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目的探讨内镜下鼻止血术的临床效果、注意事项及手术要点。方法总结64例难治性鼻出血病人内镜下手术止血的治疗资料,男38例,女26例,年龄32~76岁。平均53.2岁,其中鼻中隔、鼻甲黏膜弥漫性出血15例,高血压鼻、鼻咽吴氏静脉丛出血25例,鼻中隔小血管瘤破溃出血14例,血液病鼻出血4例,中鼻道出血4例,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出血1例,老年鼻中隔黎氏区出血伴心衰1例。结果止血有效62例,止血失败2例,1例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另1例老年鼻中隔黎氏区出血伴心衰,术中突发心衰死亡。结论内镜下鼻止血术的优点是:直视下止血彻底,术后减轻鼻孔添塞的痛苦,但应注意适应症的选择。  相似文献   
42.
目的评价磁导航系统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的指导作用。方法将经过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技术和4mm温控导管消融,B组采用磁导航系统和温控磁大头导管消融。两组各入选10例患者,其年龄、性别、心动过速病史和基础心血管疾病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如下参数:消融操作时间、患者透视时间、术者透视时间、放电次数、消融能量、成功率、并发症、手术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全部一次消融成功,无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相同,随访(7.1±1.4)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磁导航消融组的操作时间、患者和术者透视时间、放电次数和实际消融能量均明显低于常规消融组,但手术费用高于常规消融组。结论采用磁导航系统指导房室结慢径路导管射频消融能明显缩短消融操作时间及患者和术者的透视时间,减少放电次数,降低实际消融能量。  相似文献   
43.
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态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是与营养状况密切有关的疾病。应用恰当的营养指标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估,有益于营养治疗措施的制定。本研究对83例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本院内分泌科1997年5月~11月糖尿病患者,随机选择83例(11型78例,I型5例),男43例,女40例,平均年龄56.9土11.9岁。指标和方法83例患者均作人体测量和生化指标测定,其中38例利用生物电阻抗法(BIA法)测定体脂含量。1人体彻l量’1:·(l)理想体重百分比(IBW%)IBW%一实测体重/理想体重XIO0%理想体重(kg)=【身长(。m)-IO0」X0.9①体重指…  相似文献   
44.
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是影响再植指血液循环的主要原因。常规是采用短时间的保守治疗,如无好转现象,即行手术探查。作者在断指再植术后应用连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以防血管危象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1例(15 指),全部为男性,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26岁。受伤原因:电锯伤4例8指,刀伤(包括自残)3例3指,砂轮伤及碾压伤各2例2指。1指离断9例,3指离断2例。受伤至再通血时间6~18小时,平均8.5小时。1.2 方法手术麻醉采用静脉留置针从…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对线叶雀舌木(Leptopus lolonum Pojark.)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与结构鉴定,以丰富植物化学成分组成,为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及半制备型HPLC等多种分离纯化方法,对线叶雀舌木地上部分的75%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8个、香豆素类2个、酚酸类5个,它们的结构分别为金圣草黄素(chrysoeriol,1)、麦黄酮(tricin,2)、7-O-鼠李糖山柰酚(kaempferol 7-O-α-L-rhamnoside,3)、8-C-阿拉伯糖芹菜素苷(apigenin-8-C-α-L-arabinopyranoside,4)、表儿茶素(epicatechin,5)、儿茶素(catechin,6)、neobavaisoflavone(7)、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8)、异嗪皮啶(isofraxidin,9)、格链孢酚(alternariol,10)、hydroxypropiovani...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丁香-肉桂药对共提取挥发油(丁香-肉桂挥发油)的成分及其抗氧化作用,为该药对临床合理应用于关节炎性病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GC-MS分析丁香-肉桂挥发油成分,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及总还原力测定丁香-肉桂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MTT法测定丁香-肉桂挥发油对RAW264.7细胞的细胞活力影响;H2O2刺激RAW264.7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试剂盒检测丁香-肉桂挥发油对细胞CAT、SOD、GSH-PX、MDA水平的影响。结果:GC-MS分析鉴定出丁香-肉桂挥发油20种成分,其中丁香酚、α-古巴烯、β-石竹烯、肉桂醛等成分相对含量较高,丁香-肉桂挥发油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都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IC50分别为(24.15±1.03)μg/mL和(47.23±1.89)μg/mL,其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与丁香-肉桂挥发油浓度呈现量效关系;10~80μg/mL丁香-肉桂挥发油对RAW264.7细胞活性没有影响;40μg/mL的丁香-肉桂挥发油能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