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小学生中抗 HBs的水平。方法 :对城区 7所小学利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检测。结果 :接种乙肝疫苗 7年的抗 - HBs阳性率达 6 5 .98% ,12年达 38.31%。其免疫保护率为 73.0 0 %。各年级间免疫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并且抗体水平随着年龄 (时间 )的增加而慢慢消失 ,乙肝疫苗注射后使儿童 HBs Ag感染率由 7.4 %下降到 2 .0 %。结论 :为提高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必须 7岁时开始乙肝疫苗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EB病毒编码的小mRNA(EBV-encoded small RNAs, EBER)、Ki67、B淋巴细胞瘤-2(B cell lymphoma-2, Bcl2)在鼻腔NK/T淋巴瘤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鼻腔NK/T淋巴瘤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放疗前EBER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Bcl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BER、Ki67、Bcl2的表达与病理特征及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45例鼻腔NK/T淋巴瘤组织中EBER、Ki67及Bcl2阳性表达34例(75.6%)、39例(86.7%)和38例(84.4%),且3者之间两两呈正相关关系(P<0.05)。EBER、Ki67及Bcl2在不同性别、年龄患者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有无B症状和颈淋巴结侵犯的患者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ER、Ki67及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放疗疗效均低于阴性表达者(均P<0.05)。结论:EBER、Ki67、Bcl2可作为鼻腔NK/T淋巴瘤患者放射治疗敏感性和预后的评价指标,为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放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浅部吸痰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分别于吸痰前1 min、吸痰后5 min 记录患者的心率、收缩压、指脉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峰压的变化值;两组吸痰前后痰鸣音改善情况、吸痰后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吸痰出现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痰痂堵塞情况、机械通气5d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比较,浅部吸痰组患者心率增加值、收缩压增加值、呼吸频率增加值低于深部吸痰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氧饱和度增加值、潮气量增加值、气道峰压下降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鸣音改善情况和机械通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浅部吸痰组吸痰前后患者的舒适度好于深部吸痰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浅部吸痰组出现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发生率低于深部吸痰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痰痂堵塞情况、机械通气5 d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浅部吸痰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吸痰方式。  相似文献   
74.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体位固定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疗重复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 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需行辅助放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翼形板+真空垫组(25例)和头颈肩热塑体膜组(25例)采取相应固定体位.在治疗过程中每例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测量5次摆位误差,共获取250组CT数据,利用X线容积成像(X-ray volume image,XVI)软件将CBCT扫描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自动骨性配准,比较两组三维平移方向(X轴、Y轴、Z轴)和旋转方向(ROLL、PITCH、YAW)的摆位误差值.结果 翼形板+真空垫组射野中心点在X轴(左右)、Y轴(头足)和Z轴(前后)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2.20±1.65)mm、(2.95±2.10) mm和(2.37±2.14) mm;在ROLL、PITCH和YAW方向上摆位误差值分别为(1.25±0.96)°、(0.45 ±0.53)°和(0.61±0.52)°.头颈肩热塑体膜组射野中心点在X轴(左右)、Y轴(头足)和Z轴(前后)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2.29±1.89)mm、(2.49±1.79)mm和(1.67±0.95) mm;在ROLL、PITCH和YAW方向上摆位误差值分别为(0.81±0.92)°、(0.43±0.51)°和(0.53±0.64)°.两组在Z轴及ROLL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放疗时采用热塑头颈肩体膜固定技术可以改善摆位的重复性,有助于体位的固定,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患者治疗定摆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清除机械通气患者口腔分泌物最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普通吸痰管清除口腔分泌物,而观察组使用口腔抽吸刷棒,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分泌物清除效果、口面部、颈部皮肤污染情况、患者舒适度、项目成本耗费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于机械通气后第4天进行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有口腔分泌物12例,口腔粘膜损伤4例,口面部污染7例,颈部皮肤污染9例,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2例、22例、15例和1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5分25例,高于对照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操作时间1.33±0.474 min,耗材成本9.55±1.280元,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口腔抽吸刷棒清除机械通气患者口腔分泌物,能保持患者口腔清洁,提高舒适度,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费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6.
女患,19岁。因剧烈头痛、呕吐伴双下肢浮肿转入我院治疗。迫问病史曾于一年前确诊为白塞氏病。查体:体温37.4℃,脉搏120次/分,血旭25.3/17.3kPa。颜面浮肿,可见蝶状色素沉着,口唇内粘膜可见米粒、黄豆大圆形边缘清楚的溃疡,表丽有黄色覆盖物。心率116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稍粗,无罗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怕浮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4g/L,白细胞3.2×l0~9/L,红细胞4.25×10~9/L。尿: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分析1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在专科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的方法。方法:对1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一般病史、用药史、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用药教育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讨论专科医院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合理方案。结果:,临床药师从患者病史及用药采集、观察疗效、观察不良反应、抗感染药物应用、专科药物应用等方面分析,该患者的用药方案较为合理,并将有待改善之处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结论:分析疗效、不良反应、专科用药是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监护的基本工作内容;深入研究抗感染用药、专科用药等药物使用是对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实施药学监护的关键。临床药师通过分析现状、,临床实践、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持续改进这一循环方式,可促进临床药学发展。  相似文献   
78.
ICD疑难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在病案首页计算机输入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疑难问题,通过仔细查找,找出了一些正确编码.  相似文献   
79.
目的针对呼吸监护病房中突发事件,通过医护合作培训及演练,提高呼吸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应急能力。方法设置模拟呼吸监护病房突发事件场景,采用医护合作培训,在呼吸监护病房中医生和护士共同参与演练呼吸机突然失火、供氧中断、停电、非计划性拔管等应急事件,通过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及医护双向满意度测评、患者满意度评价演练效果。结果演练前后呼吸监护病房医生、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成绩均提高(P0.05或P0.01),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医生医疗工作满意度、患者对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通过医护合作培训及演练应对突发事件,医护人员应急理论知识和急救实践技能、应急及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医护双向满意度测评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0.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交流信息的一个过程,也是社会环境下人与人之间产生亲与情、理解与关爱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在护患关系中的作用更是不可缺少。在人类常见病、多发病中,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