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应用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痰标本前处理方法,即方法I(NaOH-SDS标准裂解法)、方法Ⅱ(水煮法)、方法Ⅲ(NaOH-Triton X-100沸水浴裂解法)、方法Ⅳ(NaOH-TE-Triton X-100裂解法)。选取30例结核病患者痰标本,同时进行以上4种方法作对比,结果表明方法I、Ⅱ、Ⅳ分别比方法Ⅲ有显著性差异,而方法Ⅳ从灵敏度和特异性等方面又优于方法I、Ⅱ。提示取痰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依赖株和耐药株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差异。方法制作利福平浓度梯度培养基,观察利福平依赖株和耐药株结核杆菌在含不同浓度利福平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情况;采用抗酸染色和电镜观察二细菌的形态和超微结构;采用DNA测序技术分析细菌rpoB核心突变区的序列。结果利福平耐药菌株在200μg/ml利福平培养基上不生长,依赖株在700μg/ml药物培养基上生长旺盛。抗酸染色后电镜观察,利福平依赖菌株在含利福平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体粗大,细胞壁完整;对照培养基上的菌体细小,细胞壁破裂。测序分析二细菌在rpoB核心突变区均发生突变,其中依赖菌株的突变主要发生在531和526位,耐药株5个位点均有突变发生。结论利福平耐药株和依赖株结核分枝杆菌在形态学和超微结构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且这种差异可能与rpoB突变位点的不同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3.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分枝杆菌检验在结核病诊治和治疗中成为重要指标,目前抗酸杆菌检验最常见的方法是直接涂片,即萋-纳Ziehl-Neelsen氏染色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荧光法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成为结核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内也正在迅速推广和普及。我们对828份痰标本同时进行荧光法和萋-纳氏染色作对比,具体方法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1.1.1标本来源:取自门诊及住院结核病患者晨痰828份。1.1.2试剂: 荧光染液: ①0,1%金胺O液;②3%HCI酒精液;③0.… 相似文献
44.
45.
embB基因突变与结核分支杆菌耐乙胺丁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embB基因突变与结核分支杆菌耐乙胺丁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以期建立敏感、特异、简便、快速地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乙胺丁醇基因型的分子药敏试验方法。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标准株为对照 ,10 7株临床分离株经 16SrDNA聚合酶链反应 (PCR)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初步鉴定均为结核分支杆菌。传统的药敏试验显示 38株为药物敏感株 ,6 9株为耐EMB分离株 ;进一步进行EMBMICs测定 ,4株MICs为 5 μg ml,3株为10 μg ml,10株为 2 0 μg ml,2 3株为 30 μg ml,2 9株MICs≥ 5 0 μg ml。结核分… 相似文献
46.
47.
48.
目的 评价河南省Mtb药物敏感性测试的质量,规范并完善河南省结核病实验室药物敏感性室间质量保证体系。 方法 河南省6个受评估实验室按照《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测规程》中比例法药敏试验要求对河南省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下发的一线及二线药敏测试菌株58株进行比例法药敏试验,试验结果均报河南省结核病参比实验室(PRL),由PRL与标准结果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线药物INH、RFP、S和EMB的一致性分别为91.0%(151/166)、95.8%(159/166)、89.2%(148/166)和77.1%(128/168);二线药物平均一致性达到了94.9%(683/720)。 结论 河南省6个评估实验室一线药的INH和RFP及四种二线药物敏感性检测均达到WHO和国家要求,EMB的敏感性检测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应用PCR-SSCP技术直接快速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评价此方法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 (RFP)耐药性的意义。方法 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为对照、50例耐RFP(单耐和多耐)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12例RFP敏感菌株、35例耐RFP肺结核患者痰标本,采用PCR-SSCP检测痰标本和菌株中结核杆菌rpoB基因突变。结果 50例耐RFP菌株中有45例PCR-SSCP条带与结核分枝杆菌H37Rv条带有明显差别,与药敏试验结果做对比,PCR-SSCP检测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100%;12例敏感菌株与H37Rv条带一致,35份肺结核病人痰标本,21份痰PCR扩增阳性,15份SSCP图谱与H37Rv图谱有差别,而且PCR-SSCP28份图谱与H37Rv有差别,阳性率为80%。结论 PCR-SSCP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快速、简便、易行,有望用于结核分枝杆菌RFP耐药性的快速测定,并将成为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耐RFP快速方法。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