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7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62篇
综合类   275篇
预防医学   140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96篇
  2篇
中国医学   153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目的评估经肝断面胆道探查替代胆总管切开胆道探查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科室收治的122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的64例患者行左肝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对照组),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58例患者行左肝切除联合术中经肝断面残端胆管行胆道探查取石术(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2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22例患者中105例获随访,随访率为86.1%,随访期为2年,2组患者均无结石残留及复发。结论术中通过肝断面途径胆道探查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一种有效的方法,简化了操作程序,缩短了住院时间,有效避免胆总管切开和T管引流所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2.
43.
不大的房间,安静幽暗,耳边传来阵阵轻柔的音乐声,舒适的躺椅令人彻底放松."看着我的眼睛,放松.你觉得眼睛越来越沉重……"神色诡谲的催眠师晃动着一块小小的怀表.几十秒后,被催眠者昏昏睡去,叫都叫不醒.对于催眠师的提问,被催眠者在梦中对答如流,不知不觉中说出深埋心中的秘密……  相似文献   
44.
直肠肛管疾病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大肠癌的发病原因可能和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有关,所以发达国家的发病率高,我国的发病率近年来也有所上升.和任何恶性肿瘤一样,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大肠癌远期生存率的唯一途径,如按Dukes分期,5年生存率,A期为90%,B期为75%,C期<50%,D期<10%,可见早期诊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21例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手术。对术中、术后的各项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无住院死亡。术后出现异常精神症状3例,经给予奋乃静治疗后均治愈。急性左心功能衰竭1例;严重心律失常3例;胸腔大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OPCAB手术的近期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内毒素血症时内毒素耐受(ET)大鼠血清和肺部E选择素与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非内毒素耐受(non-ET)大鼠的异同。方法ET组SD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0.6mg.kg-1.d-1,连续4d,建立ET模型。第5d两组大鼠均腹腔注射大剂量(6mg/kg)LPS诱导全身及肺部炎症反应。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注射大剂量LPS前(0h),以及注射后1,2,6和24h的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匀浆中E选择素与VCAM-1的蛋白水平。结果ET组和non-ET组在注射大剂量LPS后血清E选择素和VCAM-1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ET组BALF中的E选择素的上升滞后于non-ET组:E选择素在non-ET组接受大剂量LPS后1h即出现明显升高,之后下降;ET组高峰则在6h;1h时ET组明显低于non-ET组[(36.66±10.24)pg/mL比(89.72±16.66)pg/mL,P<0.001]。肺组织E选择素表达与BALF中的变化趋势相似。BALF中的VCAM-1表达在ET组中0,1,2和6h四个时间点均低于non-ET组,其中1h时间点差异显著(P<0.01)。在2和6h时non-ET组肺组织的VCAM-1急剧升高,而ET组几乎无上升,non-ET组6h时较ET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内毒素耐受状态下,大剂量LPS腹腔注射所致的肺部E选择素和VCAM-1早期表达被阻滞。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难治性脑脊液漏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难治性脑脊液漏23例临床资料。结果脑脊液漏均在引流3~12天(平均6天)后停止。无一例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持续腰池引流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对于难治性脑脊液漏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可尝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腹腔镜下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分布及组织学特点,分析经血种植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选择因不孕症进行腹腔镜检查,对早期的典型病灶及可疑病灶进行组织学检查或内凝热-色试验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58例,对其病灶分布特点及组织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分布依次是宫骶韧带87.9%(51/58)、子宫直肠陷凹82.8%(40/58)、阔韧带后叶79、3%(46/58)、卵巢60.3%(35/58)、后子宫浆膜36.2%(21/58)、输卵管25.9%(15/58)、子宫膀胱反折腹膜5.2%(3/58)。患者具有1个病灶占8.6%(5/58),2个及2个以上病灶占91.4%(53/58)。根据组织学特点及病灶外观各类病灶发生的比率依次是出血型病灶84.5%(49/58)、色素型病灶60.3%(35/58)、白色病灶51.7%(30/58)、腺样病灶37.9%(22/58)、水泡病灶25.9%(15/58)、隐匿病灶13.8%(8/58)。以一种病灶出现的有15.5%(9/58)、以2种以上病灶出现率的有84.5%(49/58)。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具有多样性,组织学显示其外观表现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不同阶段,提示可能是经血不断逆流种植形成新的病灶,病灶分布以盆腔后部为主,符合输卵管走向的解剖特点。  相似文献   
49.
金富庭 《中原医刊》2005,32(22):62-63
目的探讨安搏律定对持续性心房纤颤的复律效果。方法对经筛选后及一般治疗(病因加常规治疗)未转为窦性心律的持续性心房纤颤病人,给予安搏律定复律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22例复律成功并维持窦性节律,有效率73.3%。3例因不良反应过大放弃治疗,4例无效。所有病人未出现其它心律失常、QT延长及栓塞。结论如病例选择合适,给药恰当,安搏律定是持续性心房纤颤既有效又安全的复律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昆藻调脂口服液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昆藻调脂口服液治疗脂肪肝患者71例(治疗组),并与对照组(东宝肝泰片)治疗脂肪肝患者64例作对照,通过治疗前后观察ALT、ALP、GGT、TG、TC、LDL-C、HDL-C及B超积分变化等各项指标,分析昆藻调脂口服液的临床疗效。结果:昆藻调脂口服液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脂肪肝B超影像,改善和恢复肝功能,降低TG、TC、LDL—C,升高HDL—C,其总有效率为83%,显著优于对照组61%(P〈0.05)。结论:昆藻调脂口服液是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