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5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18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Sipple′s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ipple’s综合征属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EN)Ⅱ型,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合并甲状腺髓样癌,临床上比较罕见.现报告1例.患者,女,28岁.1981年开始出现阵发性心悸、胸闷、头痛、头晕、双手颤抖,伴月经周期紊乱,经色黯,量少.在当地医院经内科治疗无好转,诊断不明.1991年发现右侧甲状腺肿瘤,在当地医院行肿瘤摘除术,病理报告为甲状腺髓样癌.遂在手术后3个月再行右侧甲状腺全切除 双侧颈淋巴结改良清扫术.术后仍有心悸、胸闷、头痛.1993年3月B超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肾移植后免疫抑制剂对长期存活的影响,寻找移植后不同时间合适的免疫抑制用药方案及其用药剂量。 方法:对肾移植一年以上、肾功能正常的497例患者进行5年连续随访。根据移植后2、3、5年的不同免疫抑制用药将患者分为三联、二联、传统二联治疗三组。统计各组的排异发生率,排异和无排异患者免疫抑制用药的种类、剂量及CsA浓度,对排异患者追踪排异发生前12个月内的药物更动情况。 结果:肾移植后2、3、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体外肿瘤抗原冲击致敏的白细胞介素 2 (IL 2 )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对肾癌小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相关的免疫机理。方法 :通过重组腺病毒的介导 ,将IL 2基因转入新鲜分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经肿瘤抗原冲击致敏后回输治疗原位肾癌小鼠 ,采用 4h5 1 Cr释放法检测脾脏NK和CTL活性。结果 :IL 2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经肿瘤抗原冲击后体内回输可使肾癌小鼠肺转移结节明显减少 ,存活期明显延长 ,40 %肾癌小鼠达到长期存活。治疗后荷瘤小鼠脾脏NK和CTL活性显著提高。结论 :IL 2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经肿瘤抗原冲击后自体回输是治疗肾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压力性尿失禁的TVT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力性尿失禁为腹内压突然增高时 (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或体力活动期间 )尿液的非随意性排出 ,常给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带来一系列社会、精神、家庭、职业、体力和性生活方面的困扰 ,生活质量受到明显损害。本研究报告我院采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吊带 (tension free vaginal tape,TVT)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1 资料和方法1.1 入选 TVT手术者条件  (1)常规检查 :精神、神志正常 ;无严重贫血、白细胞低下症 ;肝肾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无怀孕或期望再生育 ;未接受抗凝治疗 ;无急性泌尿道感染 ;无慢性咳嗽、咳痰 ;心电图检查无严重缺血…  相似文献   
15.
精索黏液性脂肪肉瘤发生在泌尿系统者较为罕见,患者早期无特殊症状。1997年5月至2002年11月我院收治3例精索黏液性脂肪肉瘤患者,对其施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过去20多年来,由于强效抗排斥药物的应用以及对感染的进一步控制,肾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短期存活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长期的移植存活率仍不尽如人意。首次移植后仅10年,就有50%接受肾移植的患者将返回透析治疗。尽可能地提高长期存活是器官移植面临的挑战。导致移植器官长期存活不佳的原因主要为亚临床排斥,以及与免疫抑制剂相关的毒性反应。因此,找到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案,寻求充分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以预防排斥反应和最大程度地减少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的平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下文将通过对两项大型临床试验的介绍,揭示吗替麦考酚酯(骁悉)在肾移植治疗中所具有的一些令人欣赏的益处。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患者血清α_1-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移植患者血清α_1一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郑军华,闵志廉,何长民,朱有华THECLINICALVALUEOFSERUMa1MI-CROGLOBULININTHECASEOFRENALTRANXPLANTATIONZhongJunhua;MinZhi...  相似文献   
18.
阑尾膀胱瘘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9.
百令胶囊在肾移植术后早中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研究百令胶囊在肾移植术后早,中期的免疫抑制作用,将肾移植患者分为3组,A组为百令胶囊+Pred+CsA,B组为百令胶囊+Pred+CsA+AzaC组为Pred+CsA+Aza。结果:1.急性排斥发生情况:A组16.5%(33/200),B组11.79%(33/280),C组16%(16/100),2.肝功能损害情况;A组18.5%,B组为21.07%,C组25%,3.白细胞下降,A组无,B组12  相似文献   
20.
免疫抑制药物对多囊肾病治疗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药物对成人型多囊肾病(APKD)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总结24例APKD患者肾移植并免疫抑制治疗[均为常规的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Aza)、泼尼松(Pred)三联方案]前后情况,对比观察的指标是腰部胀痛、肉眼血尿、高血压、多囊肾大小。结果:移植术后腰部胀痛症状改善最为明显; 术前频发肉眼血尿者为83.3%,术后减为12.5%,相差非常显著(P<0.01);高血压在术后1个月内改善不明显,而在术后1年时改善非常明显(P<0.01);多囊肾B超测定值,术前与术后各期相比, 大小无显著差异,呈现“稳定”状态。结论:APKD患者肾移植术后腰部胀痛、血尿、高血压等症状的改善可归因于免疫抑制药物的治疗作用。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APKD属基因决定基础上的免疫性疾病,或免疫因素在其病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免疫抑制药物可能对APKD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