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MWA)治疗单发5 cm以下肝细胞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就诊患者资料,随访期至2016年3月.结果 按照入选标准,共纳入603例患者,完全消融率为5.8% (35/603),不同肿瘤直径组别间完全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7%(10/603),平均生存期时间(59.6±1.9)个月,1、2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7%、81.9%及71.8%.不同年龄、肿瘤直径之间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225、0.777),不同性别和复发间隔时间之间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术前白蛋白水平及复发间隔时间是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值=0.035、0.006及<0.001).结论 MWA治疗单发肝细胞癌疗效确切,具有安全、微创等特点,不同年龄、肿瘤直径之间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性别、术前白蛋白水平以及肿瘤复发间隔时间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极早期肝癌的疗效并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对收治的102例极早期肝癌病人行微波消融治疗,统计分析其完全消融率、总体存活率、无病存活率。结果 截至随访结束,全组肿瘤完全消融率96.1%,1、3、5年总体存活率和无瘤存活率分别为94.1%、84.3%、72.5%和90.2%、73.5%、59.2%。结论 经皮微波消融是治疗极早期肝癌安全、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肝脏是很多恶性肿瘤继发转移的常见部位,其中以消化道的癌肿转移至肝脏者较为多见,乳腺、肺、肾、肾上腺的癌肿转移至肝脏者也不少见。转移性肝癌对原发肿瘤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常常为主要死因之一。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普外科临床治疗中发生的肝转移更常见于结直肠癌。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50 000例患者诊断出结肠癌,其中25%有肝转移[1]。因此,有效地治疗转移性肝癌将对许多恶性肿瘤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手术切除是治疗转移性肝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二次肝切除手术(RHR)治疗切除术后复发型肝细胞癌(HCC)病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HCC术后首次复发未行任何治疗的175例行RHR的病人临床资料,统计长期存活率并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RHR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4%,1、3、5年总存活率和无瘤存活率分别为92%、71%、51%和为75%、43%、36%。高龄(>65岁)、首发肿瘤巴塞罗那(BCLC)分期B期、肿瘤出现微血管侵犯、肿瘤直径和肿瘤包膜不完整是影响RHR后总存活率的风险因素。结论 RHR的适应证应严格掌握,经筛选可行者,其安全性较高且疗效理想。高龄(>65岁)、首发肿瘤BCLC分期B期、肿瘤出现微血管侵犯、肿瘤直径和肿瘤包膜不完整的HCC病人RHR后预后相对较差,考虑可否缩短随访时间或联合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15.
综合性介入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四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就诊时多属晚期 ,可行外科根治者仅 7% ,姑息性旁路手术的可能性只有 19% ,单纯胆管减压可减轻黄疸、缓解症状 ,但平均生存期不过 1 5~ 3个月。而综合性介入治疗 (双介入治疗 )的生存期平均为 6 6个月 ,有些病人生存 1年以上。我们总结了 4例综合性介入治疗不能手术的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 ,并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均为男性 ,年龄 38~ 6 3岁 ,平均 5 1岁。包括胃癌术后肝门淋巴结转移 1例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 1例 ,胰头癌合并胰周淋巴结和肝转移 1例 ,肝门部原发性肝癌 1例。主要临床表…  相似文献   
16.
消融疗法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消融疗法是应用物理和化学作用治疗局部肝癌的方法 ,适合于肿瘤在肝实质内、靠近大血管和胆管、手术后切缘旁复发或再发、因肝功能较差不宜手术、直径在 3cm左右的小肝癌治疗和无法切除的大肝癌减瘤消融。由于其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少等特点 ,其在临床应用已有 30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种新的、科技含量更高的消融技术在不断地出现 ;且随着治疗效果进一步的完善 ,消融疗法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接受 ,并已在治疗肝癌的领域里起到重要作用。其常用的方法有 :1 微波消融疗法  微波消融疗法分术中消融…  相似文献   
17.
肝癌氩氦刀冷冻治疗的CT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肝癌氩氦刀冷冻治疗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氩氦刀治疗48例肝脏恶性肿瘤病人。其中40例为原发性肝细胞癌,8例为转移性肝癌。术后1~4个月复查CT。结果:对<3cm的小肝癌冷冻治疗后CT检查,肿瘤完全坏死,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病灶不强化,但对>5cm的肿瘤疗效欠佳。结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特别是<3cm的小肝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但对较大的肿瘤(>5cm)并不完全适合,需结合其他疗法。  相似文献   
18.
MEGX试验预测肝贮备能力和预后的临床报告:附4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乙基甘氨酰二甲苯胺(MEGX)试验检测肝脏贮备能力是一种新的肝功能试验[1~4]。本文报告采用MEGX试验以预测肝脏组织学变化以及肝贮备力,治疗后并发症,治疗后短期预后的准确程度。1临床资料11材料与方法试剂、仪器及标准曲线:MEGX试剂盒、ME...  相似文献   
19.
벺��������䶳��������Ƹ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氩氦刀靶向冷冻损毁术(targeted cryoablation therapy)是近年开展的冷冻治疗新技术,是用冷冻的方法摧毁肿瘤组织,不会导致过量的肝脏组织被切除,因而使一些无法耐受肝脏手术的病人可以接受该治疗。经皮氩氦刀靶向治疗属微创性手术,技术要求较高,应用范围广,病人乐于接受。主要采用B超、CT定位引导,腔镜引导和术中直视下治疗  相似文献   
20.
大鼠肝肿瘤的非增强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非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微小或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和限制。材料和方法:对诱发和接种肝肿瘤的21只和24只大鼠模型进行MR检查,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对诱癌肝结节和接种Walker-256癌肉瘤的数目、体积、形态、信号、信噪比和相对信噪比进行了分析测量和比较。结果:MR T1加权成像(T1WI)和T2加权成像(T2WI)检出≥3mm诱癌结节的灵敏度分别为15.8%和25.1%;检出≥5mm结节的灵敏度分别为77.4%和94.3%。T1WI检出最大诱癌肿块和Walker-256癌肉瘤体积显著小于T2WI(p值分别<0.005和0.001),标本实测结果介于T1WI和T2WI之间,与T1WI更为接近。诱癌结节和癌肉瘤在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除直径5mm以上的诱癌结节出现混杂信号外,多为均匀高信号。结论:MRI显示5mm以下的肝结节的灵敏度较低,对≥5mm的结节灵敏度显著提高;T1WI对肿瘤大小的判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