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209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274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27篇
  3篇
中国医学   23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观察替硝唑在根管消毒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6 1例共 6 8颗牙齿诊断为慢性根尖周围炎且根管较多渗出的病例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将消毒干棉捻蘸适量替硝唑木榴油糊剂放入根管 ,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 (ZOE)密封。对照组 :单纯用甲醛甲酚消毒根管。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替硝唑应用于慢性根尖炎根管长期渗出病例的根管消毒 ,优于单纯用甲醛甲酚消毒根管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VEC)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在CD40-CD154相互作用诱导VEC活化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和重组人γ干扰素(rhIFN-γ)刺激人主动脉VEC,通过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CD40和粘附因子表达水平;通过表达CD154的细胞株D1.1和VEC共同培养后,观察VEC粘附因子的表达水平;通过抗CD154单克隆抗体阻断CD40-CD154间的反应;应用NF-κB阻断剂BAY11-7082观察阻断NF-κB通路后对CD40-CD154诱导VEC活化的影响.结果 未活化的VEC膜表达低水平的CD40、CD54和CD106,但不表达CD62E,经白细胞介素刺激后可上调这些蛋白分子的表达水平.D1.1细胞株和VEC共同培养后可诱导VEC活化并上调CD62E、CD54和CD106的表达水平;抗CD154抗体可阻断CD40-CD154间的反应所诱导的VEC活化;NF-κB阻断剂可阻断rhTNF-α诱导的VEC活化以及CD40-CD154间的反应所诱导的VEC活化.结论 VEC中CD40和T淋巴细胞中CD154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诱导VEC活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D40-CD154相互作用并通过NF-κB通路诱导VEC活化;NF-κB通路阻断剂可抑制VEC活化.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揭示人单核细胞共刺激分子在异种免疫反应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从猪的主动脉分离血管内皮细胞(PEC)并培养扩增;从人单个核细胞(PBMC)中纯化CD4+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建立PEC和人PBMC混合培养体系,培养后收集细胞,然后加入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单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情况.为了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及阻断共刺激分子对PEC免疫反应的作用,在PEC和人PBMC混合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抗CD154、CD80和CD86单克隆抗体.在培养的最后24 h加入同位素,于培养结束后收集细胞并经同位素计数仪进行检测.纯化的单核细胞经PEC刺激后与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来研究这些单核细胞诱导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以及阻断共刺激分子的作用.结果 PEC和人PBMC混合培养后可检测到PBMC对异种PEC的高度免疫增殖反应;流式细胞术检测到PBMC中的CD14+单核细胞表面无CD40和CD80的表达,但表达CD86,经PEC刺激后,CD14+单核细胞膜表面显著上调CD40和CD80蛋白分子的表达,CD86表达上调.与未经刺激的单核细胞相比较,经PEC刺激后的单核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可诱导CD4+T淋巴细胞明显增殖,抗人CD154、CD80、CD86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CD4+T淋巴细胞对PEC的增殖反应.结论 人CD14+单核细胞在异种免疫反应过程的间接抗原提呈和共刺激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上调其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与CD4+T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154和CD28相互作用形成第二信号,并诱导CD4+T淋巴细胞对PEC的增殖反应;阻断共刺激分子可抑制异种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4.
透析中低血压严重影响患者脏器供血。使病死率大大增加,而严重高血压是导致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透析中血压的管理非常重要。本中心通过个体化调节超滤模式及透析液温度,使透析中严重高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冷背药材作为宝贵的药材资源,但因其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其鉴别成为中药鉴定中的难题,因此亟需建立冷背药材的鉴别方法。该研究利用DNA特征序列(DSS)标记,建立一种冷背药材木槿皮基原植物木槿及其混伪品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别方法。方法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分析获得木槿皮的候选DSS标记,使用DNA测序手段对DSS标记进行验证,基于得到的可靠DSS标记设计木槿皮基原植物特异性鉴别引物,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耐受性和适用性的考察。结果 将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与DSS比对后得到了1个可用于鉴定木槿的DSS标记,揭示了木槿正混伪品的区别特征,根据DSS标记设计出一对木槿正品特异性鉴别引物,使用该引物进行PCR扩增和凝胶电泳后木槿均出现约270 bp的单一明亮条带,而其4种混伪品均无此条带。结论 该研究得到的1个DSS标记可用于木槿的真伪鉴定,基于此DSS标记设计的特异性鉴别引物可准确、简便的鉴别木槿皮的基原植物及其混伪品,为木槿正伪品的分子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86.
解毒祛瘀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盂肾炎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艳 《陕西中医》2001,22(10):592-592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 ;方法 :采用解毒祛瘀汤加味 (白花蛇舌草、公英、石韦、金钱草、益母草、丹参、当归、川芎、苦参 ) ;结果 :治疗本病 3 6例 ,总有效率 88.9%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87.
王璞 《中国药店》2007,(7):60-61
零售企业应意识到陈列管理的重要性,关注流程的优化,并考量自己的生意规模和地域分布,选取合适的货架管理软件来提升陈列管理的效益和效率。  相似文献   
88.
X线平片、CT、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X线、CT与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对比。方法对65例临床疑诊为ANFH患者进行X线平片\CT与MRI检查,并且做X线平片、CT与MRI的对照观察,并与同期临床症状比较。结果53例经X线检查诊断为ANFH35例;经CT扫描诊断为ANFH42例;所有病例均经磁共振扫描证实为ANFH53例,其中15例为早期病变。统计结果表明,MRI为最好,CT次之,X线平片最不敏感。结论X线平片难以显示ANFH的早期表现,MRI不仅能发现其早期病变,且能反应病变的确切范围和程度,对早期治疗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但对骨质的细微结构改变及钙化不如CT明显,且费用较高,多用于临床高度怀疑ANFH而X线平片及CT检查阴性的患者。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己烯雌酚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TNBS)/乙醇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肌肉注射己烯雌酚(50、100、150、200μg.kg-1),每天1次,共7 d。给药结束后,乙醚麻醉大鼠,打开腹腔,截取8 cm结肠,称重,画取溃疡面积,取病变组织以作HE染色,分离肠粘膜待测MPO活性;并取胸腺、脾脏称量。结果:50μg.kg-1己烯雌酚对结肠炎无明显治疗作用,反而引起肠道粘连和腹膜炎,加重炎症;100μg.kg-1的己烯雌酚对结肠炎具明显疗效;150和200μg.kg-1己烯雌酚能明显改善结肠炎各项指标,但大鼠全身状态差,死亡率增高。结论:适当剂量的己烯雌酚对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小剂量的己烯雌酚能够加重结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0.
耳垂瘢痕疙瘩的形成多为扎耳眼所致,可能与瘢痕体质有关,加之局部异物刺激、炎症刺激等因素形成.由于耳垂部组织少,瘢痕又与菲薄的皮肤紧密粘连,不易剥离,瘢痕较大时切除后耳垂往往无法保持正常形态,更加影响美容,且切除术时的手术创面更大,易复发形成形状更多样化的瘢痕疙瘩,后果更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