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0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6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45篇
口腔科学   70篇
临床医学   328篇
内科学   277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62篇
特种医学   1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30篇
综合类   1079篇
预防医学   463篇
眼科学   62篇
药学   408篇
中国医学   509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1980年Zimmermann报告了电场诱导细胞融合的新技术。它主要包括两个电过程:一是以电介质电泳使细胞形成“串珠”,达到细胞紧密接触;二是以瞬间直流高压电脉冲使细胞发生可逆电穿孔,相邻细胞的细胞质沟通,达到细胞融合。由于这一技术具有可使差异较大的细胞发生融合,在显微镜下能观察融合过程,物理刺激对细胞无毒性,融合率较PEG法高等优点。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现已在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菌细胞,以及脂质体、质粒与细胞的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应用研究。我们用这一技术建立鼠B淋巴细胞杂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对于处于常规治疗中的心肌梗死后的心 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冠心病陈旧心肌梗死病例(OMI),共29对(58例);男性27对,女性2对;配对主要条件:性别、年龄、梗死部位、梗死后时间、高血压病史及分级;糖尿病史;采用病例配对、随机进入试验、交叉、单盲的试验设计;结果分析采用方差分析(ANOV/F检验)。结果:综合交叉试验结果,Trimetazidine处理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低于对照组(F=4.20,P<0.05);对于清醒时间段即活动时间段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分析显示:Trimetazidine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F=5.87,P<0.05);对于Lown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的单独分析,也显示出其较明显的抑制作用(F=7.61,P≈0.01);对于OMI后LVEF≤40%患者组的室性心律失常,Trimetazidine也表现出明确的抑制作用(F=5.43,P<0.05)。结论: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所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除基础药物的处理外,应用曲美他嗪可对其产生显著地抑制作用,并减少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改善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可能是此作用的主要基础。  相似文献   
73.
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中输血传播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对称和不对称PCR法 ,以地高辛素标记双链和单链探针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 56例肝组织中输血传播病毒 (TTV)核酸 ,以探讨TTV的致病性。发现 51例非甲~非庚型肝炎肝组织中TTV总检出率为 2 7.5% ( 1 4 /51 ) ;5例非肝炎肝组织杂交阴性。TTVDNA主要定位于肝细胞核内 ,受染肝细胞见于急性、慢性和重症肝炎的肝组织。双链探针杂交结果与单链探针检测病毒基因链的结果一致 ,2例 ( 2 /6)例组织TTV基因链与互补链同时存在。提示TTV是导致肝炎的一种新病原 ,并且在肝脏内有复制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粗丝线环扎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26例.结果 术后随访26例.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8个月,疗效评定优16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2.3%.结论 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粗丝线环扎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5.
一氧化氮对红内期约氏疟原虫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的氏疟原虫感染早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红内期疟原虫的影响。方法:通过ELISA和Griess反应,观察疟原虫感染早期宿主体内细胞因子和NO对红内期虫体血症的影响及其效应。结果:疟原虫感染早期随着以IFN-γ分泌增加为主的Th1细胞免疫应答产生的过程,NO合成逐渐增加,红内期原虫血症受到抑制,一旦解除高水平NO的作用,虫体的增殖能力即可迅速得以恢复。结论:NO通过抑制裂殖子的侵袭力发挥抗红内期原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76.
我们自1990年起采用置换脑脊液(CSF)配合椎管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33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火草灸是彝族医用于治疗寒湿性病症的特色适宜技术,火草作为火草灸的施灸材料,临床用药混乱,无质量控制相关研究。该文针对火草的非挥发性成分,采用UPLC建立火草非挥发性成分化学指纹图谱及绿原酸等8个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寻找火草药材质量评价指标性成分,建立火草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了49批火草药材U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0个共有峰,指认了新绿原酸、绿原酸等8个酚酸类成分。除3批药材外,火草药材的相似度均高于0.89,表明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可用于火草药材的整体质量控制;火草中8个成分含量熵权得分与指纹图谱综合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875(P<0.01),表明所测的8个成分可作为指标性成分对火草进行质量评价。进一步,结合指纹图谱共有峰与8个酚酸类成分的含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得到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为火草质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实现基于UPLC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的火草药材质量控制,该结果可为火草的质量标准建立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8.
川赤芍与芍药共同作为《中国药典》著名药材赤芍的基原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且在花卉市场的潜力巨大。筛选稳定可靠的内参基因是开展川赤芍分子研究的必要前提。该研究从川赤芍的转录组数据中选取Actin和GAPDH 2个内参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qRT-PCR)检测2个候选基因在川赤芍的不同组织(韧皮部、木质部、茎、叶、叶柄、子房)和不同生长时期(萌动期、开花期、休眠期)的表达水平,然后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ΔCT和RefFinder综合分析2个内参基因表达的稳定性,结果表明Actin和GAPDH在川赤芍不同组织和不同生长时期中的表达模式均稳定。该研究进一步检测川赤芍转录组数据中8个基因(Pv-TPS01、Pv-TPS02、Pv-CYP01、Pv-CYP02、Pv-CYP03、Pv-BAHD01、Pv-UGT01、Pv-UGT02)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以Actin和GAPDH分别作为内参基因,8个基因在川赤芍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趋势均一致,验证了Actin和GAPDH作为川赤芍内参基因的可靠性。综上,该研究发现Actin和...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本研究通过动态观察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淀粉酶、TNFa、IL - 6、胰腺组织学变化程度的作用 ;同时观察其对SAP大鼠急性期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动态影响 ,以进一步了解大黄素治疗SAP的作用机理。方法 :用chetty法制作大鼠SAP模型 ,术后 0h 2 4h 30h 36h测定假手术组、SAP组及大黄素治疗组血清淀粉酶、血清TNFa.IL -6浓度及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 ,并取胰组织作病理学检查 ;同时应用TUNEL技术 ,分析各组各时相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①血清淀粉酶浓度 :术后 0h假手…  相似文献   
80.
TNFa、IL6与肝储备功能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TNFa、IL6与肝功能之间的关系 ,了解TNFa、IL6预测肝储备功能的方法可行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量 84例肝脏外科疾病的病人 (梗阻性黄疸 5 9例 ;肝硬化门脉高压 10例 ;肝癌 15例 )。外周血中TNFa和IL6的浓度。同时病人行常规肝功检测。结果 :肝病组外周血清中TNFa、IL6的浓度比对照显著升高 ,肝病组为TNFa13 .35± 5 .14(fmol l) ;IL6为 2 40 .6 2± 70 .17(pg l)对照组TNF为 6 .2 1± 2 .0 3(fmol l) ,IL为 93.75± 40 .5 7(pg l)肝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TNFa和IL6的P值均 <0 .0 1;肝功能越差TNFa越高 ,且在肝功A级、B级、C级三级间两两比较亦有差异P <0 .0 5。结论 :外周血中TNFa和IL6可作为肝功能损害的一种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