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41.
目的比较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症(CDS)和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结合ARCH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节段性OPLL(OPLL组)及多节段CDS(CDS组)共7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颈椎活动度的变化等。结果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Cobb角(C2-7)丢失值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神经功能改善率及手术并发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LL及CDS患者采用该术式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OPLL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以及颈椎活动度丢失均大于CDS患者。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采用带尾孔针缆及线缆固定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髌骨骨折,其中18例行带尾孔针缆系统治疗(针缆组),22例行线缆环扎固定治疗(线缆组)。参照Bostman标准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针缆组手术时间为40.15~56.52 min,与线缆组的42.22~53.21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缆组骨折愈合时间(10±2)周短于线缆组(14±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缆组获随访(12.00±4.34)个月,Bostman评分优良率100.0%;线缆组随访(16.46±2.82)个月,Bostman评分优良率90.9%,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采用带尾孔针缆系统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膝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3.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并评价在椎板切除模型动物中使用红花注射液行硬膜外滴注对预防硬膜外粘连及瘢痕形成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48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12只,A模型组(生理盐水+胶原蛋白海绵组);B对照组(玻璃酸钠+胶原蛋白海绵组);C实验组(红花注射液+胶原蛋白海绵组);D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第2、4、6周每组随机抽取每组各4只大白兔处死,制备标本:沿原手术入路进行观察L2-L3段瘢痕组织的产生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评定按照改良Kydell和Balazs标准作粘连评价。并测定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b FGF)与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 HYP)的含量。结果红花注射液组与玻璃酸钠组硬膜外瘢痕形成较模型组和空白组少,炎症反应较轻。瘢痕组织中b FGF及FYP含量较模型组和空白组低。结论短期内红花注射液可减轻硬膜外瘢痕粘连,随着药物有效成分的减少后期作用较玻璃酸钠组无明变化。  相似文献   
144.
约翰在小镇上开的一家日用物品超市,由于经营不善倒闭了,超市虽然倒闭了,却留下了大量的日用物品需要约翰来处理。约翰在超市倒闭的第二天就打出了“本超市由于经营不利,所有物品减价处理”的广告。  相似文献   
145.
冯媛  郭龙  常雅晴  郑玉光  张清清 《中草药》2022,53(16):5179-5184
目的 采用HPLC法建立关黄柏及川黄柏药材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评价关黄柏及川黄柏药材的质量差异。方法 运用HPLC法分别建立10批关黄柏药材和10批川黄柏药材指纹图谱,通过对照品比对,对共有峰进行指认,并测定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对关黄柏及川黄柏药材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方法对关黄柏及川黄柏中差异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关黄柏和川黄柏药材指纹图谱有6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5个峰,分别是木兰花碱、盐酸药根碱、小檗红碱、巴马汀、小檗碱。通过PCA和OPLS-DA分析筛得关黄柏与川黄柏的3个差异性标志物,分别为木兰花碱、巴马汀和小檗碱,其中巴马汀的含量差异最显著。结论 该方法能有效分析关黄柏及川黄柏质量的差异性,为关黄柏及川黄柏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6.
郭龙 《家庭药师》2014,(12):24-24
列车行驶在京广线上,这趟车是从北京到长沙的直达车。时值深夜,大部分乘客已经进入了梦乡,只有少数几位乘客还在小声地谈话。突然,列车的广播响了——“有位孕妇即将临盆,紧急寻找妇科医生,请从医的乘客尽快与列车长联系!”  相似文献   
147.
郭龙  李淑珍  冀哲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073-3074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显微逆行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的有效性。方法回顾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行翼状胬肉显微逆行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的66例(79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选用同时期行单纯胬肉切除者59例(68眼),用x2检验分别对两组不同时间的有效性比较。结果翼状胬肉显微逆行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组:66例(79眼)随访6-36个月,9眼复发,复发率11.39%,其中术后3个月复发者1例,1眼(1.26%);3例,4眼(5.06%)术后6个月-1年复发;1年后复发者3例,4眼(5.06%)。单纯胬肉切除组:59例(68眼)随访6-36个月,31眼复发(45.59%),其中术后3个月复发者10例,15眼(22.06%);10例,12眼(17.69%)术后6个月-1年复发;1年后复发者11例,14眼(20.59%)。结论翼状胬肉显微逆行切除加羊膜移植术与单纯胬肉切除术相比,可增加胬肉术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了解农一师医院感染现状及抗生素联合应用情况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现患率调查的方法,分别在2003年、2004年、2005年对住院患者病历进行了调查.结果 本院3年感染发病率平均在3.11%,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有所下降,抗生素的联合应用,抗生素一联应用率51.73%,抗生素二联应用率17.31%,抗生素三联应用率0.78%.结论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生素联合应用情况调查,能够为医院开展医院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管理监测依据.为进一步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监督管理及制度落实,规范,有效,合理使用抗生素,从而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49.
27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切开行胆总管取石2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对2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施行胆囊切除并经胆囊管切开、扩张,置入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并用网篮套取结石。 患者均于术后约1周痊愈出院。无胆瘘、黄疸及胆管内残留结石等并发症。17例随访6~8个月,无结石残留或复者。提示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切开行胆总管取石手术简单、易掌握,是安全、有效的胆管结石取出方法,特别是对于继发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可减少T型管引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简称UC)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其易患因素或高危人群也不清楚,目前国内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易患因素研究仅见于单因素分析的报道,而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易患因素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溃疡性结肠炎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研究UC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