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中国医学   4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PMN)的影响,以阐明其作用机制,为隔药饼灸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核酪口服液组、穴位隔药饼灸4组,每组12只。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血清中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穴位隔药饼灸和核酪口服液组PMN吞噬指数均有降低(P0.05),且穴位隔药饼灸组降低效果更优(P0.05)。结论:穴位隔药饼灸能改善慢支大鼠肺与气管组织损伤情况并控制炎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PMN吞噬指数,起到有效控制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胃黏膜损伤后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物质细胞色素C(Cyt-c)、凋亡激活因子-1(Apaf-1)表达及艾灸"足三里"、"梁门"穴对胃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艾灸预处理保护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内在机制。方法:24只wister健康大鼠随机分为3组,8只/组,即捆绑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艾灸穴位组。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Cyt-c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AI)、Apaf-1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AI、Cyt-c和Apaf-1表达上调,与捆绑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艾灸穴位组AI、Cyt-c和Apaf-1表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无水乙醇灌胃可引发急性胃黏膜损,经线粒体Cyt-c→Apaf-1信号转导途径启动细胞凋亡程序,而艾灸足阳明胃经"足三里"、"梁门"穴预处理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其保护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内在机制可能与下调线粒体凋亡通路Cyt-c和Apaf-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3.
24.
所谓多经司控同一脏(腑)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经脉由于其循行分布上的特点,能同时对某一脏(或腑)发生双向良性的调整作用.是十二正经与体内脏腑相互联系的共同特点.在以往的大量研究报道中,大多只注重一经对一脏(腑)的调整作用,而对多经司控同一脏(腑)的现象很少关注.  相似文献   
25.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窦胆囊收缩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与胃的特异相关性的内在机制.方法: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A.生理盐水组;B.阿托品组;C."足三里"组(足阳明经);D."阳陵泉"组(足少阳经);E."四白"组(足阳明经);F."承筋"组(足太阳经).除A组外,各组均静脉滴注阿托品,与此同时C~F组分别电针"足三里""阳陵泉""四白"及"承筋"穴20 min.取胃窦平滑肌组织,采用RT-PCR方法测上述组织内胆囊收缩素受体基因(CCKA-R-mRNA)的表达.结果:电针足阳明经"足三里""四白"能上调胃窦组织中CCKA-R-mRNA的表达(P<0.01),电针足少阳经"阳陵泉"及足太阳经"承筋"穴则无此效应(P>0.05).结论:①CCKA-R-mRNA表达增强是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功能产生兴奋作用的内在机制之一,针刺足阳明经对胃运动的影响,不仅与相关的脑肠肽的释放有关,还与其相应受体基因表达的强弱有关;②足阳明经与胃相关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艾灸预处理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艾灸诱导HSP70与上述因子的关系,从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探讨艾灸预处理保护胃黏膜损伤的机制。方法:将32Wiste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捆绑组、模型组、艾灸穴位组、艾灸非穴组。艾灸穴位组和艾灸非穴组大鼠艾灸预处理8d,捆绑组和模型组大鼠只捆绑,不艾灸。除捆绑组外,其余各组制备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黏膜HSP70,胃黏膜细胞凋亡,Apaf-1,Caspase-9,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捆绑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黏膜HSP70表达,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胞浆Cyt—C,Apaf-1,Caspase-9,Caspase-3,Bcl-2和Bax含量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穴位组大鼠胃黏膜HSP70表达和Bcl-2明显增加(P〈0.01),而细胞凋亡指数,胞浆Cyt—C,Apaf-1,Caspase-9,Caspase-3,Bax均显著降低(P〈0.01)。与艾灸穴位组相比,艾灸非穴组大鼠胃黏膜HSP70表达和Bcl-2显著降低(P〈0.01),而凋亡指数,Cyt—c,Apaf-1,Caspase-9,Caspase-3,Bax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艾灸通过上调大鼠胃黏膜细胞HSP70表达,并影响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因子Cyt—C,Apaf-1,Caspase-9,Caspase-3,Bcl-2和Bax,由此抑制胃黏膜细胞凋亡,达到保护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近十年针灸减肥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毫针、电针、穴位埋线法、耳穴疗法、艾灸疗法、针药结合、推拿按摩及电疗法7个方面综述近十年针灸减肥的临床研究现状,并作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针刺足阳明经上下对应的四白、内庭穴对胃蠕动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足阳明经与胃的相关规律。方法:选择12 例正常人及3 例胃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四白、内庭及左右旁开对照点进行针刺,并以B超显像观察针刺前后胃蠕动波频率、电子标尺测蠕动波幅,同时摄片记录。结果:针刺足阳明经的四白、内庭穴对胃蠕动功能有特异性影响。结论:足阳明经四白、内庭穴对其相应的内脏有特异性,为临床调整消化系统功能的有效穴  相似文献   
29.
背景针刺对经络(穴位)内能量代谢规律及特征的影响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目的观察电针对家兔足阳明经穴内组织氧分压的影响.设计随机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在湖南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完成.对象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体质量2.0~2.5kg,雌雄兼用.干预对家兔足阳明经穴位梁门、天枢、足三里、解溪4穴及相应穴位左、右各旁开1 cm对照线(点)共3组12个穴点进行电针处理.主要观察指标动态观察上述12个穴点在电针前后组织PO2的变化情况.结果电针家兔足阳明经上述各穴点后,其针后即刻与针前、针后15 min与针前比较组织PO2值均明显降低(t(8)>2.365或3.499,P<0.05或0.01);而绝大部分非经对照观察点变化不明显(t(8)<2.365,P>0.05).结论①针刺能使经穴内的组织PO2明显降低,提示针刺作用的产生与所刺激穴位内氧的消耗加大、代谢旺盛密切相关.②经穴线与非经穴线比较其PO2的变化具有相对特异性,提示经络通路的存在.  相似文献   
30.
针刺“足阳明经”胸腹段对家兔胃液酸度影响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子电极法持续监测家兔胃液pH值,用阿托品灌胃造成胃酸分泌抑制模型。观察循经动态刺激体表足阳明经胸腹段对胃液pH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阿托品灌胃后30~min胃液pH均较灌胃前升高,足阳明经刺激组则无明显升高,胃液pH变化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说明循经逐点动态刺激足阳明经使胃酸偏离正常的水平降低,即对胃酸分泌有一定调整作用。刺激非经组其调整作用不明显。此结果进一步证实体表足阳明经与胃分泌有相对特异相关性。体表节段刺激组对胃液pH变化率也有一定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