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评价河南省药敏试验质量。方法按照WHO全球结核病耐药监测药敏试验质量控制要求,分析2001年-2007年WHO结核病跨国参比实验对河南省约敏质量控制的资料。结果河南省2001年-2004年四次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结果平均—致性均高于90%;2005-2007年SM、INH、RFP、EMB平均一致性分别为90.0%、97.8%、96.7%和88.9%。结论河南省药敏试验质量已经到达了WHO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PCR在结核病诊断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R在结核病诊断上的应用研究闫国蕊杨建华祖燕叶德普PCR检测技术自1989年被列入结核病诊断以来尚有不同的认识,为此我们在研究方法学的基础上来确认PCR在结核病诊断上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研究对象为正常健康人55例;非结核性肺病患者35例(其中肺炎13...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痰标本前处理方法,即方法Ⅰ(NaOHSDS标准裂解法)、方法Ⅱ(水煮法)、方法Ⅲ(NaOHTritonX100沸水浴裂解法)、方法Ⅳ(NaOHTETritonX100裂解法)。选取30例结核病患者痰标本,同时进行以上4种方法作对比,结果表明方法Ⅰ、Ⅱ、Ⅳ分别比方法Ⅲ有显著性差异,而方法Ⅳ从灵敏度和特异性等方面又优于方法Ⅰ、Ⅱ。提示取痰标本检测结核杆菌进行前处理时,方法Ⅳ比较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1126株结核分支杆菌对10种抗结核药物耐药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结核病人常用10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趋势。方法:根据WHO耐药指南要求,使用WHO推荐的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我院1999年至2002年的涂阳病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全部培养阳性的菌株用比例法做INH、SM、RFP、EMB、TH1321、PAS、AMK、KM、OFLX、CPM10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共入选涂阳病人1250例,其中培养阳性1126例,培养阴性108例,污染6例,耐药菌株858例,总耐药率69.4%,初始耐药率为65.2%,获得性耐药率为82.8%,耐多药率为45.5%。结论:结核分支杆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有差异。耐药性流行趋势为初复治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流行水平有上升趋势,建立WHO/IUATLD结核病耐药监测系统,获得了我院耐药性水平资料,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5.
四种结核杆菌DNA提取方法PCR检测结果对比分析闫国蕊,腊胜明PCR检测技术,是80年代中期创建的一种体外基因扩增技术,自1989年应用于结核病诊断以来,已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检测结核杆菌标本前处理方法很多,本文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前处理方法作对比研...  相似文献   
16.
1999年3月中旬,河南省安阳市某高中发生一起结核病暴发流行,共确诊肺结核病人26例,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101人。为了制订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现将调查经过及处理结果报告如下。该中学是省重点高中之一,全校现有师生1768人,其中教师160人,学生1608人,学生年龄为15~20岁,男女比例为1∶1。全校参加体检者1698人,占总人数的96%,确诊为肺结核病人26例均为学生,其中原发型2例、血行播散型1例,浸润型21例,其它2例。在全校接受结核菌素试验的1679人中,强阳性101人,…  相似文献   
17.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对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胸部X线表现及痰细菌学检查,虽然细菌学诊断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但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较低,细菌培养虽可提高检出率,但亦不足50%,并且需要6~8周才能报告结果,使结核病很难早期确诊,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因而寻找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提高结核病的检出率有积极意义。笔者应用结核抗体血清免疫学联合检测方法:斑点免疫胶体金渗滤法(TB-DOT)、免疫层析法(TB-IgG)和酶联免疫法(TB-SA)3种结核抗体联合检测方法(简称“结核三项”),探讨肺结核患者阳性检出率,并与非结核肺部疾病及健康人做比较,观察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结核病五项实验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对实验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对结核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健康人53名、肺结核70例及非结核肺部疾患30例,采用痰涂片、培养、结明试验、酶联免疫法及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涂片、培养、酶联免疫法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于50%,其次为聚合酶链反应法,结明试验特异性与敏感性为98.1%及64.2%。结论 结明试验具有特异性高、简便、快速等特点,是结核病诊断的一种有力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我省的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河南2012-2013年全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报告中进行HIV抗体检测的结核病患者资料。结果初筛阳性检出率、确认阳性检出率、初筛假阳性率重点县较非重点县明显偏低(χ~2=13.24,P=0.0002;χ~2=4.65,P=0.031;χ~2=8.13,P=0.004)。结论应广泛开展非重点县结核病人中HIV抗体检测工作,重视非重点县综合性医院在结核病人HIV抗体检测中的作用,重视免疫印迹法在结核病人中HIV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省1985年、1990年、2000年三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以掌握我省耐药结核病流行病流行状况,为我省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制定和研究其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三次流调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247株,药敏试验药物有:INH、SM、RFP、EMB、PAS—Na、TBI,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的间接法、结果不同年度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总耐药率、初始耐药率、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1985年47.2%(50/106)、31.4%(16/51)、61.8%(34/55);1990年52.2%(36/69)、32.3%(10/31)、68.4%(26/38);2000年29.2%(21/72)、25.6%(10/39)、33.3%(11/33),不同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顺位占前三位的1985年INH、SM、RFP;1990年SM、INH、TBI;2000年RFP、INH、SM;不同耐药种类的百分比1985年耐1种药物的占48.0%、耐两种以上药物的占52.0%;1990年耐1种药物的占47.3%、耐两种以上药物的占52.7%;2000年耐1种药物的占28.6%、耐两种以上药物的占71.4%结论1985年总耐药率为47.2%,已显示我省耐药结核病感染相当严重,至1990年五年间呈上升趋势为52.2%,到2000年耐药率有所下降为29.2%,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27.8%偏高.1985年与1990年单耐药与多耐药比值为48.0/52.0和47.3/52.7;2000年比值差别较显著为28.6/71.4;提示我省耐药结核病疫情相当严重,而耐多种药结核病例占总耐药的7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