的细胞活性氧表达量。结果: 刚果红染色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鲍曼不动杆菌周围一圈不着色的荚膜,选择出荚膜厚度差异显著的两株鲍曼不动杆菌用于感染细胞。不同荚膜厚度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均可刺激Raw 264.7细胞NLRP3、Caspase 1和IL 1β mRNA表达上调,其中厚荚膜菌株诱导细胞NLRP3和IL 1β mRNA表达能力显著高于薄荚膜菌株(P<0.05);不同荚膜厚度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3 h和6 h时,细胞活性氧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厚荚膜菌株诱导活性氧表达能力显著高于薄荚膜菌株(P<0.05)。 结论: 不同荚膜厚度的鲍曼不动杆菌活化鼠巨噬细胞炎症复合体能力存在差异,厚荚膜菌株诱导炎症复合体活化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我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及Ⅰ类整合子(int Ⅰ 1和qacE△1-sul1)的携带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法对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进行药敏试验,选出34株多重耐药菌株,用PCR法检测其相关耐药基因16种.结果:在34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获得白血病干细胞并进行特征鉴定。方法体外培养AM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观察其形态学特征、长期存活及增殖特性,用染色体分析和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研究其核型和细胞表面标志,用RT-PCR技术分析其nucleostemin、Bmi-1、ABCG2、prominin1、OCT4、Nanog等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培养的白血病细胞呈集落样悬浮生长,在体外能存活12个月以上并保持增殖特性。染色体核型呈亚四倍体。表达上述干细胞相关基因。细胞表面表达CD38、CD29、CD44和HLA-DR,弱表达CD19和CD71,不表达CD34、CD13、CD2和CD105。结论经培养获得的白血病细胞,具备肿瘤干细胞的一些特征,提示为白血病干细胞。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了解该市某医院近3年来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分析其耐药谱变迁及泛耐药情况,金属酶产生情况,为临床了解及防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ICU2005~2007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细菌鉴定仅,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采用头孢他啶和2-巯基丙酸的双纸片琼脂扩散表型协同试验筛选产金属酶菌株.结果 3年间共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358株,其中2005年87株,2006年102株,2007年169株,其中通过呼吸道感染占82.12%.泛耐药菌株感染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3株(占3.45%),2006年8株(占7.84%),2007年有21株(占12.43%),且泛耐药菌株感染的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相关.金属酶表型阳性株共检测出5株,阳性率为15.63%,其中2006年2株,2007年3株.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呼吸道感染方式为主,其泛耐药菌株感染率呈上升趋势,金属酶产生率低,不是主要耐药机制.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感染泛耐药菌株的几率越高.应加强ICU病房环境和人员消毒,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定值和播散,重视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监测.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从脐血CD34^+造血细胞诱导DC2的方法及CD40分子在DC2分化诱导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磁珠从脐血中分离出CD34^+造血干细胞,以rhIL-3(10ng/mL)、rhFlt-3L(100ng/mL)和rhGM-CSF(100ng/mL)诱导其向DC2分化,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DC2表型,并观察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诱导DC2分化成熟的作用。结果 人脐血CD34^+造血细胞在rhIL-3、rhFlt-3L和rhGM-CSF联合诱导培养12d,获得具有DC2样(淋巴样DC)形态的细胞,然后分别加入rhIL-3+抗人CD40 mAb(Ⅰ组)或rhIL-3+TNF-α(Ⅱ组)诱导DC2的分化成熟,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发现Ⅰ组和Ⅱ组Lineage^-(CD3、CD14、CD16、CD19、CD56)CD123^+细胞的HLA-DR、CD83、CD86、CD80表达率分别为88.78%、37.38%、32.83%和99.08%;78.87%、32.29%、29.57%和98.86%。结论 体外联合多种细胞因子从CD34^+造血细胞成功地诱导出富集DC2表型的细胞,抗人CD40 mAb可以促进DC2的分化成熟。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评价表型确认金属-β-内酰胺酶的四种方法,寻求适合实验室常规开展的表型确认方法.方法 分别用改良Hodge试验、纸片扩散法、E-test纸条检测法和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临床分离的7株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的金属-β-内酰胺酶产酶情况,并用PCR方法进行确认.同时对这四种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评价.结果 四种方法均能检出金属-β-内酰胺酶.结论 E-test纸条检测法是临床实验室表型确认金属酶的最好方法.改良Hodge试验是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初筛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