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110例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10例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半年~6年,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局部复发,出现肝及肺转移2例,保乳手术后患者美容效果满意率为83.6%。结论掌握乳腺癌患者保乳的手术指征结合术后的综合治疗,可降低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并取得满意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B超引导下应用Mammotome系统对98例296处乳房良性肿块施行微创旋切术。结果所有肿块均被准确、完全切除。每个肿块的切除时间平均为25(15~60)min,平均旋切次数20(8~32)次,皮肤切口0.2~0.3cm。未出现活动性出血、皮下淤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房良性肿块,操作简单、准确、安全、创伤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乳腺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 481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组1 425例和非显露喉返神经组1 056例,比较两组间并发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31例,损伤率为2.18%,无永久损伤病例;非显露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损伤44例,损伤率为4.17%,其中暂时损伤39例,永久损伤为5例。两组喉返神经损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保护喉返神经是安全和有效的,对预防或避免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全切除术(NSM)及Ⅰ期乳房重建的适应证、方法、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6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26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全切术及Ⅰ期假体植入的乳房重建术,术后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评价美容效果,观察其并发症及随访治疗效果。结果12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6例早期出现轻微并发症,予以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6-80个月,主、客观评价的优良率均为97.62%。其中118例乳腺癌患者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全切术及Ⅰ期乳房重建术的手术操作简单易行,美容效果好,无严重并发症,且不影响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其生物学行为恶性度高,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较短[1]。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乳房疾病诊疗中心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4例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及卡泊新辅助化疗,治疗6个周期后手术,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前哨淋巴结快速活检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及其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乳腺癌病人行SLNB,术中在肿瘤周边选二点注射1%美蓝5ml,根据肿块距腋窝的距离,5~10min后沿腋窝下皱折线切开,循蓝染淋巴管寻找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 hnode,SLN)。其中27例切除SLN后行腋窝淋巴结解剖(axill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两标本同时送病理检查,了解其符合率,并评价SLNB的可行性。结果:全组均进行了SLNB识别定位,1例未取到SLN,检出率为96.9%;另一例SLN病理呈假阴性。按目前国外SLNB的评价标准,本组SLNB的敏感度为88.2%,准确性为96.9%,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5.9%。结论:乳腺癌SLNB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扩大,将成为早期乳腺癌的诊疗常规,阴性可避免ALND的痛苦。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对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39例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均采用多西他赛及卡铂新辅助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疗效并对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表达状态与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之间行单因素分析。结果:39例患者总有效率(OR)为94.9%(37/39);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CR)26例(66.7%),部分缓解(PR)11例(28.2%),疾病稳定(SD)2例(5.1%),无疾病进展(PD)病例。病理完全缓解(pCR)27例(69.2%)。单因素分析显示,ER阴性组的pCR率为82.4%,ER阳性组为59.1%。结论:在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中,多西他赛及卡铂联合曲妥珠单抗疗效良好,且ER受体阴性患者可获较高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P-糖蛋白(P-gp)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 本组自2004年3月至2006年4月采用MTT法检测52例乳腺癌标本对四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PCR扩增P-gp基因中最常发生突变的250个碱基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将其核苷酸序列与野生型P-gp基因进行比较。结果 52例乳腺癌组织中8例对四种抗癌药物均敏感,无P-gp基因突变;19例对一种抗癌药物耐受,其中仅一例P-gp基因发生点突变;16例对两种抗癌药物耐受,其中两例发生P-gp基因点突变;7例和2例分别对三种抗癌药物耐受和四种抗癌药物耐受,它们的P-gp基因都发生了点突变。P-gp基因突变位点分别为891gly位(GGC→GAC)asp和1145位his(CAC→TAC)tyr。结论 P-gp基因突变介导乳腺癌多药耐药,P-gp基因产物891位gly(GGC→GAC)asp和1145位his(CAC→TAC)tyr的突变与乳腺癌多药耐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立体超选择动脉灌注区域靶向新辅助化疗对"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影响。方法"三阴"乳腺癌患者47例,其中Ⅱ期32例,Ⅲ期10例,Ⅳ期5例。随机分为2组:靶向化疗组(24例),术前行立体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其中10例采用MEF方案,14例采用EP方案;对照组(23例):分别采用CMF,CEF,EP方案进行常规新辅助化疗。观察其疗程、病灶变化和预后情况。结果靶向化疗组平均疗程(14.3±2.4)d,病灶缓解率(CR PR)为91.6%;对照组平均疗程(30.5±3.8)d,病灶缓解率(CR PR)为85%。靶向化疗组平均疗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47例患者中9例在2年内死亡,其中靶向化疗组2例(均为Ⅳ期患者),对照组7例(Ⅱ期2例,Ⅲ期4例,Ⅳ期1例)。结论立体超选择动脉灌注新辅助靶向化疗作为"三阴"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具有效果好、疗程短、预后佳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三阴"乳腺癌靶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经胸大肌肌间入路与经腋窝入路清除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锁骨下淋巴结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7-05-2018-07-05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甲外科收治的42例乳腺癌术后锁骨下淋巴结复发患者临床资料。将经胸大肌肌间行锁骨下淋巴结清除的21例患者分为肌间入路组;经腋窝行锁骨下淋巴结清除的21例患者分为腋窝入路组。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目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 肌间入路组与腋窝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5.70±1.94)和(31.40±3.08) min;平均手术出血量分别为(6.96±1.43)和(12.70±1.57) mL;平均淋巴结清除数目分别为(6.10±1.50)和(4.90±1.20)枚;平均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3.20±1.50)和(17.20±1.70) d。肌间入路组在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均较腋窝入路组低,而淋巴结清除数目较腋窝入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03、15.371、10.113和3.886,P值分别为0.002、<0.0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