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5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65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131篇 |
预防医学 | 78篇 |
眼科学 | 8篇 |
药学 | 29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45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膀胱肿瘤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在我院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上述患者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简单宣教,让患者了解相关手术大致过程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膀胱痉挛程度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轻度膀胱痉挛患者共27例,占67.5%;中度膀胱痉挛患者共11例,占27.5%;重度膀胱痉挛患者共2例,占5.0%。对照组患者轻度膀胱痉挛患者共19例,占47.5%;中度膀胱痉挛患者共12例,占30.0%;重度膀胱痉挛患者共9例,占22.5%。观察组重度膀胱痉挛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有显著改善作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通过内质网应激介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Res干预后通过检测心肌细胞表面积和ANP基因表达评价心肌细胞肥大程度;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和心肌细胞凋亡率,Real time-PCR检测心肌细胞ERS相关基因GRP 78和CHOP表达。结果与ISO组比较,Res显著抑制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P〈0.05),降低肥大心肌细胞LDH和MDA释放量(P〈0.05);下调GRP78和CHOP基因表达(P〈0.05),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率(P〈0.05)。结论 Res对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CHOP介导的凋亡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53.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CD19+ B细胞中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 mRNA的表达,并探讨Blimp-1在SLE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0例SLE患者和20例健康者外周血CD19+ B细胞中Blimp-1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19-CD138+浆细胞/CD19+B细胞比例、CD19+CD27+记忆性B细胞/CD19+ B细胞比例,分析SLE患者Blimp-1表达与B细胞亚群及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 SLE 组 CD19+ B 细胞中 Blimp-1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活动组高于稳定组(P<0.05);② SLE组CD19-CD138+浆细胞/CD19+B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活动组高于稳定组( P <0.05);SLE 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 CD19+CD27-记忆性B细胞/CD19+ B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③SLE患者Blimp-1表达与CD19-CD138+浆细胞/CD19+ B细胞比例呈正相关性(rs =0.336,P=0.034),与CD19+CD27+记忆性 B细胞/CD19+ B细胞比例无显著相关性(rs =-0.271,P=0.116),与抗ds-DNA抗体、免疫球蛋白IgG呈正相关性( rs =0.493,P =0.006;rs =0.527,P=0.004),与抗核小体抗体、抗 C1q 抗体呈正相关性( rs =0.452,P =0.040;rs =0.522,P =0.015),与白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性(rs =-0.367,P=0.046;rs =-0.386, P =0.035)。结论 Blimp-1在SLE患者B细胞中表达升高,与浆细胞明显相关,提示Blimp-1可能通过促进B细胞分化而参与SLE的发病。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过敏性疾病患者发病与过敏原的关系,寻找该疾病常见的过敏原,为患者的脱敏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德国摩拉(MORA)生物共振仪对19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结果过敏性疾病常见的过敏原有螨虫、环境化学、稀释剂、鱼类、家用或工业毒物、花粉、霉菌、食物添加剂、真菌、动物等。结论摩拉生物系统可用于过敏性疾病病因的检测,过敏原种类全。大多数过敏性疾病患者能找到过敏原,且以螨虫、环境化学、稀释剂、鱼类、花粉等为主。 相似文献
56.
57.
58.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护理管理。方法通过参加术前病例讨论,了解病情,准备齐全手术物品,手术前访视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术中认真细致的配合和耐心、细心的护理保证围手术的安全。结果对326例〉80岁高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安全护理管理,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结论手术前参加病例讨论,访视患者和术中细致、耐心、细心的安全护理措施保证了高龄患者手术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59.
病案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基于问题中心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原理发展而来的[1].CBL继承了PBL以学生为主题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优点,又克服了它在一定程度上与临床实践过程割裂的不足,可以充分激发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实践知识运用的能力,目前正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Srinivasan M等对美国两所高校的学生和教师在接受PBL和CBL后的认知和感受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两校教师和学生都认为CBL的引导式探究优于PBL的开放式探究[2]. 相似文献
60.
PBL与LBL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1]。该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学生就学习遇到的问题自己组织发言和讨论,老师作必要的引导和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