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3篇 |
免费 | 116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15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4篇 |
口腔科学 | 91篇 |
临床医学 | 106篇 |
内科学 | 332篇 |
皮肤病学 | 29篇 |
神经病学 | 24篇 |
特种医学 | 6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0篇 |
综合类 | 738篇 |
预防医学 | 99篇 |
眼科学 | 11篇 |
药学 | 101篇 |
20篇 | |
中国医学 | 100篇 |
肿瘤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80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150篇 |
1999年 | 247篇 |
1998年 | 29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9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20篇 |
1978年 | 15篇 |
1977年 | 33篇 |
1976年 | 26篇 |
1975年 | 56篇 |
1974年 | 11篇 |
1973年 | 13篇 |
1959年 | 2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赵重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2)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内镜清除血肿及三脑室底造瘘在脑室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06-2017-06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诊治的脑室出血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镜组和钻孔组,观察对比2组术后8 h CT的Graeb评分、注射尿激酶次数、拔管时间、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术后脑积水率、术后6个月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的状况(mRS),分析应用神经内镜清除血肿及三脑室底造瘘在脑室出血中的治疗效果。结果内镜组术后8 h Graeb评分(4.060 6±1.390 6)分,钻孔组(9.5±1.634 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注药次数(1.39±1.029)次,钻孔组(6.43±1.85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拔管时间(2.52±0.795)d,钻孔组(5.5±1.1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内镜组发生颅内感染1例(3.03%),钻孔组5例(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出现脑积水1例(3.03%),钻孔组6例(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mRS评分优于钻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神经内镜清除脑室血肿+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室出血能够快速清除脑室血肿,减少尿激酶脑室内注射次数、缩短拔管时间、减少术后颅内感染及脑积水的发生,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2.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手术科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1)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手术科2008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规范化麻醉>学习班于2008年12月7日在昆明连云宾馆圆满落幕. 相似文献
53.
54.
55.
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的成员,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增殖和分化.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的异常表达与人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证实,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在多种皮肤疾病患者的真/表皮中表达过度增高及异常活化,进而导致细胞的生长、发育、增殖、分化异常以及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发生.选择阻断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通路的异常活化可以使病情得到改善.针对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目前多种皮肤病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6.
57.
第四军医大学生理针麻研究组 《重庆医学》1975,(4)
我们在以前的实验中,曾以嘶叫和抬头动作为指标,用切割脊髓背外侧部的方法,观察到切割面以下身体的痛反应过敏现象。在部分动物上还观察到电针切口尾端的 相似文献
58.
第四军医大学生理针麻研究组 《重庆医学》1975,(4)
我们曾观察到,切断动物脊髓的背外侧部后,不仅在同侧切面以下身体出现痛反应过敏现象,而且针麻对该部位的镇痛效应减弱或消失,因而推想针麻镇痛作用的实现有 相似文献
59.
武汉医学院附一院心血管疾病小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77,(5)
变异型心绞痛于1931年即有病例描述,但以变异型心绞痛为名报导首由Prinzmetal 1959年开始。近来虽有人对上述命名提出异议,但变异型心绞痛一词仍为不少作者采用。近来我们遇到两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重庆医学院止血药研究组 《重庆医学》1975,(6)
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和“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英明指示,我们在党委领导下,在农村巡回医疗期间,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努力开展草药止血的战备科研工作。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反复实践,从民间验方中筛选出一种草药——红刺藤。经过40余条狗的急性和慢性试验,以及临床初步观察,证明红刺藤有较好的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