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06年2月-2009年3月,我们对48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的分析,并给予精心压疮预防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28~76岁。稳定型骨盆骨折1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0例。住院时间18~72d,无一例发生压疮。  相似文献   
52.
目的 通过分析杭州市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探讨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成效措施。方法 选取杭州市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出生的全部活产新生儿为听力初筛对象,听力初筛相关资料由各筛查机构登记、录入信息系统。采用耳声发射(TEOAE)对新生儿进行听力初筛,未通过者42天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声导抗等技术进行诊断。结果 2018年至2020年杭州市活产儿共345379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342769例,初筛率为99.24%,初筛未通过21207例,初筛未通过率6.19%。复筛20436例,复筛未通过3310例,复筛未通过实际转诊3281例,最终确诊异常794例,听力障碍发生率2.32‰。结论 杭州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率稳步增长,但需要加强听力复筛召回管理,进一步完善确诊患儿的干预随访机制,减少儿童听力和言语残疾,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含和不含乙二酸四乙酸二钠(EDTA)的丙泊酚对医院内感染常见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四组:A组使用含0.005%EDTA丙泊酚注射液,B组使用不含EDTA丙泊酚注射液,C组使用不含EDTA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D组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将甲氧西林敏感、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万古霉素敏感、耐药屎肠球菌;产与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亚胺培南敏感、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16株细菌分别与上述液体混合孵育,比较6、12、24和48h孵育后菌落数与起始菌落数的差值。采用菌落计数法绘制细菌生长曲线,统计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模型。结果所测16株细菌接种量在101~102CFU/ml和105~106CFU/ml时,室温(22.5℃)孵育情况下,A组对所测菌株均有很好抑菌作用,经48h孵育,活菌数量较起始时普遍减少,且基本没有增加。特别对于大肠埃希菌,活菌数量可下降2个log值以上。A组在各时点均明显优于B、C、D三组(P<0.0001)。结论含EDTA丙泊酚体外可有效抑制医院内感染常见细菌的生长,提示含EDTA丙泊酚比不含EDTA的丙泊酚可能更有效减少麻醉相关的感染。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与肺癌细胞不同放疗分割剂量的关系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对A549细胞采用常规分割(2 Gy/天)和大分割(4、8 Gy/天)照射,DT=8 Gy,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Q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A549细胞中EGFR、TGF-α基因和蛋白表达,另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γ-H2AX表达。结果 4 Gy/天和 8 Gy/天分割组A549细胞中EGFR、TGF-α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2 Gy/天组(P<0.05);4 Gy/天和 8 Gy/天分割组A549细胞中EGFR、TGF-α 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2 Gy/天组(P<0.05)。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4 Gy/天和 8 Gy/天分割组A549细胞中γ-H2AX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2 Gy/天分割组。结论  大剂量分割放疗后EGFR、TGF-α 表达明显下调,增加A549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DNA损伤修复组蛋白γ-H2AX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总结我国2010年临床女性患者尿标本来源细菌耐药状况.方法用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129家医院2010年度女性尿标本中的细菌,用自动化临床微生物测定方法、纸片法或E- 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细菌21904株.其中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51.47%)、粪肠球菌(7.66%)、屎肠球菌(7.59%)、肺炎克雷伯杆菌(6.82%)及奇异变形杆菌(3.55%).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依次为碳青霉烯类(≤1.5%)、磷霉素(2.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5%)、头孢哌酮/舒巴坦(4.7%)、阿米卡星(7.4%)、呋喃妥因(6.9%)、头孢西丁(12.6%)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1.1%).对肠球菌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依次为利奈唑胺(0)、糖肽类(0.4%~5.1%)、磷霉素(6.7%~17.2%)及呋喃妥因(6.6%~47.9%).结论 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仍为大肠埃希菌;但肠球菌的比例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56.
钱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4):3265-3267
目的: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100例1:3服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不同依从患者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100例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好56例(56.00%,56/100),依从性差44例(44.00%,44/100);依从性差组平均年龄(63.87土10.78)岁、缺少糖尿病知识47.73%、存在降糖药物不良反应52.27%、服药种类(3.60±1.04)种、经济状况差40.91%高于依从性好组的(55.63土12.03)岁、25.00%、26.79%、(2.044-0.79)种、17.86%(P〈O.05),是影响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相对较差,影响依从性因素多种多样,应采取相应方法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57.
钱霞 《吉林医学》2012,33(28):6075-6076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硫糖铝片、消胆胺进行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减运用中药旋覆代赭汤。4周后进行胃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显著有效率为72%,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的显著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2%和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稍短。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新化合物二鼠李糖脂衍生化合物7(DDC7)和鼠李糖脂(C5)抗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纯化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细胞壁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依据新化合物对ATCC29213已知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检测新化合物加入不同浓度细胞壁后对ATCC29213的MIC.结果 新化合物DDC7、C5对ATCC29213的MIC为16μg· mL-1.当加入细胞壁浓度≥32 μg·mL-1,可以阻断DDC7、C5分别对ATCC29213的抑菌作用.结论 糖脂新类化合物抗菌作用部位在革兰阳性球菌细胞壁上.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上ATP敏感性钾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KATP)在神经损伤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将源自Kir6.2基因敲除(Kir6.2-/-)小鼠和野生型(Kir6.2+/+)小鼠原代培养的中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应用神经毒素MPP+建立离体神经损伤模型,应用免疫荧光、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等方法研究共培养体系中,MPP-对星形胶质细胞通道亚基Kir6.1表达、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胶质递质D.serine及其合成酶丝氨酸消旋酶(serineracemase,SR)表达,以及神经元数目及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每日口服盐酸吡格列酮15mg。结果: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高。结论:吡格列酮抑制周围脂肪组织脂解,减少游离脂肪酸(FAA)释放,使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TG生成减少,同时脂蛋白酯酶(LPL)活性增加,周围组织降解加快,使血脂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