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林萍清  闵军  刁良彪  阮剑铠  林成实 《中外医疗》2013,(24):45+47-45,47
目的探讨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救治的有效方案。方法该院2009年7月—2012年12月的65例低血糖昏迷病人,确诊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静脉注射,必要时加以5%~10%葡葡糖持续静滴治疗,并加大血糖的监测力度。结果 40例患者症状缓解迅速,神志转清;19例患者静脉滴注足量葡萄糖后,症状逐渐缓解,神志逐渐清醒;6例患者合并脑水肿加用糖皮质激素和甘露醇后意识逐渐转为清醒;无死亡病例。结论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平时要注重患者教育、低血糖的预防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4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诊断的患者,采用动态随机化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静滴,比较2组动脉血气分析及心率、呼吸变化情况,入住ICU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进而评价参附注射液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动脉血气分析及心率、呼吸频率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但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在入住ICU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上,明显少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静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3.
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干细胞在治疗性肝再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应用治疗性肝再生模型进行胚胎干细胞(ESC)源性肝干细胞肝内移植, 观察其在肝组织替代、体内的生长分化及成瘤性等情况,为ESC移植在难治性肝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倒千里光碱+70%肝部分切除建立BALB/c小鼠的治疗性肝再生模型。用荧光示踪剂CFDA SE 标记移植细胞,将经淤胆血清“病理微环境”筛选体系筛选出的ESC源性肝干细胞经门静脉移植入治疗性肝再生模型小鼠肝内。然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检测移植细胞体内分布、整合与肝细胞替代、体内生长分化等情况。2周后行白蛋白荧光免疫组化(双荧光染色)、血清白蛋白水平检测其功能状况。并通过观察其体内成瘤性对筛选出的ESC源性肝干细胞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CFDA SE标记的ESC源性肝干细胞肝内移植1周,受体小鼠肝实质内可见散在绿色荧光分布。2周后,肝实质内绿色荧光分布区域明显扩大,且可见类似肝索样结构排列。共焦白蛋白荧光免疫组化(双荧光染色)结果表明,受体小鼠肝组织内可见标记细胞表达白蛋白阳性信号(呈黄色荧光),血清白蛋白水平则无明显差异(P>0.05)。6周内未见畸胎瘤形成,而将未分化的ESC移植入小鼠腋区皮下6周后则可见畸胎瘤形成。结论: 经淤胆血清“病理微环境”筛选体系筛选出的ESC源性肝干细胞移植入治疗性肝再生模型小鼠肝内后可有效整合入宿主肝板、在肝内能进一步生长分化并部分表达肝细胞功能。其安全性较好,6周内未见畸胎瘤形成。  相似文献   
24.
热休克蛋白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对树突状细胞(DCs)成熟的影响,同时对其形态学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方法:从肝癌组织中提取HSP(gp96 )抗原肽复合物;肝癌细胞进行热休克处理诱导其表面表达HSP,再用DiI荧光标记;将两种HSP与DCs混合培养,动态观察DCs捕获抗原和成熟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情况下热休克蛋白对DCs成熟表型的影响。结果:使用DiI标记的方法良好地显示了DCs摄取抗原的形态学变化;DCs通过直接接触、包绕、形成囊泡和伸出伪足且末端形成囊泡4种方式摄取抗原;热休克蛋白可促进DCs成熟表型的表达。结论:DiI是适合DCs形态学研究的良好的荧光标记物;DCs捕获抗原有4种不同方式;不同热休克蛋白均可促进DCs成熟,但提取的热休克蛋白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淤胆血清"病理微环境"培养体系诱导胚胎干细胞(ESC)向肝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将小鼠ESC细胞系E14在无白血病抑制因子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自发分化为拟胚体,加入FGF-4和HGF初步诱导,然后置于5%淤胆鼠血清"病理微环境"筛选培养液中继续培养2周,然后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白蛋白和CK8/18免疫组化染色,白蛋白与转甲状腺蛋白RT-PCR检测,细胞糖原染色及尿素合成功能分析。结果: 经初步诱导分化的ESC置于5%淤胆血清"病理微环境"筛选培养液中培养,初期细胞生长受抑制,2周后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细胞呈现良好的均质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白蛋白和CK8/18表达;RT-PCR显示有白蛋白、转甲状腺蛋白等的mRNA转录;细胞有糖原和尿素合成功能。结论:采用含淤胆血清的病理微环境培养体系从经FGF-4和HGF初步诱导的胚胎干细胞中有效筛选出了具有功能的肝细胞,细胞有较好的均质性,为临床肝细胞替代治疗、获取丰富供体细胞来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6.
试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与小青龙汤证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阻肺(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支或/和肺气肿,包括部分发展为不可逆性气流阻塞的支气管哮喘。其急性加重期指患者在短期内咳嗽、气喘加重,痰量明显增多或痰呈脓性或粘液脓性,或伴发热等临床表现。典型小青龙汤证见于《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  相似文献   
27.
【目的】用流式细胞仪(FCM)快速检测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VEGF基因)在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转染表达,根据结果优化其转染表达条件。【方法】以加强型黄色荧光素蛋白(EYFP)为标记,用FCM快速检测重组质粒pIRES-EYFP/VEGF121在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中转染表达,根据结果优化pIRES-EYFP/VEGF121转染表达条件。【结果】pIRES-EYFP/VEGF121得以成功构建,并转染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优化的转染表达条件:在细胞数密度O.1xl0^6/mL,质粒孵育时间30min,质粒与脂质体混合物孵育时间15min,质粒与脂质体比例为1:1O,转染时间2h,NAIR-1作转染培养液时,转染效率达17.5%。【结论】以EYFP为标记,FCM可简便快捷地检测并优化外源性VEGF基因在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转染表达,可为研究VEGF基因修饰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移植和肝基因治疗打基础。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移植肝细胞在倒千里光碱(RS)处理的大鼠肝脏中的增殖情况。方法将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的肝细胞通过门静脉途径移植至RS或肝切除处理的大鼠肝脏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肝细胞数量及流式细胞仪检测S期细胞比率,从而了解供肝细胞在受体内的增殖。结果在接受RS和肝切除处理的大鼠肝脏中,移植的肝细胞数术后3、7、14、28d分别是41±4、67±4、154±10、248±23/1000个细胞,S期细胞比率分别是(4.37±0.21)%、(5.33±0.32)%、(9.55±0.72)%、(17.65±1.76)%,呈上升趋势。结论RS能够为移植肝细胞在受体内的增殖制造足够的增殖空间,在肝损伤造成的肝再生环境中,移植肝细胞的增殖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军  董芳 《福建中医药》2000,31(5):16-16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1月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 82例 ,中医辨证属于心脾肾阳虚水泛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 152例均符合 1977年全国第 2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 (均已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白血病及肾病等 ) ,随机分为治疗组 82例和对照组 70例。1.1 一般资料 :152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治疗组 82例 ,男 4 9例 ,女 33例。年龄 51~ 83岁 ,平均年龄6 2 .5岁。病程最短 8a,最长 34a,平均 2 9a。合并 型呼衰 9例 , 型呼衰 6 4…  相似文献   
30.
氟尿嘧啶免疫聚乳酸纳米微粒抗肿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载氟尿嘧啶(5-FU)免疫聚乳酸(PEA)纳米微粒(NPs),观察其对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鼠人胃癌移植模型的治疗效应。方法超声乳化法合成的载5-FU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纳米微粒,建立SCID鼠人胃癌移植肿瘤模型,观察药物对高表达VEGF胃癌移植肿瘤模型的治疗效应及其不良反应。结果空白对照组、未载药空纳米微粒组、5-FU组(20mg/kg)、抗VEGF单克隆抗体-未载药空纳米微粒组、抗VEGF单克隆抗体组、载5-FU纳米微粒组、5-FU(20mg/kg)加抗VEGF单克隆抗体组及抗VEGF单克隆抗体-载5-FU纳米微粒组(20mg/kg)的抑瘤率分别为0、6.61%、24.26%、27.94%、35.29%、37.50%、39.71%和52.21%,且载5-FU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纳米微粒组和未载药纳米微粒组的血白细胞数量及肝肾功能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含5-FU原药组血白细胞数量较空白对照组和抗VEGF单克隆抗体-载5-FU纳米微粒组下降34.43%和37.38%(P〈0.05):而肝转氨酶升高93.17%和66.56%。治疗组与对照组癌细胞凋亡指数相比,以抗VEGF单克隆抗体.载5-FU纳米微粒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抗VEGF抗体的实验组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含5-FU药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载5-FU抗VEGF单克隆抗体纳米微粒可提高5-FU的抑瘤率,并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加疗效,有效降低5-FU的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损害作用.是一种安全的新型药物纳米级靶向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