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 探 1讨特殊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1989年 3月至 2 0 0 2年 10月 ,对 5 3 0例动脉导管未闭 (PDA)施行了介入治疗 ,其中 63例为特殊PDA ,男 19例 ,女 44例 ,年龄 1~ 5 6(平均 19.40± 16.87)岁 ,体重 9~ 82 (平均 3 7.0 9)kg。合并心房颤动、异常血红蛋白症、右肺动脉缺如、轻度主动脉瓣狭窄、轻度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肺气肿、及肺脓肿各一例 ,合并房间隔缺损 4例 ,合并肺动脉瓣狭窄 5例。采用AmplatzerPDA封堵器48例 ,Amplatzer房间隔缺损 (ASD)封堵伞 3例 ,可控弹簧栓子 8例 ,对一例极细小PDA采用造影导管诱导血栓形成法 ,另外 3例则分别采用Amplatzer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Rashkind封堵伞及pfm弹簧圈。将 63例特殊PDA分为 :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平均压 >5 0mmHg)组 2 8例 (包括PDA外科结扎术后再通 2例 ) ;PDA外科结扎术后或夹闭术后再通组 18例 (不包括 2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 ) ;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组 5例 ;合并房间隔缺损 4例 ;极细小 (≤1mm)PDA组 6例 ;Rashkind法封堵PDA术后残余分流组 2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者同期及分期施行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分别为 2及 3例。合并房间隔缺损者同期施行了封堵术。封堵术后 10~ 5 0分钟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 ,术后2 4小时、1  相似文献   
52.
腔内隔绝术治疗高风险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腔内隔绝术治疗外科高风险腹主动脉瘤(A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1例AAA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按国际血管外科/心血管外科(SVS/ISCVS)手术风险评估方法分级,1级(较低风险)30例,2~3级(高风险)21例。根据术前CT及DSA资料合理选择支架。术后定期临床及CT影像随访,观察并发症及瘤体形态学变化。结果覆膜支架均顺利置入,技术成功率100%,术中及术后30 d无死亡。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9.1±20.5)个月,死亡1例(术后36 d),死因不详。主要并发症5例(9.8%),包括分支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股动脉切口局部并发症2例(血栓形成及淋巴管瘘),支架单臂脱位导致内漏增多1例。术后少量内漏10例(19.6%),其中5例随访期自行消失。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AAA,特别是外科高风险患者,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3.
电子束CT诊断累及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的大动脉炎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EBCT)诊断累及升主动脉 及主动脉瓣的大动脉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1996年4月至1999年9月,25例大动脉炎患者接受了EBCT检查。采用美国Imatron公司150-XP型EBCT扫描机,扫描方式:采用增强单层容积扫描(SSM),扫描层厚3mm,扫描时间0.1s,心电门控;连续容积扫描(CVS),层厚3mm,扫描时间0.1s.非离子型对比剂,300mgI/ml.其中17例累及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4例因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换瓣手术,病理诊断大动脉炎。2例2年后因瓣周漏再次行换瓣手术。结果 17例均有升主动脉壁不同程度的管理增厚且延续至主动脉瓣水平;活动期10例动脉管壁增厚呈环状高密度影或分层状,内壁光滑。非活动期7例管壁增厚程度轻,呈低密度环。11例升主动脉扩张,左心室扩大,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4例手术换患者病理所见符合大动脉炎所见。结论 大动脉炎基本CT征象是动脉壁增厚,累及升主动脉者可同时累及主动脉瓣,造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活动期应为手术禁忌征。EBCT对检出此类大动脉炎有重要价值并且可反映大动脉炎的过程。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比较40岁以上房间隔缺损(ASD)经导管封堵和外科手术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既适宜行封堵术也可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33例继发孔型ASD患者按意愿分为介入治疗组(以下简称介入组,共137例)和外科手术组(以下简称外科组,共96例).比较两组技术成功率、并发症、残余分流率、住院天数、输血量和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 两组在年龄[(49±8)岁和(48±7)岁,P=0.135]、性别构成比和术前心功能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外科组较介入组缺损直径大,分别为(24.9±6.8)mm和(18.9±5.4)mm(P<0.001).两组技术成功率(97.1%和100%,P=0.151)和残余分流率(0.7%和0%,P=0.583)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无死亡,但外科组并发症发生率(30.2%和16.1%,P=0.015)和输血量[(273.1±491.5)ml和0 ml,P<0.001]高于介入组,住院时间[(12.0±4.0)d和(4.6±3.3)d,P<0.001)]和操作时间[(212±36.5)min和(60.0±17.7)min,P<0.001)]均长于介入组,而住院费用显著低于介入组,分别为(29839.6±7533.1)元和(39570.0±5929.5)元(P<0.001).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均安全有效.对于40岁以上ASD患者,只要适应证选择合理,介入治疗因其微创性而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5.
封堵器脱落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中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封堵器脱落,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若能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取出脱落封堵器,可避免外科手术.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笔者共完成先天性心脏介入治疗130例,其中2例患者于术中发生封堵器脱落,通过介入方法取出脱落封堵器,更换封堵器材,实现成功封堵.总结报告如下:病例1女,22岁.2010年9月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术前经胸心脏彩超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直径约3 mm,使用6 mm Ampla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行封堵术.封堵术后左心室造影,显示心室水平分流消失,释放封堵器后封堵器脱落移位至左下肺动脉,位置固定.封堵器螺母显示不清,使用圈套器抓住封堵器腰部,拉至鞘内,取出封堵器.更换10 mm Ampla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行封堵术,封堵成功.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索不同介入封堵入路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2020年阜外医院收治的≤7岁行介入治疗的PDA患者。根据不同介入封堵入路将患者分为3组,常规动静脉组、单纯静脉组和逆行股动脉组。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220例患者,其中男78例、女142例,年龄(3.21±1.73)岁,体重(14.99±5.35)kg,身高(96.19±15.77)cm,平均PDA直径(3.35±1.34)mm。85例患者采用常规动静脉法,104例采用单纯静脉法,31例采用逆行股动脉法。逆行股动脉组PDA直径最小[(3.44±1.43)mm vs.(1.99±0.55)mm;(3.69±1.17)mm vs.(1.99±0.55)mm,P<0.001];单纯静脉组术中造影剂用量最少[40(30,50)mL vs. 20(20,30)mL;35(25,50)mL vs. 20(20,30)mL,P≤0.001],手术时间最短[32(26,44)min vs. 25(23,30)min;29(25,38)m...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有症状患者行心脏CT随访的临床因素及价值。方法2006年7月-2011年6月期间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行CT检查的53名患者依年龄分为两组,组A,年龄兰40岁,组B〈40岁,分析患者行心脏CT检查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临床症状、CT检查目的,CT检查结果等,进一步归纳患者行心脏CT检查的适应证及临床价值。结果共53例患者(男21,女32,平均年龄48.52,范围19—72岁);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患者行心脏CT随访的临味因素主要为胸闷、气短及心悸,患者均常规行心电图、经胸超声及X线平片复查,不能明确诊断,需进一步除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7/53)及肺动脉检塞(9/53);少数病例旨在评估术后异常心前区不适(3/55)及射频消融前评估肺静脉及除外左房血栓等(4/53)。CT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肺动脉扩张征象。此外,A组42例患者中,9例患者检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畦病;4例患者检查出并存其它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其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2例,肺静脉异位引流、多发房间隔缺损各1例。B组11名患者中,3例评估术后心前区异常不适者,分别显示封堵器形态或位置异常。A、B两组虽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73),但检查目的及结果不同。结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的临床症状须慎重对待,心脏CT检查能为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提供针对性的解剖学信息,有效弥补常规复查手段的不足。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比较房间隔缺损长径CT血管造影术(CTA)测量值及等效圆直径(ECD)理论值与房间隔缺损参考标准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探讨以等效圆转换解决房间隔缺损形状影响封堵器选择问题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研究96例成功施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患者均于术前行冠状动脉CTA检查以除外冠心病,将患者冠状动脉CTA资料进行三维容积重建,采用CT横断序列辅助测量技术(CTAS)测量房间隔缺损的长径a(ASDa,a)与短径b(ASDb,b),运用Zanchetta转换公式ECDz=(b4/a2+a2-b2)1/2,计算ECD理论值,参考回归方程Y(ASO)=1.03X(ECDz)-0.45±1(mm)指导封堵器的选择。于术后第2日拍摄正、侧位胸片,在侧位胸片上测量封堵术后封堵器的腰部直径(POS),以此作为房间隔缺损直径的参考标准。再分别运用等面积转换公式ECDs=(ab)1/2、等周长转换公式ECDc=b+2(a-b)/π、以及等周长转换公式的简化公式ECDcs=b+2(a-b)/3计算各自的等效圆直径理论值。首先将各等效圆直径及ASDa分别与ASO型号相比较,筛查差值≥0 mm的病例数,并进行χ2检验;其次比较房间隔缺损三种等效圆直径理论值及ASDa与参考标准值间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各值与参考标准值及与术中选择使用的封堵器型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SDa与ASO之差>0 mm者共8例,ECDz与ASO之差>0 mm者1例,Fisher’ Exact Test示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CDs、ECDc及其简化形式ECDcs之差均>0 mm。各等效圆直径及ASDa与POS相比,ECDz标准差最大,为2.29 mm;ECDc标准差最小,为2.05 mm;ECDz与POS相关性良好(Y=1.10X+2.42;R2=0.89,P<0.05),ASDa与POS的相关性与之相近(Y=0.98X+2.54;R2=0.89,P<0.05),ECDc与POS的相关性最强(Y=1.06X+2.38;R2=0.91,P<0.05)。结论房间隔缺损等效圆转换能克服参考最大径选择封堵器的局限性,且等周长转换与金标准有更好的相关性,是指导封堵器选择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60.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膜部VSD中30%~60%伴膜部瘤形成,其诊断及分型依赖彩超和造影检查。膜部瘤形态变异较多致介入操作困难。本文通过22例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探讨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