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我院自1981年成立CCU病房以来,AMI心律失常检出率达85%。本文将321例资料完整的AMI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AMI合并中、重度心律失常与梗塞面积及近期预后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本组321例病例均系1981~1992年收入CCU病房的AMI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AMI诊断标准。其中广泛前壁75例,男56例,女19例,平均年龄45.9岁,前间壁93例,男79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2岁,下壁75例,男58例,女17例,  相似文献   
52.
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和诊断标准:我院内科1972年1月~83年4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158例,其中60岁以上75例(称老年组),男性50例,女性25例。余83例为对照组称低年龄组。诊断标准:①临床症状和经过符合AMI;②心电图具有典型Q波和ST—T改变的特点(个别心内膜下心肌梗塞不具Q波);③酶学改变。至少具备以上二条。  相似文献   
53.
伴有晕厥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伴有晕厥的大块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依据及疗效判定指标。方法对 9例伴有晕厥的大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变化及预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均有晕厥及极度呼吸困难表现 ,其中 7例有下肢静脉血栓或形成诱因 (下肢外伤 ,卧床数日等 )。 9例中 8例有SⅠQⅢTⅢ 或SⅠTⅢ 、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显著顺钟向转位 (V5R/S >1)等心动图改变。治疗前 7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示 :右心房、室扩大 ,室间隔左移 ,左室小 ,肺动脉高压等超声心动图改变。其中 1例溶栓后随着肺动脉压的降低 ,右心室扩张改善及室间隔左移 ,RBBB、显著顺钟向转位消失 ,SⅠ 减小 ,同时TV1~ 3波呈“冠状T”样倒置加深。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改变 ,可及早诊断大块急性肺栓塞 ,后二项对临床疗效判定也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采用薄层扫描法 (TLCS)测定了感冒通中胆酸的含量 :试样以氯仿提取 ,冰醋酸溶解 ,点样于硅胶G薄板上 ,用氯仿 -乙醚 -冰醋酸 (2∶ 2∶ 1 )展开 ,1 0 %磷钼酸乙醇溶液显色 ,反射法锯齿扫描 ,λS=530 nm,λR =70 0 nm,方法回收率为 98.2 6% (RSD =2 .41 % )  相似文献   
55.
金英兰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57-58,60
目的 探讨固尔苏联合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患儿单纯使用CPAP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使用固尔苏;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48h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死亡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1.11%(P〈O.05);治疗后研究组pH、PaO2、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使用固尔苏和CPAP治疗NRDS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尽快提高患儿动脉氧分压、改善呼吸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吉林市健康成年男性膳食异黄酮摄入量与血脂的关系。方法用膳食记录法调查710名20~60岁吉林市部分健康成年男性膳食摄入量,进行体格检查,抽取空腹清晨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710名男性大豆异黄酮摄入量为19.8 mg/d。按照异黄酮摄入量将研究对象分低、中、高3组,摄入量分别为(4.2±2.8)mg/d,(13.8±2.5)mg/d和(39.5±17.2)mg/d,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控制BMI、能量,脂肪供能比之后,3组间TC(P=0.004)和LDL-C(P=0.000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膳食大豆异黄酮摄入量有助于健康男性血脂改善。  相似文献   
57.
脑梗死因病灶部位不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体征。其中.右顶叶脑梗死致体像障碍在临床上较少见,现将2004年及2005年所遇到的2例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应用周围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探讨低频电疗对被机械性刺激和温度刺激所引发的脊髓后角神经细胞活动电位(膜电位)的影响。方法:用Sprague-Dawley雄性白鼠,制作出周围神经损伤疼痛模型作为实验组。用行动学和电生理学方法测定后腿的躲避反应和脊髓后角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实验组被机械性刺激和温度刺激所引发的躲避反应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实验组被机械性刺激和温度刺激所引发的脊髓后角神经细胞膜电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实验组经低频电刺激10min后,其脊髓后角神经细胞的膜电位明显低于低频电刺激前脊髓后角神经细胞的膜电位(P<0.01)。④在实验组低频电刺激的同时静脉注射纳络酮10min后,其脊髓后角神经细胞的膜电位明显高于未注射纳络酮组(P<0.01)。结论:低频电缓解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疼痛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促进分泌内啡呔等中枢鸦片样物质,作用于脊髓后角神经细胞,降低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中国朝鲜族缺血性脑卒中与尿中可替宁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性别、城乡分布、受教育水平匹配的140例延边地区朝鲜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41例非脑卒中朝鲜族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液相放射免疫测定法(liquid phase radioimmunoassay method,LPRM)分析尿中可替宁水平。结果患者组尿中可替宁平均值为(754.0±103.8)μg/g·Cr,显著高于对照组(491.5±82.4)μg/g·Cr(P<0.05)。中国朝鲜族缺血性脑卒中与尿中可替宁之间存在危险性的水平梯度,与<500μg/g·Cr组相比,≥2000μg/g·Cr组OR值为2.47(95%CI:1.069~5.691)。结论中国朝鲜族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尿中可替宁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0.
46例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有头部CT或MRI材料的46例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6例中,平均年龄59.3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6例,起病时伴头晕者最多(29例),体征中以不同程度运动功能障碍者最多(40例),眼位改变多样、复杂,本组总死亡率为36.96%。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病因。重视起病过程,仔细及时的临床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其死亡率比以往为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