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51.
宋淑芬  佘晓佳  秦旗  崔媛  王先明 《全科护理》2011,9(28):2590-2591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病人全程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2月—8月在我中心住院接受治疗的72例乳腺癌病人为对照组,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我中心住院接受治疗的72例乳腺癌病人为实验组,实验组病人应用个案管理模式,由个案管理师介入对其提供整体性、持续性、全程照护。比较两组病人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人满意度为97.2%,对照组病人满意度为87.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全程治疗中应用个案管理模式,可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其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52.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176例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肋间臂神经保留组103例,肋间臂神经切除组73例。术后对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与不保留肋间臂神经两组患者上臂感觉障碍率术后2周时分别为17.5%和71.2%,术后3月时分别为6.8%和60.3%,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手术时间、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目及预后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在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保留患者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和维拉帕米对乳腺癌细胞抗肿瘤药物的增敏作用。方法应用微量细胞培养四氮唑(MTT)法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CF一7对三种抗癌药物5.Fu、MMC和CDDP敏感性。观察利多卡因和维拉帕米对三种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并比较两药增敏作用之差异。结果MCF-7对三种化疗药物均敏感,并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存活率降低。利多卡因和维拉帕米与三种化疗药物合用后分别降低三种化疗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利多卡因比维拉帕米增敏作用强(P〈0.01),加入利多卡因的增效倍数分别为27.4、30.1、59.1,而加入维拉帕米的增效倍数分别6.09、11.2、5.47。结论MCF-7对三种化疗药物(5一Fu、MMC及CDDP)均敏感,利多卡因和维拉帕米对三种化疗药物均有增敏作用,利多卡因比维拉帕米的增敏作用强。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乳腺癌空心针穿刺标本与手术标本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Ki67)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就诊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甲乳外科的305例术前未行新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Kappa检验比较本组乳腺癌患者术前穿刺标本与术后切除标本中ER、PR、HER-2、Ki6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乳腺癌患者空心针穿刺标本与手术标本中ER、PR表达的一致率均为93.1%(284/305)(Kappa=0.837、0.858,P均<0.001),ER阳性染色强度判读的一致率为50.0%(101/202)(Kappa=0.244,P<0.001),PR阳性染色强度判读的一致率为68.8%(117/170)(Kappa=0.433,P<0.001),HER-2和Ki67表达判读的吻合度均为中度一致(Kappa=0.543、0.535,P均<0.001)。2种方式获取标本的ER、PR及Ki67阳性细胞百分比完全一致率分别为60.7%(185/305)、53.1%(162/305)和36.1%(110/305)。 结论空芯针穿刺标本与手术标本的ER、P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一致性很高,但其阳性染色强度及HER-2、Ki67表达的一致性均为中度一致。2种方式获取的标本,其ER、PR及Ki67阳性细胞百分比一致率均不高。  相似文献   
55.
目的:检测NANOG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及良性乳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乳腺癌雌激素受体( ER)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乳腺癌标本160例及50例良性病变乳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ANOG和ER在乳腺癌及良性乳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意义。结果 NANOG在乳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是45.6%,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和良性乳腺病变组织不表达NANOG蛋白。 NANOG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肿块大小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病例的乳腺癌组织NANOG呈强阳性表达。 NANOG阳性组ER的表达率是47.9%,NANOG阴性组ER的表达率是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NANOG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说明其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且预示患者不良预后。 NANOG阳性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表达率低。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乳腺癌特异基因(BCSG1)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2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CEF方案)前后乳腺癌组织BCSG1的表达,比较化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情况,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后BCSG1蛋白表达与肿瘤形态学变化的关系。结果23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体积均有明显缩小,病灶缓解率(CR+PR)为84.4%;新辅助化疗后BCSG1mRNA表达水平亦明显低于化疗前(P〈O.05),BCSG1蛋白高表达率低于新辅助化疗前(P〈0.01)。结论BCSG1分子和蛋白水平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均明显降低,与新辅助化疗后疗效呈负相关(r=-0.584,P〈0.01),提示BCSG1可作为“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性激素三项(E2、FSH、LH)与ER、PR、HER-2、Ki-67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分子分型、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其中绝经患者(绝经组)31例,未绝经患者(未绝经组)55例,采用吖啶酯化学发光法检测性激素三项(E2、FSH、LH),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HER-2及Ki-67的表达。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秩相关、秩和检验等方法研究性激素三项与ER、PR、HER-2及Ki-67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风险的关系。结果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患者性激素三项与ER、PR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均>0.05)。患者整体FSH水平与HER-2状态正相关(t=2.167,P=0.034),绝经组FSH水平与HER-2状态无明显相关(t=1.751,P=0.102),但较E2和LH的t值大,而未绝经组FSH水平与HER-2状态正相关(t=2.172,P=0.036)。在绝经组LH的水平与Ki-67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546,P=0.043)。绝经组FSH及LH的水平与分子分型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4和0.632,P分别为0.013和0.015,均<0.05)。绝经组患者FSH与复发风险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610,P=0.022,P<0.05);未绝经组患者FSH与复发风险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030,P=0.049,P<0.05)。结论 ER、PR的表达状态及表达水平与E2、FSH及LH这三项性激素无关,相对恒定;在未绝经的乳腺癌患者中,FSH水平与HER-2的表达呈正相关;在已绝经的乳腺癌患者中,LH水平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FSH、LH水平与分子分型明显相关;无论绝经与否,乳腺癌患者FSH水平与其复发风险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保乳治疗后影响局部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6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82例HER-2阳性乳腺癌保乳治疗后的随访资料,分析年龄、HER-2状态、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状态、淋巴结转移状态、肿瘤大小、抗HER-2治疗对局部复发的影响。结果 82例中位随访52(8~118)个月,同侧乳房局部复发9例(10.97%),远位转移11例(13.4%),5年无病生存率82.9%,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3.9%,5年总体生存率98.7%。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是影响局部复发的风险因素;复发高峰时间为术后第2年至第3年,以及第5年至第6年;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及HER-2状态是局部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82例病人中,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35例,112个月出现1例局部复发,复发率2.86%(1/35);未接受者47例,11~108个月出现局部复发8例,复发率17.02%(8/47)。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保乳治疗后出现两个局部复发高峰时间段,淋巴结状态和HER-2表达状态是局部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抗HER-2治疗可降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更需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9.
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24例,甲状旁腺瘤19例(79.2%),甲状旁腺癌3例(12.5%)。单侧探查20例,19例成功;双侧探查4例,3例成功;首次手术成功率91.7%。作者分析了首次手术失败的原因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假体再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时于胸大肌后置入硅胶假体再造乳房,对围手术期结果、乳房外观评价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清除淋巴结数目为14~32枚,中位数为21枚。手术时间为117~140 min(平均126 min),术中出血量为82~124 ml(平均98 ml),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3~5 d。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伤口积液、感染、皮肤坏死、异物反应等,22例保留了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患者均无乳头乳晕缺血、坏死。患者术后乳房外观评价中,10例为优,18例为良,优良率为100%。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未发现有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无上肢水肿及功能障碍。所有患者乳房外观及手感满意,无纤维包膜挛缩。结论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用硅胶假体行即刻乳房再造具有创伤小、安全、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再造后乳房美观,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