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探讨有效的感染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传播。方法 对2006年送检的ICU患者各种标本分离的菌株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所有的病原菌中,G^-杆菌占58.1%,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18.1%。铜绿假单胞菌16、4%,嗜麦芽窄单胞菌13、6%,药敏显示各菌耐药水平较高;G^+球菌占27.2%,金黄色葡萄球菌10.3‰94.6%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表皮葡萄球菌11、9%,100%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真菌占14.7%。结论 加强ICU感染管理和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和延缓耐药菌株产生的关键。应制定有效的对策。从而达到降低ICU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62.
180例就诊者人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人群中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为人芽囊原虫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医院就诊者粪便,用酸醚沉淀法处理后行碘染色,在高倍镜下查找虫体、观察形态.结果 共检查了180例粪便标本,人芽囊原虫检出率为22.78%,男女受检者检出率分别为18.75%和32.69%,差异有显著性(P<0.05).受检者年龄分布为1~85岁,高发年龄为21~50岁.镜下所见的人芽囊原虫以颗粒型为主.结论 就诊病人中人芽囊原虫的感染率较高,且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分析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方法 对43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资料进行观察与分析,观察病变在T1WI上的表现。结果 子宫平滑肌瘤T2WI可较好地显示子宫的诸层结构,矢状面可较好地显示子宫的位置,在T1WI及T2WI上非变性子宫肌瘤均表现为低信号,颇具特征性,变性的子宫平滑肌瘤根据其变性性质可表现出相应的信号,结合带完整与连续是子宫平滑肌瘤的重要表现之一;结论 MRI可作为子宫平滑肌瘤诊断的较好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64.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60例,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术前采用生理盐水结肠灌洗,B组术前采用配制的结肠灌洗液灌洗.设置肠道清洁等级.计算结肠灌洗效率指标.结果 B组术前结肠灌洗天数(平均13 d)明显短于A组(平均23 d)(P<0.05),日平均灌肠量为800 ml,明显少于A组的1200 ml(P<0.01).B组结肠灌洗效率为25 ml/100 ml,明显高于A组的4.2 ml/100 ml(P<0.01).术后B组无结肠炎发生,A组发生2例.B组肠道清洁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A组的97%(P<0.05).认为配制的结肠灌洗液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结肠清洗效果好,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改良腹壁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直肠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2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8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改良腹壁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1.76%低于参照组的35.29%(P<0.05)。结论:采用改良腹壁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携带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腺病毒载体 ( Ad CMVGM- CSF)对B1 6黑色素瘤的致瘤性及抑制作用。方法 :将 B1 6黑色素瘤细胞与 Ad CMVGM- CSF在 37℃、5 %CO2 培养箱中孵育 ( RPMI- 1 640培养基 ) 2 h后注射到 C5 7BL/ 6小鼠右侧背部皮下 ( MOI=5 0 0 ) ,观察 Ad CMVGM- CSF对 B1 6黑色素瘤致瘤性的抑制作用 ;观察瘤内一次注射及二次注射对 B1 6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Ad CMVGM- CSF能有效地抑制 B1 6黑色素瘤细胞的致瘤性 ,抑瘤率达 60 %;瘤内一次注射 Ad CMVGM- CSF可延缓肿瘤的生长 ,二次瘤内注射 Ad CMVGM- CSF能够强化抗肿瘤效果。结论 :Ad CMVGM- CSF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Huh-7、PLC/PRF/5以及原代细胞T1115、T1224的影响及索拉非尼耐受型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方法 通过长时间10 μmol/L索拉非尼处理建立索拉非尼耐药细胞模型,采用MTS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测定不同浓度索拉非尼处理对不同细胞的增殖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AKT、p-STAT3以及干性相关基因(Nanog、Sox2、Oct4)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ABCC1的表达,并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索拉非尼耐药细胞和亲本对照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系和原代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随着索拉非尼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并且索拉非尼能够有效地下调p-AKT、p-STAT3的表达.成功建立了PLC/PRF/5索拉非尼耐药细胞株模型,并发现耐药细胞相对于亲本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但迁移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耐药细胞株高表达ABCC1、Nanog、Sox2和Oct4.结论 索拉非尼能够有效地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其耐受型细胞具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并且具有干细胞样特征.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阴道试产分娩产妇3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再次剖宫产分娩产妇42例为对照A组,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首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50例作为对照B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分娩结局及临床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试产成功率低于对照B组,阴道助产率高于对照B组(P < 0.05)。观察组产妇产时、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A组(P < 0.05~P < 0.01)。观察组产妇和对照B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子宫下段厚度和盆腔粘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剖宫产术后7~10年妊娠者子宫下段明显变薄,与术后2~6年内妊娠组及对照B组剖宫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B组剖宫产者较术后2~6年内妊娠组子宫下段更薄(P < 0.01)。术后7~10年和2~6年妊娠者,盆腔粘连比例均较对照B组增加(P < 0.05~P < 0.01)。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选择阴道分娩,相比实施剖宫产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应加强产前监护,严格控制阴道试产的适应证与临床指征,以提高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探讨湿润烧伤膏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拟行肛门瘘管切除术治疗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试验组患者肛门瘘管切除术后创面采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对照组患者肛门瘘管切除术后创面采用凡士林油纱换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水肿、疼痛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第7天,试验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水肿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272、2.762、3.795,P=0.002、P=0.008、P<0.001);血清白细胞介素(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4.608,P<0.001),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921、3.047,P<0.001、P=0.004)。结论 与凡士林油纱换药治疗相比,湿润烧伤膏可明显减轻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疼痛及水肿程度,抑制炎症反应,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氢气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9月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76例,每天给予患者饮用富氢水500 m L,连续饮用30 d。检测干预前后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SOD水平,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分析氢气抗氧化作用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干预后,患者血清ROS和MDA水平低于干预前,GSH-PX和SOD活性高于干预前(均P0.05);氢气对吸烟患者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强于不吸烟患者(均P0.05)。氢气降低MDA的程度与干预前患者Hb A1c和LDL水平呈低度线性正相关(r=0.289,0.221,均P0.05),氢气降低ROS的能力与患者病程和干预前Hb A1c水平呈低度线性正相关(r=0.221,0.301,均P0.05),GSH-PX的升高程度与干预前LDL水平呈低度线性正相关(r=0.241,P0.05)。患者的年龄、BMI、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HDL和IL-1/6水平与氢气对2型糖尿病的抗氧化作用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氢气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氧化水平,减轻过氧化损伤,病程、吸烟、Hb A1c和LDL水平可能成为社区医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最适合氢气治疗病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