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44篇 |
免费 | 166篇 |
国内免费 | 15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14篇 |
妇产科学 | 12篇 |
基础医学 | 140篇 |
口腔科学 | 47篇 |
临床医学 | 466篇 |
内科学 | 409篇 |
皮肤病学 | 15篇 |
神经病学 | 142篇 |
特种医学 | 14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368篇 |
综合类 | 1064篇 |
预防医学 | 415篇 |
眼科学 | 11篇 |
药学 | 490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441篇 |
肿瘤学 | 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115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185篇 |
2013年 | 146篇 |
2012年 | 171篇 |
2011年 | 180篇 |
2010年 | 162篇 |
2009年 | 226篇 |
2008年 | 208篇 |
2007年 | 204篇 |
2006年 | 191篇 |
2005年 | 214篇 |
2004年 | 154篇 |
2003年 | 154篇 |
2002年 | 151篇 |
2001年 | 156篇 |
2000年 | 136篇 |
1999年 | 144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120篇 |
1996年 | 111篇 |
1995年 | 73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1.
目的 研究超声介入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患者的疗效及复发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S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超声表现进行分型,并分别采用超声引导肩峰下滑囊注射(单纯注射组)以及超声引导肩袖肌腱松解术联合肩峰下滑囊注射(联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术后1周及1,3,6月的疗效差别。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1,3,6月的VAS,CMS和OSS评分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术后6月均有复发病例,单纯注射组及联合治疗组的晚期复发率分别为34.9%及10.2%,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SIS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但对于超声诊断为SIS 2型的患者,应采用超声引导肩袖肌腱松解术联合肩峰下滑囊注射,以降低晚期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腓骨近端截骨术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符合要求的96例内侧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式不同分为TKA组50例和腓骨截骨组4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住院费用及手术前后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膝关节HSS评分及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腓骨截骨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均低于TK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HSS评分显著升高、VAS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腓骨近端截骨术与TK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均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但腓骨近端截骨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患者,男,3l岁,因外伤后头颈部疼痛不适,右手麻木2d急诊入院。患者2d前在当地诊所行颈部按摩时出现四肢麻木,不能活动,后四肢活动恢复,但感头颈部疼痛不适,右手麻木严重,故到本院诊治。既往患者曾自觉左侧小腿麻木1a,行中医治疗,无明显效果。查体:生命体征稳定,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全身皮肤、粘膜无黑色素痣和黑色素沉着,心肺腹无明显异常。轮椅入病房,头面部感觉过敏, 相似文献
54.
1998年3月~2003年1月.我们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和足踝部创面21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锁骨钩钢板在锁骨远端创伤的应用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进一步防治措施。方法:2001年9月至2008年2月治疗50例锁骨远端创伤患者,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19~77岁,平均43岁。新鲜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36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4例。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测量肩关节前屈上攀活动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采用Karlsson标准及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7~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1周所有患者均能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术后6周均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按照Karlsson标准,优44例,良6例。对患肩进行Constant—Murley评分,术前患肩平均(73.8±8.3)分,术后平均(59.6±6.7)分,术后评分高于术前。无伤口感染发生,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均得到及时治疗,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肩锁关节再次脱位。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固定坚强可靠、能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同时又能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6.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复杂型的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外科治疗中的适应证,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2年6月~2008年6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1~75岁,平均49岁.其中12例选择肱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其余10例行肩关节置换术.术后3周内颈腕带悬吊,常规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术后6周、半年复查肩关节X线片.结果 22例均获随访,时间7~28个月(平均20个月),无骨折不愈合、钢板松动、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分别按Neer、Constant、oxford等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本组病例疗效满意、功能恢复好,随访肩关节活动度、疼痛可视性评分等,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 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外科治疗是首选,但具体选择肱骨近端解剖钢板还是关节置换,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骨量以及全身状况合理评估.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与其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待其发展到肩关节炎的终末期再行肩关节置换,不如一期进行肩关节置换,让患者尽快重获无痛又能活动的肩关节,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7.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 探讨适合胫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67例,根据选择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交锁髓内钉、加压钢板组和外固定支架3组,临床观察结合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延迟愈合、不愈合作为判断临床疗效标准。结果 髓内钉组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加压钢板组和外固定支架组,外固定组的骨折延迟愈合率高于其他两组;并发症包括骨不连、关节僵硬及畸形愈合,发生率为22.4%,其中骨不连发生率为13.4%。结论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骨不连为胫骨骨折常见并发症,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58.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6%~47%[1],一旦发生出血,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院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02例,其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69例,女33例;年龄9~82岁,平均年龄43.2岁。按GCS评分[2],3~5分36例,出血11例(31%);6~8分66例,出血7例(11%)。通过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及CT扫描,诊断为原发性脑干损伤22例,弥漫性脑肿胀5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43例,脑内血肿6例,硬膜外血肿26例。1.2诊断:全部病例中只有18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宣教效果,提高孕妇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意识,减少孕妇孕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我院产科住院的3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予以孕期健康教育,对照组未予孕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妇在孕期、产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参加孕期健康教育后坚持盆底肌训练、返院咨询及坚持治疗的产妇人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病人数及严重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期产妇进行科学规范的盆底肌训练方面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产妇对此病预防的积极性,减少孕妇孕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值得医院孕期健康教育中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