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康庄  李洪芳  王和  张兆林  金莹  荣丽萍 《河北医药》2012,34(11):1731-1733
肺结核未及时发现或治疗不当,空洞长期不愈,空洞壁增厚,病灶出现广泛纤维化,病程迁延,症状起伏,痰菌阳性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同时伴有支气管慢性炎症或支气管内膜结核,常用药物治疗有时疗效欠佳.肺外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外脏器而引起的临床结核病,约占全部患者的10%~30%,虽然无传染性,但可以给患者造成痛苦和危害,甚至危及生命,也要做到合理治疗[1].空洞型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的治疗,常规是内科化疗结合外科手术治疗,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介入放射学迅猛发展,尤其是介入治疗,以其微创、高效、安全的优点深受广大患者及医生的青睐,目前我院采用自制白及抗痨凝胶辅助化疗药物治疗空洞型肺结核及肺外结核,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探讨重组脑利钠肽对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术后疗效的临床研究。方法60例急性心梗介入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重组脑利钠肽组(研究组)于术后静脉应用重组脑利钠肽;硝酸甘油组(对照组)使用静脉持续滴注硝酸甘油。观察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心功能分级、血清脑利钠肽、心梗指标和液体出入量。结果两组术后血浆BNP浓度、心肌酶谱、出入量均有明显差异。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脑利钠肽对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术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3.
骨增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完善骨增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骨增合剂中白芍、葛根、补骨脂、淫羊藿4味主药进行定性鉴别,并用大孔树脂-紫外法对君药淫羊藿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4味主药代表性成分斑点分离效果好,对比明显;君药中淫羊藿苷含量在2.5~22.5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5.5%(n=5,RSD=1.52%),精密度RSD=1.93%。[结论]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4.
摘 要:KEYNOTE-021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多队列研究,其Ⅱ期研究G队列比较了培美曲塞和卡铂联合及不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NSCLC)中作为一线治疗策略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次要研究终点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根据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肿瘤细胞阳性比例分数(tumor cell proportion score,TPS)<1%、1%~49%和≥50%进行分层。结果显示,在ITT人群中,ORR在免疫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分别为55%(33/60)和29%(18/63),估计治疗差异为26%(95% CI:9%~42%,P=0.001 6);亚组分析显示,在PD-L1<1%、1%~49%和≥50%患者中,ORR分别为57%(12/21)、26%(5/19)和80%(16/20)。次要研究终点中位PFS在免疫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分别为13.0个月和8.9个月(HR=0.53,P=0.01)。两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免疫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为39%(23/59)和26%(16/62)。更新的3年生存率显示,免疫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分别为 50%和37%,ORR分别为58%和33%。在PD-L1<1%和PD-L1≥1%的亚组中,免疫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ORR分别为67%和17%,54%和43%。因此,不论PD-L1表达状态,免疫联合化疗均能显著性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此外,12例完成35个周期(2年)患者的估计3年肿瘤持续缓解时间均为100%。基于此项研究,2017年5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用于未经治疗的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非鳞状NSCLC的一线治疗,并为后续的KEYNOTE-189扩大样本Ⅲ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5.
应用中成藏药独一味片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用于终止停经49天内妊娠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取得满意效果。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多,且持续时间长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笔者试用中成藏药独一味片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6.
金莹  孙田杰 《护理研究》2008,22(2):136-137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是一种机会性感染疾病,常见于免疫功能缺陷或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群.肾移植病人术后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增加了感染PCP的机会.据报道,其发病率可达2%~11%[1-3 ].  相似文献   
167.
金莹  孙田杰 《护理研究》2008,(1):136-137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是一种机会性感染疾病,常见于免疫功能缺陷或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群。肾移植病人术后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增加了感染PCP的机会。据报道,其发病率可达2%~11%。肾移植术后病人一旦感染PCP,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而早诊断、早治疗及精心的护理能降低病死率。我院器官移植科成功治疗27例肾移植术后并发PCP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8.
介入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介入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诊疗手段被运用于临床各个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采用介入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目前国内少有报导,我院对12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及分组 36例患者年龄为20~38岁,平均妊娠天数为 38~80 d,均为未破裂异位妊娠,符合氨甲喋呤(MTX)治疗适应症。其生命体征平稳,肝肾功能正常,外周血白细胞>4×109/L,血小板>100×109/L。病人随机分为3组,各组病人年龄及妊娠天数无统计学差异。1.2 方法 A组选择腹股沟韧带下2.0 …  相似文献   
169.
目的研究人类星形胶质瘤中转录因子(TF)的表达异常.方法用cDNA微阵列方法研究人类正常大脑和星形胶质瘤中转录因子的表达.共3个标本标本1混合了3例三级星形胶质瘤,标本2混合了2例四级星形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GBM),标本3为对照,混合了4例正常大脑组织.33p标记的cDNA与带有14 000个cDNA片断的微阵列膜杂交,通过比较肿瘤标本和对照标本的光密度来分析各基因,相差2倍以上被认为表达有差异.结果普查了109个转录因子.GBM标本中转录因子的表达高于三级胶质瘤(表达比率为1.33±0.28和1.10±0.16,P<0.001).在2个肿瘤标本中共有13个异常表达的转录因子.在三级胶质瘤中有4个上调基因和1个下调基因,在GBM中有6个上调基因和5个下调基因.转录因子ⅡB在2个标本中均下调(三级胶质瘤中为0.21倍,GBM中为0.28倍).有2个因子在2个标本中均上调,它们为HMGI-C(分别为2.17倍和4.13倍),和基本转录因子2(BTF2)63kDa亚单位(分别为2.81倍和2.69倍).结论在三级胶质瘤和GBM中有转录因子的异常表达.TFⅡB、HMGI-C、BTF2 63kDa亚单位是进一步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手术对再次妊娠胎盘植入及其类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分娩的11025例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术)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再次妊娠时1274例发生胎盘植入(粘连型905例,植入型309例,穿透型60例)。分析前次剖宫产是否伴发产后出血、前次剖宫产是否为产程中转急诊手术以及前次剖宫产距离本次妊娠时间与再次妊娠胎盘植入发生以及类型的关系。结果:(1)前次剖宫产伴发产后出血再次妊娠时胎盘植入总的发生率及3种类型的发生率均高于剖宫产后无产后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前次剖宫产为产程中转急诊手术再次妊娠时胎盘植入总的发生率及3种类型的发生率均高于前次剖宫产为非产程中转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前次剖宫产距离本次妊娠的不同时间与再次妊娠时胎盘植入总的发生率及三种类型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次剖宫产手术伴发产后出血、产程中转急诊剖宫产手术与再次妊娠时胎盘植入的发生可能有关,孕期应加强对这部分孕妇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