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9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重症病毒性脑炎1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对1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16~59岁,平均29.6岁.本组患者均为急性起病,起病至入院时间为3~14d.其中发热16例,头痛13例,精神症状14例,抽搐6例,昏迷18例,颈抵抗14例,肢体瘫痪4例.……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胎儿鼻骨异常和鼻前软组织增厚在预测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行超声系统筛查的孕妇5123例,超声检测胎儿鼻骨的长度及鼻前软组织厚度,对超声检出鼻骨异常及鼻前软组织增厚的胎儿均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或介入性产前诊断,然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的胎儿临床均随访至生后1个月。结果 5123例行常规筛查的孕妇中有353例存在胎儿鼻部结构异常,其中鼻骨异常者187例,均为鼻骨缺失(双侧鼻骨缺失61例,单侧鼻骨缺失126例),鼻前软组织增厚者148例,鼻骨缺失合并鼻前软组织增厚者18例;经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或介入性产前诊断,鼻骨缺失胎儿染色体及结构异常发生率为57.22%(107/187),其中唐氏综合征占65.42%,18-三体综合征占10.28%,13-三体综合征占9.35%,47,XXY综合征占1.87%;鼻前软组织增厚者胎儿染色体及结构异常发生率为50.00%(74/148),其中唐氏综合征占70.27%,18-三体综合征占9.46%,13-三体综合征占6.76%,47,XXY综合征占1.35%; 18例鼻骨缺失合并鼻前软组织增厚胎儿,唐氏综合征占93.33%,18-三体综合征占5.56%,13-三体综合征占11.11%,47,XXY综合征占5.56%;胎儿鼻前软组织组增厚组在孕11~25周时胎儿鼻前软组织显著厚于鼻前软组织正常组(P 0.05);鼻骨缺失、鼻前软组织增厚的胎儿及二者合并出现的胎儿发生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鼻骨及鼻前软组织正常的胎儿(P 0.05)。结论对孕早中期胎儿进行鼻骨发育情况及鼻前软组织厚度超声检测,可有效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对唐氏综合征胎儿筛查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究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的舒适体位.方法 随机将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下的阑尾炎术后患者180例,按麻醉术式的不同分为3组,每组60例观察;再分别将3组中每一组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术后护理直接给予半卧位,对照组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后改半卧位;观察术后患者卧位的舒适度及...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各导联ST段抬高总和(SumST)以及aVR导联ST段抬高≥0.5mm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116名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应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12个导联SumST以及aVR导联ST抬高≥0.5mm预测住院死亡的价值,校正年龄、性别、疾病史和Killip分级等影响因素。结果患者中51例行急诊血运重建术,65例为溶栓治疗。血运重建组的Killip分级IV级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溶栓组(20.0%vs.4.9%,P=0.022),但死亡率低于溶栓组(7.8%vs.20.0%,P=0.056)。多因素分析发现a,VR导联ST段抬高≥0.5mm与住院死亡无关[OR:0.82(0.20~3.30),P=0.781],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分析也无统计学意义;而12个导联SumST与住院死亡之间显著相关[OR:1.08(1.02~1.14),P=0.005],分组分析该联系在两组中仍有统计学意义[急诊血运重建:OR=1.10(1.01~1.20),P=0.026;溶栓治疗:OR=1.07(0.99~1.15),P=0.039]。此外,肌钙蛋白T的升高亦增加住院死亡的风险(OR:3.82[1.10~13.29],P=0.036),但分组分析两组中该联系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ST段抬高总和每增加1mm,住院死亡风险增加8%,而单独aVR导联ST段抬高与住院死亡无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苯吡啶-N4-甲基缩氨基硫脲及其钴离子配合物对细菌(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管碟法对12种常见菌株进行抑菌活性实验,并测定最低抑菌浓度,通过测定菌体的生长曲线,对其抑菌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2种药物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表现出不同的抑菌作用,加药后的菌体不能达到正常对数生长期而直接进入衰亡期.结论:药物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细胞的分裂增殖,破坏菌体的细胞壁致菌体死亡.  相似文献   
36.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部队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在急行军或高强度训练后更为多见[1],由于基层部队治疗条件所限,多数患者需住院治疗,严重影响部队训练.我科2007年10月~2010年12月采用膝关节镜下滑膜清理结合关节腔药物注射治疗军人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27例,经围手术期系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小儿行64层螺旋CT扫描,对比VR、MPR、MinIP、VE等重建方法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结幕20例患者均获得清晰图像,经临床支气管纤维镜证实均为气管、支气管异物,其中主支气管异物3例,左主支气管异物5例,右主史气管异物7例,右侧中间段支气管3例,左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异物2例。结论64层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准确率极高,可成为首选方法,为临床术前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及焦虑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干预组的焦虑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病死率及改善伤者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郭红梅 《中外医疗》2012,31(27):182-183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及能量多普勒(PDI)超声对乳肿块良恶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2例乳房肿块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348例为乳腺结构不良,17例为单纯乳腺囊肿,未经手术治疗,137例为实性肿块。该文主要对137例经高频CDFI及PDI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CDFI及PDI超声诊断137例实性肿块中,良性115例,恶性22例,与手术病理对照,肿块检出率100%,良恶性肿块除2例与手术病理不符外,总符合率98.5%(135/137)。高频CDFI及PDI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血流检查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肿块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CDFI及PDI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率高,对病人治疗、临床手术均有指导义意,可做为乳腺肿块确诊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山西省煤矿接尘工人工作倦怠与社会人口学及健康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使用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通用版(MBI-GS)以及自行设计的社会人口学和健康相关问卷对山西7个煤矿的2 055名煤矿接尘工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与工作倦怠3个维度均有关系的因素包括:工作单位规模、体检、呼吸道症状和生病与否。大、中型煤矿接尘工人工作倦怠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小型煤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一次体检的工人在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没有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症状越频繁,工人工作倦怠各维度得分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在生病的工人各维度得分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单位规模、体检、呼吸道症状和生病与否是工作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这些方面加以改善可以减轻煤矿接尘工人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