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55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通过分析住院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lolism,VTE)的相关临床资料,总结该型骨折患者并发VTE的发病特点及临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收住124例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组,其中共29例经B超,肺动脉CT造影(CTPA)检查明确并发静脉血栓性疾病。对以上患者进行临床及血液学等相关指标对比分析。结果男性患者组血栓发病率18.8%。女性患者组28.6%,男女组间血栓性疾病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VTE发病率23.2%。血栓静脉性疾病患者住院周期较无血栓组延长(P〈0.05),血栓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值在并发VTE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为血栓性疾病特异性血液指标D-二聚体在本组病例中灵敏度72.4%;特异度74.0%。结论单纯以D-二聚体作为VTE在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VET诊断具有一定限制性,FIB对诊断髋关节周围骨折并发VTE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2.
脊柱结核26例再手术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与关节结核在我国为常见病,尤以脊柱结核多见。自五十年代倡导并应用病灶清除疗法以来〔1〕,大为缩短了该病的疗程,提高了治愈率。但近年来,结核病例又有增多趋势,而且再手术率有所增长。我科自1990年1月~1997年1月,7年间共收治脊柱结核手术病例17...  相似文献   
43.
李燕  陈德胜  杨卫东  金群华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3):200-202,I0004
目的检测实验性椎间盘退变中MMP-3的表达,进一步研究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为实验组,正常SD大鼠为对照组,每组各16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DS—PAGE进行检测两组椎间盘组织中MMP-3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椎间盘组织均有MMP-3表达,实验组的MMP-3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MMP-3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髓核对大鼠脊神经节非压迫性损伤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后,大鼠脊神经节组织形态学的变化。方法 20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将自体肌肉混悬液和尾椎髓核混悬液注射到腰椎硬膜外腔,对脊神经节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 在无机械压迫情况下,大鼠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能使脊神经节组织形态产生明显改变。结论 髓核所致的炎性反应是引起脊神经节损伤和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髓核在坐骨神经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 1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将自体尾椎髓核混悬液注射到腰椎硬膜外腔或坐骨神经周围。测定其后肢机械刺激缩爪阈值。结果 在没有明显机械压迫下 ,腰椎硬膜外腔的髓核使大鼠后肢产生明显的痛觉过敏反应 ,坐骨神经旁的髓核不能使大鼠产生上述变化。结论 与髓核相关的炎症的介质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之一 ,神经根缺乏神经外膜保护是引起疼痛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46.
背景:阿仑膦酸钠的抗骨吸收作用是通过其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完成的,近年亦有报道证实红霉素有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和红霉素抑制钛颗粒刺激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6的作用。 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14 h后分为红霉素组及阿仑膦酸钠组,每组分为6个亚组。红霉素组:A组:仅为巨噬细胞;B组:巨噬细胞+钛颗粒;C组:巨噬细胞+钛颗粒+红霉素1 μg/L;D组:巨噬细胞+钛颗粒+红霉素10 μg/L;E组:巨噬细胞+钛颗粒+红霉素100 μg/L;F组:巨噬细胞+钛颗粒+红霉素1 000 μg/L。阿仑膦酸钠组分组及剂量同红霉素组。培养24 h后,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质量浓度。 结果与结论:B组白细胞介素1,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 < 0.05),F组白细胞介素1,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质量浓度明显低于C组(P < 0.05)。同剂量阿仑膦酸钠和红霉素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钛颗粒可以刺激巨噬细胞分泌大量的白细胞介素1,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红霉素、阿仑膦酸钠能够呈剂量依赖型地有效抑制钛颗粒诱导的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6及肿瘤坏死因子α。  相似文献   
47.
蔡利军  金群华  张炎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2):107-109,92
目的探讨髓核在引起神经根组织损伤中的作用以及沙利度胺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自体髓核(NP)组及沙利度胺(Tha)组,建立非压迫性大鼠椎间盘突出的动物模型,并给予沙利度胺干预,各组于造模后第4、7、14、21d切取大鼠神经根进行光镜和电镜形态学观察。结果 NP组有髓神经纤维排列不规律,髓鞘破坏明显,神经节细胞水肿,尼氏小体部分脱失,出现空泡现象较重;Tha组神经纤维排列规律,髓鞘轻度破坏,神经节细胞胞质有轻度水肿,尼氏小体有少量脱失,部分出现空泡现象。对照组无特异性改变。结论髓核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引起神经根损伤,应用沙利度胺后可缓解髓核诱发的神经根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48.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疼痛性椎体血管瘤的临床经验,评估其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疼痛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3例疼痛性椎体血管瘤的椎体成形术治疗病例。病椎39个,其中胸椎18个,腰椎21个,36个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3个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结果:29例治疗均获得成功,注射骨水泥2.5~5.0ml,平均3.2ml。术后随访6~12个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轻微缓解(MR)和无效(NR)例数分别为24、3、2、0,疼痛缓解率93.1%。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显著下降(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及疼痛性椎体血管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9.
背景:阿仑膦酸钠的抗骨吸收作用是通过其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完成的,近年亦有报道证实红霉素有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和红霉素抑制钛颗粒刺激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6的作用。 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14 h后分为红霉素组及阿仑膦酸钠组,每组分为6个亚组。红霉素组:A组:仅为巨噬细胞;B组:巨噬细胞+钛颗粒;C组:巨噬细胞+钛颗粒+红霉素1 μg/L;D组:巨噬细胞+钛颗粒+红霉素10 μg/L;E组:巨噬细胞+钛颗粒+红霉素100 μg/L;F组:巨噬细胞+钛颗粒+红霉素1 000 μg/L。阿仑膦酸钠组分组及剂量同红霉素组。培养24 h后,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质量浓度。 结果与结论:B组白细胞介素1,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 < 0.05),F组白细胞介素1,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质量浓度明显低于C组(P < 0.05)。同剂量阿仑膦酸钠和红霉素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钛颗粒可以刺激巨噬细胞分泌大量的白细胞介素1,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红霉素、阿仑膦酸钠能够呈剂量依赖型地有效抑制钛颗粒诱导的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6及肿瘤坏死因子α。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