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牛磺酸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红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的:观察牛磺酸对红细胞(RBC)的保护作用。(2)方法:实验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采用荧光偏振法,以DPH(1.6-二苯-1、3、5己三烯)为探剂,测定红细胞膜的流动性;以硫代巴比妥酸法及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3)结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2h后,RBC膜流动性增强,再灌注4h后RBC膜流动性降低。而牛磺酸既能改善再灌注2h的膜流动性增强,又能改善再灌注4h的膜流动性,并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加SOD活性。(4)结论:牛磺酸可保护RBC膜免受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生成过多而引起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将大鼠L-6TG肌母细胞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不予处理,缺血再灌注组(IR组)行IR处理,缺血预处理组(IPC组)予IPC处理后行IR,PMA组予蛋白激酶C(PKC)激动剂PMA处理后行IR,H7组予PKC抑制剂H7处理后行IPC及IR.检测各组上清液中LDH及细胞内SOD、XOD、Ca2 水平,及线粒体呼吸功能、细胞凋亡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LDH及细胞内XOD、Ca2 水平及凋亡百分率明显增加,细胞内SOD及线粒体呼吸功能明显降低;DNA电泳出现典型梯状条带,细胞严重受损;与IR组相比,IPC组LDH、XOD、Ca2 水平及凋亡率明显降低,细胞内SOD及线粒体呼吸功能明显增加,DNA电泳无梯状条带,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PMA组变化与IPC组相似;H7组与IR组检测结果相近.提示PMA可模拟IPC的作用,H7可完全消除IPC作用;IPC减轻IR所致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PKC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华北煤炭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常规方法复制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分正常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丹参酮组(C组),观察各组大鼠血浆和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白介素8(IL-8)和肿...  相似文献   
14.
医学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医学生需要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自主性学习能力和超越课本的拓展学习能力。缺氧和休克是病理生理学中两个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但仅乏氧性缺氧和失血性休克被详细讨论,而其他类型的缺氧和休克也值得深入探讨。文章从缺氧和休克入手,探讨了自主性拓展学习在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中的实施方案,讨论了该教学法的优势,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tanshinonelIA)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液流雯学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再灌注组(IR组)和丹参酮IIA治疗组(DS-201组)。以止血带法制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DS-201组在恢复血流再灌注前30min静脉推注丹参酮IIA磺酸钠(简称DS-201)注射液(25mg/kg),而前两组推注等体积25%葡萄糖注射液。测定血液SOD、MDA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血MDA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明显增大,红细胞变形指数减小(P〈0.05);与IR组比较,DS.201组血MDA降低(P〈0.05),SOD显著升高(P〈0.05),大鼠全血黏度(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降低,红细胞变性指数(P〈0.05)升高。结论丹参酮IIA可改善再灌注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其作用可能与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牛磺酸在大鼠止血带休克后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大鼠止血带休克 (ToS)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大鼠止血带休克模型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 (control)、止血带休克组 (ToS)、牛磺酸 +止血带休克组 (Tau +ToS) ,分别测定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和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 ,肺系数 (LI)和肺通透指数 (LPI)以及肺组织黄嘌呤氧化酶 (XOD)、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过氧化氢酶 (CAT)及活性氧 (ROS)、组织Ca2 + 含量、丙二醛 (MDA)和髓过氧化物酶 (MPO)的含量 .结果 :po牛磺酸可有效地改善肺呼吸功能 [PaO2 (1 1 .7± 1 .6 )kPavs (8.5± 0 .7)kPa ,P <0 .0 1 ],降低自由基生成酶的活性[XOD (6 7± 7) μkat/gvs (79± 1 3) μkat/g;(76± 1 1 ) μkat/gvs(1 0 9± 2 6 ) μkat/g ,P <0 .0 5或 P <0 .0 1 ],增加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 [SOD (4 8± 8) μkat/gvs (2 0± 3) μkat/g;CAT (38± 8)vs (1 9± 6 ) μkat/g ;GSH PX (86± 2 ) μkat/gvs (2 3± 4 ) μkat/g,P <0 .0 1 ],抑制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发生 [MDA (1 0 8± 1 7)μmol/gvs (1 4 7± 2 3) μmol/g ,P <0 .0 5 ;(1 32± 1 3) μmol/gvs(1 5 1± 1 9) μmol/g ,P <0 .0 5 ],减轻组织水肿及中性粒细胞的聚集 [MPO (0 .0 1 7± 0 .0 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线粒体分裂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可诱导表达野生型动力相关蛋白1(Drp-1 WT)基因和突变型Drp-1(Drp-1K38A)基因的大鼠INS-1 β细胞,分析不同葡萄糖条件下,线粒体分裂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在高糖条件下,强力霉素诱导后的Drp-1WT细胞线粒体分裂过程增强,网络状结构部分断裂,多呈点状结构,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降低(P<0.01),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细胞内ATP含量减少(P<0.05),细胞色素C表达增加,而在Drp-1K38A细胞中,上述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线粒体分裂增强可抑制胰岛β细胞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tochondrial fission on the function of pancreatic β cells.Methods INS-1 stable cell lines allowing inducible expression of either wild-type dynamin-related protein 1 (Drp-1 WT)or its dominant-negative mutant(Drp-1 K38A)were used.The effect of mitochondrial fission on the function of pancreatic β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lucose.Results There were increased mitochondrial fission and disintegrat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reticulum into multiple punctiform organelles in Drp-1 WT cells induced with doxycycline under high glucose condition.Insulin secretion(P<0.01),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P<0.05),and ATP content(P<0.05)were decreased and cytochrome C expression was increased after the expression of Drp-1 WT under high glucose condition while these changes were markedly mild in Drp-1 K38A expression cells.Conclusion The increased mitochondrial fission inhibits pancreatic β cell function.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也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慢性肝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特征是肝实质细胞中脂肪堆积增加[1],发病机制复杂,通常与氧化应激、炎症和胶原纤维组织以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进行性NAFLD从简单的脂肪堆积发展...  相似文献   
19.
缺血预适应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缺血预适应(IPC)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脏损伤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IPC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预处理(IPC IR)组.每组6只。分别测定血浆谷草转氧酶(ALT)、谷丙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浆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及肝组织的湿/干重比值(W/D)、髓过氧化物酶含量(MPO)及DNA双链百分率(Ratio of DNA Chain%)。结果 发现IPC减轻了肢体IR后引起的ALT、AST、LDH、XOD、MDA、MPO、W/D含量的升高.并且增加了SOD以及肝组织中DNA双链百分率。结论 IPC对肢体IR继发的肝脏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肾血流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LIR组和EPO+LIR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动物肾血流量、血浆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肾组织湿干比(W/D)、NO、一氧化氮能合成酶(NOS)及内皮素-1(ET-1)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LIR组较Control组肾血流量减少,血浆Cr、BUN、肾组织W/D、NO、ET-1、NOS活性、ICAM-1和VCAM-1的表达增高(P<0.05),镜下可见肾组织间隙增宽和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EPO+LIR组较LIR组肾血流量增加,血浆Cr、 BUN、肾组织W/D、NO、ET-1和NOS活性、ICAM-1和VCAM-1的表达均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有所减轻。结论EPO可改善LIR后大鼠的肾功能,增加肾血流量,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肾水肿、调节肾血管舒缩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