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为验证珍珠口疮冲剂的临床疗效与该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等,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于1997年10月至1998年2月对珍珠口疮冲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2.
血清药理学研究中含药血清是否需灭活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药复方的体外实验以口饲给药后采集的血清作为被研究的对象 ,由于客观地模拟了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将中药粗提物直接加入反应体系中进行药理学观察实验方法中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 ,使所得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可信性。在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的实验研究中 ,含药血清制备技术的规范化研究是血清药理学研究的基础。血清灭活是含药血清制备技术规范化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多数学者都采取灭活血清的方法 ,但这一作法的实验结果是否影响药物疗效的正确评介有待商榷 ,现综述于下。1 灭活原理血清中原有许多酶、…  相似文献   
113.
费菜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费菜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小鼠灌胃给药,观察费菜对小鼠的毒性反应.结果:费菜最大耐受量为600g生菜/(kg·d);LD50>300×3=900g生菜/(kg·d).灌胃3次/日的一组小鼠,死亡数3只,于第3次灌胃后4~5h死亡,死前表现为活动减少,反应迟钝,蜷缩不动.解剖肉眼观未见心、肝、脾、肺、肾等脏器明显病理改变.灌胃2次/日的一组小鼠,无小鼠死亡.所有小鼠灌胃24h后,一切观察指标正常,未见明显中毒症状,亦无动物死亡.7日后处死并解剖,肉眼观察主要脏器无明显的病理性改变.结论:人食用费菜最大耐受量为51.42g生菜/(kg·d),在此剂量范围内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4.
论述上病下取治口疮的理论依据,类型,治法,常用方药等,并附临床验案例证。  相似文献   
115.
小建中汤、大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三方均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是仲师在古代“建中”哲学思想指导下创建的系列方药。历代医家对其论述颇多,临床应用广泛,实已形成一较为独立的治疗大法,笔者试将其从广义“八法”中抽象出来,以“建中法”为名作专门探讨。  相似文献   
116.
新订龙胆泻肝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龙胆泻肝汤具有在治疗肝胆实火及肝胆湿热证方面而闻名,然近年来不断报道服用后出现毒副作用,威胁到人们的健康。有必要对其修订,从新订的原因、新订的龙胆泻肝汤组成、方解、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来阐述。  相似文献   
117.
有关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报道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医家王清任创用治疗中风的名方,后代临床实践证明,该方疗效卓著。本文搜集近年用本方治疗中风千余例报道,分析如下: 一、用药时机与适应证: 中风,大致有出血性与缺血性之分,无论何者,补阳还五汤的使用,基本上以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为宜,特别是出血性中风更须待急性期过去,患者神志恢复后方可应用。吕程序观  相似文献   
118.
九仙散,由人参、款冬花、桔梗、桑自皮、五味子、阿胶、乌梅各一两、贝母半两、御米壳八两(去顶,蜜炒黄),共九味药组成。具有敛肺止咳,益气养阴之功。用治,久咳不已,脉虚气弱,咳甚则气喘自汗,脉虚数者,是临床上治疗咳嗽的极为常用的方剂。  相似文献   
119.
为了观察珍珠口疮冲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用珍珠口疮冲剂治疗90例,用华素片治疗30例作对照。  相似文献   
120.
台湾中医药,源于大陆。1949年后,由于人为因素,使台湾的中医药事业曾一度发展缓慢,直到本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性的中医热的掀起,以及台湾民众对中医药的殷切需求,才使台湾各界对中医日渐加以重视,政府有关部门也注意了中医药管理与科研,设立了专门机构,从而使台湾的中医药得到较大的发展,作为祖国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方剂学,这一时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就台湾近年来方剂学发展的概况,简要介绍如下: 1 深入研究古方 1.1文献整理中医古方浩如烟海,致力于整理,探究古方是台湾学者努力的方向之一。学者林钲明,从《伤寒论》的桂枝汤研究着手,在大量历代医籍中,对桂枝汤及其类方,进行了广泛的搜集、探讨,集得类方共110首,并分别对每一首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及简要配伍意义、使用宜忌等均一一作了详尽介绍。林氏还研究了《和剂局方》的四物汤,及宋以后主要方剂著作中四物汤的相似方,共集得四物汤类方131首,详细叙述了其出处、组成、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