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22.
23.
南浔向以发达的丝织业闻名全国,曾是江南最富裕的大镇之一。清代道光年间,嘉业堂主刘承干的祖父刘镛(此刘镛非乾隆年间大学士刘墉)因从事丝绸贸易而最终成为南浔首富。刘承干的父亲刘锦藻则蓄志励学,考中进士,曾任清内阁中书,对史学颇有研究,为近代知名学者,撰有《续皇朝文献通考》等,并性喜藏书。刘承干(1882~1963),字贞一,号翰怡,别号求恕居士,为清末秀才。对历史怀有浓厚的兴趣,自谓“弱冠即喜治乙部之书”。他对古籍版本亦有一定的鉴赏水准。1914年任《浙江通志》分纂,1920~1921年任清史馆名誉纂修。一个既拥有万贯家财,又充满传统文… 相似文献
24.
辟谷 辟谷也称断谷、绝谷、绝粒、休粮等,即不食五谷杂粮、肉、蛋、蔬菜等日常食物.辟谷术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该术认为:"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多力而悍,食谷者智而不寿,食气者神明不死."就是说,食用日常食物虽能维持生命活动,但不能长生不死.又说:"欲得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即日常食物会在肠胃中留下有害渣滓,使身中上火,减少寿命.该术的要点是不食日常食物,但要服气或服药等.<抱朴子内篇·仙药>记载一则服药辟谷的故事:秦时一宫女惊走入山,饥无所食,垂饿死,有一老翁教她食松叶松实,遂不饥不渴,冬不寒,夏不热.至汉成帝时,已二百余岁,被猎人在终南山捕获,带回.供给她五谷食物,两年后苍老而死.葛洪感叹说:"向使不为人所得,便成仙人矣." 相似文献
26.
李时珍(1518~l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明代杰出医药学家。父言闻,为名医。时珍幼习儒,又受家庭熏陶,兼好医书,遂精医药。曾在太医院供职,晚年进封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因念及本草类书历代注解谬误颇多,遂广采博收,辨疑订误,奋发编修,自1552年至1578年,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纲目》五十卷,初刊于金陵。《本草纲目》为明代本草集大成之巨著,共载药1892种(其中新增药374种),分16部62类,各药列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医药结合。书中附有药图1千余幅,药方1万余个。它对16世纪以前我国药物学进行了相当全面的总结,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27.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曰:“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对于此段条文,《金鉴》认为“乃古医书之文,今不可考”;至于文中“七伤”的解释,目前大都习用《诸病源候论·虚劳候》中所言:一曰大饱伤脾,二曰大怒伤肝,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四曰形寒饮冷伤肺,五曰忧愁思虑伤心,六曰风雨 相似文献
28.
姚和清(1889—1972年),字仁航,号承志,浙江宁波人。早岁从其舅邹明辉学习眼科,于1935年应诊沪上,并曾任四明医院、广益中医院眼科顾问、第六人民医院眼科主任等职。生前曾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如《中医对原发性青光眼的认识与治疗》、《球 相似文献
29.
《金匮要略》中“桂枝-白芍”药对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医学史上,"药对"早期是指两种药物学著作,其一是一部托名雷公的著作名<雷公药对>(原书已佚),其二是南北朝时期医药学家徐之才在<雷公药对>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古代药剂学精华而著成的<药对>2卷.而当今中药药理学有关"药对"的概念,则如已故名中医施今墨所概括的:"药对即药物的相互配伍.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