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评价河南省药敏试验质量。方法按照WHO全球结核病耐药监测药敏试验质量控制要求,分析2001年-2007年WHO结核病跨国参比实验对河南省约敏质量控制的资料。结果河南省2001年-2004年四次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结果平均—致性均高于90%;2005-2007年SM、INH、RFP、EMB平均一致性分别为90.0%、97.8%、96.7%和88.9%。结论河南省药敏试验质量已经到达了WHO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PCR在结核病诊断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R在结核病诊断上的应用研究闫国蕊杨建华祖燕叶德普PCR检测技术自1989年被列入结核病诊断以来尚有不同的认识,为此我们在研究方法学的基础上来确认PCR在结核病诊断上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研究对象为正常健康人55例;非结核性肺病患者35例(其中肺炎13... 相似文献
13.
14.
1126株结核分支杆菌对10种抗结核药物耐药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结核病人常用10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趋势。方法:根据WHO耐药指南要求,使用WHO推荐的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我院1999年至2002年的涂阳病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全部培养阳性的菌株用比例法做INH、SM、RFP、EMB、TH1321、PAS、AMK、KM、OFLX、CPM10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共入选涂阳病人1250例,其中培养阳性1126例,培养阴性108例,污染6例,耐药菌株858例,总耐药率69.4%,初始耐药率为65.2%,获得性耐药率为82.8%,耐多药率为45.5%。结论:结核分支杆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有差异。耐药性流行趋势为初复治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流行水平有上升趋势,建立WHO/IUATLD结核病耐药监测系统,获得了我院耐药性水平资料,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5.
四种结核杆菌DNA提取方法PCR检测结果对比分析闫国蕊,腊胜明PCR检测技术,是80年代中期创建的一种体外基因扩增技术,自1989年应用于结核病诊断以来,已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检测结核杆菌标本前处理方法很多,本文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前处理方法作对比研... 相似文献
16.
1999年3月中旬,河南省安阳市某高中发生一起结核病暴发流行,共确诊肺结核病人26例,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101人。为了制订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现将调查经过及处理结果报告如下。该中学是省重点高中之一,全校现有师生1768人,其中教师160人,学生1608人,学生年龄为15~20岁,男女比例为1∶1。全校参加体检者1698人,占总人数的96%,确诊为肺结核病人26例均为学生,其中原发型2例、血行播散型1例,浸润型21例,其它2例。在全校接受结核菌素试验的1679人中,强阳性101人,… 相似文献
17.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对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胸部X线表现及痰细菌学检查,虽然细菌学诊断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但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较低,细菌培养虽可提高检出率,但亦不足50%,并且需要6~8周才能报告结果,使结核病很难早期确诊,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因而寻找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提高结核病的检出率有积极意义。笔者应用结核抗体血清免疫学联合检测方法:斑点免疫胶体金渗滤法(TB-DOT)、免疫层析法(TB-IgG)和酶联免疫法(TB-SA)3种结核抗体联合检测方法(简称“结核三项”),探讨肺结核患者阳性检出率,并与非结核肺部疾病及健康人做比较,观察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结核病五项实验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对实验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对结核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健康人53名、肺结核70例及非结核肺部疾患30例,采用痰涂片、培养、结明试验、酶联免疫法及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涂片、培养、酶联免疫法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于50%,其次为聚合酶链反应法,结明试验特异性与敏感性为98.1%及64.2%。结论 结明试验具有特异性高、简便、快速等特点,是结核病诊断的一种有力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我省的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河南2012-2013年全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报告中进行HIV抗体检测的结核病患者资料。结果初筛阳性检出率、确认阳性检出率、初筛假阳性率重点县较非重点县明显偏低(χ~2=13.24,P=0.0002;χ~2=4.65,P=0.031;χ~2=8.13,P=0.004)。结论应广泛开展非重点县结核病人中HIV抗体检测工作,重视非重点县综合性医院在结核病人HIV抗体检测中的作用,重视免疫印迹法在结核病人中HIV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省1985年、1990年、2000年三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以掌握我省耐药结核病流行病流行状况,为我省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制定和研究其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三次流调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247株,药敏试验药物有:INH、SM、RFP、EMB、PAS—Na、TBI,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的间接法、结果不同年度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总耐药率、初始耐药率、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1985年47.2%(50/106)、31.4%(16/51)、61.8%(34/55);1990年52.2%(36/69)、32.3%(10/31)、68.4%(26/38);2000年29.2%(21/72)、25.6%(10/39)、33.3%(11/33),不同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顺位占前三位的1985年INH、SM、RFP;1990年SM、INH、TBI;2000年RFP、INH、SM;不同耐药种类的百分比1985年耐1种药物的占48.0%、耐两种以上药物的占52.0%;1990年耐1种药物的占47.3%、耐两种以上药物的占52.7%;2000年耐1种药物的占28.6%、耐两种以上药物的占71.4%结论1985年总耐药率为47.2%,已显示我省耐药结核病感染相当严重,至1990年五年间呈上升趋势为52.2%,到2000年耐药率有所下降为29.2%,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27.8%偏高.1985年与1990年单耐药与多耐药比值为48.0/52.0和47.3/52.7;2000年比值差别较显著为28.6/71.4;提示我省耐药结核病疫情相当严重,而耐多种药结核病例占总耐药的70.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