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目的对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采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呼吸内科护理实习学生200名,以随机法分为100名对照组(传统教学法)与100名研究组(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比较不同教学方法实际教学效果的差异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与实操考核成绩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教学指标完成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可通过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取得显著教学效果,使护生考核成绩提高,达到明确教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例大田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与大田原综合征的关系,为大田原综合征的诊断提供依据,完善基因型数据库.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大田原综合征临床资料、脑电资料及遗传学资料.结果:本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痉挛性发作,脑电图表现为爆发抑制型脑电图.结论:大田原综合征发病年龄早,预后较差,除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特异性脑电图改变,其遗传学特点也是确诊该病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闫玉梅 《护理研究》2010,(7):1945-1945
静脉输液是目前门诊患儿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静脉炎、变态反应、热源反应等。2009年3月-2009年10月,我院门诊输液室采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对60例门诊病人进行输液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殷毅峥  闫玉梅 《疾病监测》1999,14(6):222-224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分布广,发病率高,危害大且菌型复杂。因时间和地区的不同菌群和型别分布不断更替、变迁,致使该病流行特点也有所不同。为了解郑州市菌痢的变迁情况,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将70年代~90年代郑州市菌痢流行菌群变迁动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妇科恶性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为广泛、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广泛+盆清,次广泛+盆清).  相似文献   
16.
金荞麦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金荞麦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水(用磷酸调pH值至3.00±0.02)-乙腈(9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有较好的重复性,确定了金荞麦药材的11个共有峰,不同产地的金荞麦药材共有峰相对峰面积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本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金荞麦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HPLC法测定金荞麦中(-)-表儿茶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荞麦为蓼科植物金养麦Fagopyrum dibotrys(D.Don)Hara的干燥根茎。其有效成分为原花色素类缩合鞣质及其前体的混合物,包括(-)-表儿茶素[(-)-epicatechin]及其衍生物的单体、二聚体和多聚体。金荞麦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其质量标准中无含量测定项。文献报道的金荞麦药材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比色法和薄层扫描法,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金荞麦中(-)-表儿茶素的含量。1 仪器、试药与样品  相似文献   
18.
傍晚,隔壁又准时响起了“叮叮咚咚”的琴声,那是邻家女儿丹丹在弹钢琴。丹丹与我的女儿同岁,四岁时同拜一个老师学电子琴,今年暑假丹丹将要通过钢琴八级的考试,而女儿呢?看看满院子疯跑、疯玩的女儿,再瞅瞅角落里已是尘埃落满的电子琴,我不禁慨然轻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药口服制剂微生物超标的原因,研究控制措施。方法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从中药生产的各个环节仔细分析微生物超标的因素。结果找出微生物超标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结论微生物超标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