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目的探讨在运用改良光密度值标准化方法进行的ELISA检测结果标准化过程中,两种不同参数估计方法对标准化结果造成的差异。方法标准化公式中的参数估计分别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中的高斯牛顿迭代法。结果通过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得到的标准曲线很大程度上由浓度较低的几个点所决定,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确定的标准曲线总体上更接近实验数据,真实体现了不同实验板的反应动力学特性。结论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更适用于标准化过程中的参数估计,有效降低了检测结果在板间的变异。  相似文献   
32.
目的 通过肌电图检测观察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远期椎旁肌功能的变化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访到的胸腰段骨折术后取出内固定12月以上的患者69例,依据取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手术方式分组,微创组共37例行椎旁肌间隙入路,传统组共32例行传统后正中入路.随访时两组均进行椎旁肌肌电图检测及SF-36量表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ODI评分微创组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SF-36评分微创组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肌电图检查结果比较,静息状态微创组自发电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轻收缩状态微创组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和数量减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最大用力状态微创组单混相、单纯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分别对两组异常和正常电位患者的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对比表明,两组中正常电位患者的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异常电位患者(P<0.05),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异常电位患者(P<0.05).结论 椎旁肌肌电图检测可客观评价椎旁肌功能状态;椎旁肌的功能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3.
介绍重庆市产MZK-4型灭菌自动控制器的组成及其与压力蒸汽灭菌器配套安装后的应用,并指出了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笔者从事肝炎科门诊工作,现试就 HBsAg 阳性患者的中医疗法谈谈如下:一、清热利湿解毒法目前公认病毒性肝炎病因之一是湿热所致,可用大黄、黄连、黄柏、虎杖、贯众、鱼腥草、大青叶、板蓝根、半枝莲、败酱草、金钱草等.二、活血祛淤法湿热壅积中焦,肝气郁结,气滞血淤.可用鸡  相似文献   
35.
<正> 肝素是近年来大量出口的一种重要药物,目前国内生产肝素钠主要以猪小肠粘膜为原料。但随着肝素钠出口量的不断增加,猪小肠粘膜原料就显不足。因此,开发肝素钠生产的潜在原料就更为迫切。为此,我们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至十二月在山西省长治县进行了从羊小肠粘膜中提取肝素钠的试验和生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6.
黄芪与维生素E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黄芪与维生素 E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无保护作用 ,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复制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AST)、肌酸激酶 ( CK)、丙二醛 (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的含量。结果 :黄芪与维生素 E治疗组 AST、CK、MDA水平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下降 ( P<0 .0 5 ) ,SOD显著升高 ( P<0 .0 5 )。结论 :黄芪与维生素 E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进行心外膜微波消融治疗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纤颤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本院18例合并心房纤颤的心脏手术患者术中施行了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心外膜微波消融治疗,手术方式为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6例,二尖瓣成形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型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在切开心包后即利用微波发生器、微波探头按照Kress[1]的方法进行不停跳心外膜消融。结果本组病例均成功完成了消融,无手术死亡及与消融有关的并发症。微波消融平均时间为22±3.8分钟,所有病例术中都恢复窦性心律,其中5例72小时内房颤复发。所有患者均给予胺碘酮治疗,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3±2.17月),保持窦性心律者15例,有效率为83.3%。结论合并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在术中接受不停跳心外膜微波消融,简单易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经椎弓根V形截骨矫形治疗创伤后胸腰段后凸畸形效果。方法 2006年2月至2010年11月收住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患者13例,均采用经椎弓根V形截骨矫形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后凸畸形矫正率平均为86%,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时间,平均23个月(5~43个月),13例均骨性融合,3例术后神经功能有改善,腰背部疼痛缓解有显著性改变(P﹤0.01)。结论经椎弓根截骨能够同时达到减压、矫形、融合的目的,对于治疗胸腰段创伤后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方法在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20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的患者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20例患者共置椎弓根螺钉80枚,螺钉位置均正常,骨折脱位复位满意。手术时间1~2.5h,出血180~480ml,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脊髓、神经、椎动脉损伤。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CT示骨折均已愈合,内固定物位置正常寰枢关节解剖关系正常,手术取出内固定物,1年后复查颈椎活动度满意,脊髓功能按照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17分。结论: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具有坚强三维牢固、有利骨折愈合且无需融合寰枢关节,保留关节活动度的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肯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对侧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骨折中的疗效。方法采用经伤椎单侧椎弓根椎体植骨,对侧椎弓根及上下椎体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3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行X线片检查,观察椎体高度及矫正Cobb角有无丢失,以及内固定物有无断裂、松动情况发生。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发生,术前、术后远期椎体高度丢失率、矫正Cobb角丢失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后,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远期椎体高度和矫正Cobb角的再丢失以及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