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34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36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先行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将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总诊断符合率与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总诊断符合率,超声内镜为91.2%,明显高于胃镜的60.4%(P〈0.01)。结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部位、大小及性质较胃镜能做出更准确判断,并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超声内镜对间质瘤和平滑肌瘤的鉴别诊断及良、恶性的判断尚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p53,cerbB2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浅表性胃炎16例,肠上皮化生22例,异型增生14例,早期胃癌18例及进展期胃癌4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WarthinStary银染色法检测Hp,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和cerbB2的基因表达产物.结果Hp,p53,cerbB2在浅表性胃炎的检出率各为500%,00%,00%;在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各为591%,227%,136%;在异型增生的检出率各为857%,643%,286%;在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各为167%,333%,111%;在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各为50%,525%,550%;在癌旁粘膜的Hp检出率为867%;在癌前病变中,Hp阳性组的p53,cerbB2表达率均高于Hp阴性组.结论Hp感染参与了胃癌前病变的发生与发展;Hp感染可引起野生型p53基因失活和cerbB2基因激活,从而导致胃粘膜的癌变.  相似文献   
53.
表浅播散性汗孔角化症一家系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证者 (Ⅱ2 )男 ,71岁。因全身起黑褐色斑 3 0年 ,瘙痒加剧 1月 ,于 1998年 7月 6日就诊。 3 0年前患者全身起少数散在黑斑 ,以面、手背、前臂多见。逐渐发展成为边缘隆起、中央稍凹的环状损害 ,基底不平 ,皮疹数目增多达数百个。体检 :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皮肤科情况 :面、躯干、四肢分布较多的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边缘呈堤状隆起环状黑褐色斑 ,表面有细沟 ,斑中央散在粟粒大小角化性突起 ,附有鳞屑。皮损大小不等 ,颜面手背皮疹融合成花瓣状或地图状。见图 1,2。取边缘堤状隆起组织病理检查见 :表皮角质栓 ,角栓中央部角…  相似文献   
54.
背景:前期实验关于针刀疗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动物模型的治疗机制研究主是从调控软组织炎性反应为主要切入点,但尚未从软组织损伤修复的角度加以研究。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4/05在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海战伤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健康雄性SD大鼠68只,其中51只用于制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 方法:68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7只。针刀干预组:于造模后15 d,在麻醉下,用针刀于大鼠第三腰椎横突后半段表皮投影处刺入至深筋膜下,行疏通切割两三刀,出针,按压针孔止血;封闭对照组:在无菌条件下,用0.45 mm×12 mm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刺入腰3横突后半段深筋膜下,注入20 g/L利多卡因注射液0.05 mL+地塞米松注射液0.01 mL+维生素B12 0.01 mL+氯化钠注射液0.13 mL,出针,按压止血。模型对照组造模但不干预、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 主要观察指标:于造模后15 d各组取1只大鼠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造模后21,30 d,每组各处死8只大鼠,取材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并计算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指数。 结果:68只SD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造模后15 d正常对照组结构正常;其他3组血管充血,并见淋巴小结形成。造模后21 d针刀干预组与封闭对照组大鼠组织内成纤维细胞较少,毛细血管增生扩张,胶原重建开始;模型对照组成纤维细胞较多,胶原分泌增多。造模后30 d模型对照组成纤维细胞增生,可见红细胞散在分布,有增生的毛细血管;针刀干预组与封闭对照组可见纤维组织排列成行;针刀干预组较其他各组胶原纤维形成减少,瘢痕面积小。②造模后21 d正常对照组可偶见增殖的成纤维细胞;封闭对照组与针刀干预组大鼠组织内的成纤维细胞增殖较少;而此时模型对照组可见成纤维细胞增殖较重,胶原分泌增多。造模后30 d正常对照组可少见增殖的成纤维细胞;模型对照组、封闭对照组、针刀干预组成纤维细胞增殖程度均有增强的趋势,但针刀干预组的增殖程度最低。③造模后21 d和30 d,针刀干预组的增殖指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封闭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指数与模型对照组在30 d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针刀干预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的组织修复可能是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水平,从而防止了组织瘢痕挛缩的形成。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复习文献分析针刀治疗的适应证和优势病种。方法下载1989—2006年所有针刀文献,经筛选后记录每篇文献涉及的疾病名称,记录各个病种的文献数量,并对病种进行分类。结果文献量最多的前8种疾病依次是腰三横突综合征、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颈椎病、跟痛症、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占文献总量的64.4%。运动系统慢性损伤、颈椎病、颈源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占文献总量的87.5%。结论针刀治疗适应证广泛,但分布不均匀,优势病种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56.
喉喑是咽喉部的常见病,针灸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郭长青教授认为,治疗本病时首先要明生理,辨经络,治疗强调局部选穴结合辨证取穴,重视升提清气,对于难愈性及病程较长的疾病采用针刀代替毫针治疗,增强刺激量,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兔颈椎X线影像学的的影响。方法:6月龄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采用长期低头位方法制备颈椎病模型。造模后对针刀组、电针组进行治疗干预。各组动物于造模前后、干预后3个时间节点拍摄颈椎X线片。结果:颈椎X线片显示造模后颈椎曲度改变,出现反张,椎间隙变窄,部分见椎间孔变小、椎体前后缘见骨质增生;针刀干预后见颈椎曲度改善较明显,曲度由反张变为较直,部分见椎间孔较治疗前变大、椎间隙有所改善,治疗前后骨质增生未见明显变化;电针干预后见部分兔颈椎反张有改善,治疗前后椎间隙、椎间孔、骨质增生未见明显变化。造模后,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颈椎X线积分均明显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刀干预后X线积分改善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干预后X线积分改善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干预后X线积分改善程度较电针明显,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干预颈椎病可有效恢复颈椎曲度,改善颈椎X线影像学表现,纠正颈椎力学平衡。  相似文献   
58.
患者女 ,34岁 ,农民。因左额面部起红斑 ,水疱 3天 ,高热昏睡 1天 ,以带状疱疹于 1995年 1月 2 5入院。 3天前 ,患者左额左上面部发生红斑上成群的水疱、血疱伴烧灼样疼痛 ,当地给予VitB12 等药物治疗 ,皮疹及疼痛无好转。 1天前 ,患者突然高热、惊厥、剧烈头痛伴呕吐 ,很快进入嗜睡状态 ,急来诊。患者已有 2年的SLE病史 ,一直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入院时强的松用量是 30mg/日。查体 :T 39 8℃ ,P 110次 /分 ,R 2 8次 /分 ,BP 12 6 / 18kpa嗜睡状态 ,呼吸急促。双侧瞳孔等大直径 4mm ,对光反射存在。心肺腹系统检查无异…  相似文献   
59.
寻常狼疮是皮肤结核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皮肤结核的50%~75%.1目前本病虽然少见,但应加以重视,现我科诊治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女,65岁.因右侧肘部周围皮损5年,于2011年2月3日就诊我院.5年前,患者左侧肘部无明显诱因出现一约花生米大小红色斑块,缓慢扩大,无明显不适.后皮损逐渐蔓至周围,数目增多,皮损增大.患者间断应用皮炎平、派瑞松等外用药膏.2年前,患者自觉可以触及皮下出现数个肿物.约花生米至核桃大,并逐渐增多.患处皮损无破溃.否认结核病史及家族史.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索针刀、电针治疗对早期膝骨关节炎(KOA)兔模型股直肌-股二头肌肌肉状态及拉伸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兔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及KOA造模组(24只),KOA造模组应用过伸位固定制动法(改良Videman法)制动4周建立早期KOA兔模型,再依据Lequesne评分结果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刀组、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