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7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将其中急性期和(或)恢复期接受过现代正规康复治疗的患者设为康复A组(61例);未接受过现代正规康复治疗的患者设为康复B组(57例);另设急性期和(或)恢复期接受过现代正规康复治疗而后遗症期出院回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53例)。康复A组、康复B组采用现代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对照组出院回家自行康复锻炼。对3组患者分别在入选时(V0)、入选第1个月末(V1)、入选第3个月末(V2)和入选第6个月末(V2)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Fugl-Meyer评分,V1康复B组较V0增加(P〈0.01);V2康复A组较V1增加(P〈0.05),康复B组较V1增加(P〈0.01);V3康复A组与康复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的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2.
石杉碱甲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石杉碱甲(HuperzineA,商品名:哈伯因),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5例轻、中度AD犤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10~25分犦患者进行了随机、单盲、16周临床试验,其中35例为石杉碱甲组(应用石杉碱甲3次/d,0.1mg/次),30例为单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0.3mg/d石杉碱甲治疗16周时,石杉碱甲组较安慰剂组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及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分数显著改善犤(23.1±2.0)比(18.1±2.6)分,(1.1±0.2)比(2.0±0.1)分,(39.5±7.5)比(47.5±6.1)分犦(t=2.448~3.010,P<0.05或0.01);石杉碱甲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MMSE,CDR及ADL分数分别改善3.3,0.9,7.5分(t=3.106,t=2.101,t=3.055,P均<0.01)。石杉碱甲治疗8周时,MMSE分数提高1.2(P<0.05)。35例服用石杉碱甲的患者中,3例(3/35)出现轻度胆碱能兴奋性不良反应;安慰剂组中2例(2/30)出现头晕、恶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74)。结论:石杉碱甲能有效治疗轻、中度AD患者。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ADL的影响。方法:193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分为3组,曾接受过急性期和/或恢复期综合康复治疗而后遗症期继续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第1组64例;未接受过综合治疗,后遗症期才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患者为第2组67例;接受过综合治疗而后遗症期自行康复锻炼的患者为第3组62例。综合康复治疗内容包括神经生理学疗法、运动再学习疗法、作业疗法、认知及语言能力训练等。3组患者分别在入选时(V0)、治疗第1、3和6个月末(V1、V2及V3)时分别进行Bathel指数(BI)评分;并在V3时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BI评分,V0时,第1、3组明显高于第2组;V1时,第2组明显高于V0时(P〈0.01);V2时,第1组与V0时比较明显上升,第2组较V1时又上升(均P〈0.05);V3时,第3组与V0时比较有下降(P〈0.05)。疗效评定,第2组明显高于第1、3组,第1组高于第3组(56.7%与35.9%、19.4%,P〈0.05,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早期未得到正规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ADL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南宁市辖区在职人员身体功能参数、身体素质参数和身体成分参数与骨质疏松(OP)风险参数的关系,建立OP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南宁市辖区在职人员7 082名,按照《2003国民体质检测标准手册》测定收缩压(SBP)、肺活量(VC)、台阶试验(HST)的成人台阶指数(HSTI)、成人坐位体前屈(BAIS)、握力(HGS)、成年人纵跳(VJHT)、成年人闭眼单脚站立(TSEC)、成年人俯卧撑(PU)、成年人选择反应时(CRT)及体质蛋白率(BCP),利用定量超声测定仪检测跟骨骨密度,数值性资料均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不同职业工作强度级别T值、Z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OP风险效果,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880(95%CI:0. 856~0. 905),P0. 01,模型的预测价值好。结论 OP风险预测模型证明入选模型的身体功能参数、身体素质参数及身体成分参数为纳入因子的多因素模型预测价值较好,实现了体质检测对OP风险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5.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45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训练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训练组同时配合早期吞咽康复训练,内容包括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舌部运动,屏气发声及摄食训练,每日2次.治疗4周后采用吞咽X线透视检查法(VFS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进行评分,并检查血钠、钾、白蛋白水平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训练组治疗后VFSS评分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7.3±2.8与4.0±0.6、4.7±1.9,P<0.01);吞咽障碍恢复19例,对照组3例,训练组吞咽障碍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9.1%与19.1%,P<0.01);治疗前后血钠、钾、白蛋白含量及吸人性肺炎发生率比较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系统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43例TIA患者(TIA组)及43例体检者(对照组)血清hs-CRP的浓度,在1年的随访期内记录入选者再次发生TIA及脑梗死事件的情况,分析hs-CRP与TIA预后的关系。结果:TIA组血清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1年的随访期内,TIA组、对照组发生TIA分别为15例(34.88%)、4例(9.30%);发生脑梗死分别为9例(20.93%)、1例(2.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s-CRP与TIA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有关(P<0.01),高水平hs-CRP(≥4.5 mg/L)患者在随访期内再次发生TIA、脑梗死的几率均比低水平者明显增高(P<0.05)。结论:hs-CRP可作为TIA患者的预后指标,血清CRP水平高的TIA患者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37.
庞声航  阳初玉  徐薇  黄东挺 《内科》2011,6(1):11-13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5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筛查,其中出现抑郁、焦虑患者为58例,将58例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患者入院时即应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2周、4周及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效果评定,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观察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74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分为接受过现代康复治疗的为康复一组(59例)、未进行康复治疗的为康复二组(59例)、在我院接受过康复治疗而后遗症期出院回家自行康复锻炼的患者做对照组(56例).康复一组、康复二组采用现代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对照组出院回家自行康复锻炼.对3组患者分别在入选时(V0)、入选第1月末(V1)、入选第3月末(V2)和入选第6月末(V3)分别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thel指数(BI)评分.结果:Fugl-Meyer评分和Bathel指数(BI)评分,V1康复二组较V.增加(P<0.01);V2康复一组较V.增加(P<0.05),康复二组较V1增加(P<0.01);v3康复一组与康复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评分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对早期未得到康复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