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的影响,并比较3种不同频率的rTMS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探索最佳治疗频率。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TMS组、假刺激组,rTMS组又分为5 Hz组、10 Hz组、20 Hz组。于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进行为期5 d或10 d的rTMS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对各组大鼠进行疼痛行为学评分,包括热痛敏缩足潜伏时(PWTL)、机械痛敏缩足阈值(PWMT)。结果治疗后各rTMS组的PWTL和PWMT值均较模型组不同程度增加,且10 Hz组、20 Hz组的PWTL、PWMT值增加较5 Hz组更明显,10 Hz和20 Hz组间的PWTL和PWM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频率rTMS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不同,10 Hz和20 Hz的疗效优于5 Hz。  相似文献   
92.
目前,我国全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康复医疗机构要为重型、危重型出院患者提供肺功能损害评估,制定合理呼吸康复计划并予以康复治疗。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在湖北地区率先开设新冠肺炎康复病区,在国家政策文件和康复指导意见的规范下,进行临床康复实践。针对患者的不同临床分型和中医辨证论治,针对性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通过体位疗法、呼吸训练、运动疗法等康复治疗技术改善患者的呼吸和躯体功能,通过推拿疗法、隔物灸贴等中医治疗调畅气机,修复脏腑功能;通过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提高患者体能,改善身心状态等,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获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提出了新冠肺炎的中西结合康复诊疗规范,希望能给广大的康复工作者以一定的参考,改善患者整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 观察成对关联刺激(PAS)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恢复的影响,并从神经元自噬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20只纳入假手术组(n=20),另40只大鼠采用经典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各20只)。治疗组自术后1 d起进行为期14 d的PAS治疗,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分别于术后第1、7和14天,对各组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mNSS)评分和提尾试验(EBST)评分;于术后第7天和第14天的治疗结束后行脑组织取材, 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半暗带区LC3Ⅰ、LC3Ⅱ、Beclin 1和Cathepsin B蛋白含量;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观察缺血半暗带区LC3与NeuN的共表达情况。 结果 ①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模型组和治疗组的mNSS和EBST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治疗组mNSS和EBST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模型组(P<0.05),且治疗组术后第14天的mNSS评分低于术后第7天(P<0.05);②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治疗组和模型组的LC3Ⅱ/Ⅰ比值均较假手术组高(P<0.01),且治疗组的LC3Ⅱ/Ⅰ比值较同时间点模型组低(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的Beclin 1蛋白含量较假手术组高(P<0.01),而治疗组Beclin 1蛋白含量在术后第7天和14天均较同时间点模型组低(P=0.229,P<0.01);模型组 Cathepsin B含量较假手术组高(P<0.05),治疗组Cathepsin B含量亦较假手术组高(第7天时P<0.05,第14天时P=0.059);术后第14天治疗组的Cathepsin B含量较同时间点模型组低(P<0.01);③模型组和治疗组缺血半暗带区的LC3阳性细胞数均较同时间点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且治疗组较同时间点模型组减少(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LC3阳性表达的神经元数量与神经元总数量的比值均较同时间点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且治疗组较同时间点模型组减少(P<0.05)。 结论 PAS治疗可抑制脑梗死大鼠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的自噬活性,促进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95.
Since Reid[1] firstreported the effect of electricalstimulation(ES) on denervated muscle in1 841 ,EShas been used as a modality for rehabilitation of para-lyzed muscles[2 ] .During the application of ES,the superficiallay-ers of the muscle would always be activated throughthe skin;so more intensity would be required forstimulating deep layers ofmuscle fibers.Such a high-er intensity would induce a painful skin irritation anditis not suitable for children.The modern history of magnetic stimu…  相似文献   
96.
9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ous disease 2019,COVID 19)自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爆发以来,迅速播散至全国及世界各地。韩国、伊朗、意大利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呈现感染病例的迅速上升趋势,有向周边蔓延的风险。COVID 19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潜在的气溶胶传播[1],前期报道的医务人员感染率占院内总感染的29%[2],极易发生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98.
郭铁成  岳翔 《中国康复》1998,13(2):53-55
下肢末端感觉神经传导测定在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测定方法有顺向和逆向法两种。应用这两种方法分别对14例健康受试者内外侧跖神经的感觉传导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顺向与逆向法所测得的内外侧跖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分别为41.2±2.4和40.7±2.6,44.3±4.7和43.4±3.8m/s,统计学分析显示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可靠地应用于临床,但逆向法测得的SNAP的波幅较高,更易于辨认,且测量所需的电刺激量较小,患者痛苦较小,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99.
郭铁成  蓝青 《中国康复》1997,12(3):111-113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研究近年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情况下中枢运动通路功能的评定中,然而有关其阈值的定义及其测定方法尚存在不同意见,对于分别刺激左右两侧大脑半球时诱发出MEP的阈值有无差异,亦有相互矛盾的报道。本研究对该阈值的定义及测量进行了探索。对20名健康受试者的测试结果为:正常人两侧诱发拇短展肌松弛状态下MEP的刺激闭值分别为340.2%±5.6%和35.0%±5.5%,统计分析表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各受试者间两侧MEP阈值的差异范围(0~5%)远较其阈值的绝对值间的差异小(25%~50%)。经颅以刺激MEP阈值的测定是一项评定运动通路传导功能的有用方法,比较两侧阈值的差异要比比较单侧阈值的绝对值差异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郭国际  郭铁成 《中国康复》1997,12(4):171-172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死亡率及致残率高,而肢体瘫痪是卒中患者致残重要原因之一,现将脑CT证实的以偏瘫为主要表现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肢体康复治疗,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男75例,女27例。平均年龄61岁。CT证实脑出血35例,脑梗塞67例。右侧偏瘫78例,左侧偏瘫24例。1.2方法102例患者待病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行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最长不要超过2周;一般缺血性脑卒中后24h即行息肢的被动运动。①康复护理:早期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时变换体位和作肢体各关节的被动运动;心理治疗,使患者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