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WHOQOL-BREF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应用WHOQOL BREF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不同时期生存质量的变化以及康复治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5 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 5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 ,康复组同时进行以运动训练为主的康复治疗。采用WHOQOL BREF量表和生存质量主观感受评分分别于病程 1,3和 6个月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康复组病程 3个月、6个月与对照组病程 6个月时 ,WHOQOL BREF在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病程 1个月时 (P <0 .0 5 ) ,这 3个领域评分在康复组病程 3个月和 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 (P <0 .0 5 )。康复组病程 6个月时主观感受评分显著高于同组病程 1个月时 (P <0 .0 5 )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临床上应用WHOQOL BREF可反映脑卒中偏瘫患者不同时期生存质量的变化 ,同时证明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2.
引文 (科技论文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引用文献等 )是一篇完整的科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1 ] ,是一个时段的新思路、新理论或新方法的较为集中的反映。因此 ,引文的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论文作者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的了解程度和吸收、综合能力。对引文的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 ,能够揭示出该学科发展的某些研究方向、数量特征及内在规律[2 ] 。因而 ,许多科技期刊杂志经常采用引文分析法对自己所编辑的期刊进行分析 ,以了解自身刊物的引文状况及学科的发展概略。但是 ,许多杂志几乎都是仅自身分析比较 ,鲜…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探讨F波的时间离散度(F-CD)在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F波的潜伏期及F-CD在29例正常对照组以及不同损伤程度的29例SCI患者之间的差异;评价SCI患者痉挛程度与F波的潜伏期及F-C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CI患者的F-CD值为9.2±1.9ms;正常人的F-CD值为6.7±1.0ms;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01)。F-CD值在完全性SCI(损伤程度A)的患者中偏大(10.8±1.7ms),且与其它损伤程度的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F-CD值在损伤程度为B、C和D的3组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SCI患者痉挛Ashworth评分与F-CD之间的呈线性正相关(r=0.79031,P<0.0001)。F波的最小潜伏期在SCI患者和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SCI患者F波最小潜伏期与Ashworth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8168,P>0.05)。结论:F-CD可以作为SCI患者电生理评价的一个敏感性指标,用于评价SCI后的痉挛以及为完全性SCI患者提供客观的神经电生理依据。  相似文献   
55.
脑卒中患者出院时功能结局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根据患者人院时的各项资料预测脑卒中患者出院时的功能结局以及它与Fugl-Meyer平衡(FMB)得分、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得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入院时FMB评分、BB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得分,出院时评定FIM作为功能结局,资料采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简单线性相关分析提示BBS、FMB得分与人院、出院FIM得分有较强的相关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人院时FIM、ADL、BBS评分可以预测脑卒中患者出院时的功能结局。结论人院时功能状态如FIM、ADL、BBS评分可以预测脑卒中患者出院时的功能结局,并且出院时的功能结局与患者人院时的BBS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57.
58.
目的 评估关节松动术在下肢骨折后功能受限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下肢骨折患者分别接受常规疗法和关节松动术,测量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 (ROM)和大腿周径,并据此确定疗效。结果 两组膝关节 ROM和大腿周径的改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 (P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索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6例DN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基础饮食治疗、控制血糖方法相同。观察组23例给予厄贝沙坦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3例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值均较治疗前下降,而以观察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DN,在降低尿蛋白排泄、改善血脂和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厄贝沙坦,两者联合应用在延缓DN进展方面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起到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常规血糖监测方法 相比是否更有利于血糖控制.方法 选自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空腹血糖13~18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一组采用血糖仪每日7次监测手指血糖;另一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所有患者均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控制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 调整胰岛素剂量.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治疗前后分别测两组患者血浆胰岛素及C肽.结果 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组较血糖仪监测血糖组三餐前后血糖明显降低(P<0.05),血糖更快控制达标,且胰岛功能恢复较快,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剂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加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能更快使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迭标,胰岛功能得到恢复,减少低血糖发生.该方法 是目前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治疗的最佳整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